中华文明探源 | 中国汉唐时期的佛典汉译 汉朝和唐朝在中国古代称为汉唐盛世,经济繁荣,文化灿烂,国力昌盛,是世界东方的泱泱大国。汉唐的鼎盛时期,人文璀璨,盛极一时,以发达而活跃的盛世气象彪炳于世,中外文化交流也非常活跃,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
《群书治要》讲座 | 《群书治要》中的修身重民思想 魏徵在《群书治要》序言中提到,《群书治要》的编辑采取了一个原则,即“一书之内,牙角无遗 一事之中,羽毛咸尽”。也就是说,他所选录的典籍之中,凡是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华,一句都没有遗漏 如果选录的
经典名篇 |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a。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经典名篇 | 汉宫词 月映东窗似玉轮,未央前殿绝声尘。宫槐花落西风起,鹦鹉惊寒夜唤人。【评论】这是一首写后宫人寂寞幽怨的诗。写人寂寞,却全篇不明写人,只一句“鹦鹉惊寒夜唤人”,人也有了,寂寞也有了。试想,死沉沉的后宫夜下,
经典名篇 | 风流子·秋郊即事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记玉勒青丝a,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自与东君作别b,刬
中华哲学智慧 | 身心并重、形神俱养的生命智慧(三) 一、儒释道对肉体和精神关系的关注与阐释上一讲介绍了儒释道的身心观,这一讲介绍儒释道的形神观。自有人类以来,就对天地自然充满了畏惧,对人自身也充满了困惑:生命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人的日常活动又是如何进行的
故宫故事 | 紫禁城中的三家博物馆 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皇宫的历史长达491年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故宫博物院,也已发展了近百年。其实在故宫博物院建立之前,紫禁城中就已经有博物馆存在了。那么,一座皇家宫院是如何变为故宫博物院的,它里面又
百家论史 | “赵祯忍饿”与“何曾带厨” 近日读史,有文章谈到宋太祖赵匡胤一日夜里欲食羊肝,但顾虑下属或日日杀羊迎合而忍耐不食。查阅史料,实则张冠李戴,此一事主人翁应为宋仁宗赵祯。赵祯身世传奇,他就是历史上“狸猫换太子”里的太子。《东轩笔录》
读《庄》札记 | 漫漫修“德”路 五、“恶人”哀骀他在修德的道路上,子产、申徒嘉等虽已上路,但距离成为“全德之人”“德全者”仍然任重而道远。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全德之人”或“德全者”呢?除了我们前面已经认识的“畸人”师者王骀(
多聊茶 | 分茶好还是煎茶好?杨万里如此回答,不愧行家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不须更师屋漏法,只问此瓶当响答。紫微仙人
魅力汉字 | 可以“乘”的不止交通工具 “乘车、乘客”的“乘”如今为人所熟知的意思是乘坐交通工具。不过,如果往古代追溯的话,“乘”的对象却不止于此。这要从“乘”最初的字形和意思说起。“乘”的甲骨文字形上面像一个人,下面是树木的“木”,合起来
茶余饭后 | 有关《史记》的三次哭泣 《史记》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纪传体通史,自当学生以来,我先是听过负荆请罪、圯上纳履、胯下之辱、破釜沉舟、乌江自刎等情节生动的故事 后来,又陆陆续续读过一些《史记》选本中的白话文本 再后来,潜心看了一些
茶余饭后 | 追寻张良的足迹 想要过好这一生,我们最需要拥有的是什么?《史记》作者司马迁,通过他笔下的留侯张良,给了我们答案。记得在我刚刚懂事的时候,长辈跟我讲到我们这个姓氏的掌故:最早是制作弓箭的,属于技术工种 后来出了个张良,
茶余饭后 | 立世莫过戒欺 古人云:“欲人勿闻,莫若勿言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枚乘《上书谏吴王》)可是东汉时期却有位偏不信邪的官员,深夜怀金,送与有恩于己的上官,为防被拒,遂低声安慰,没有任何人知道,您尽可放心收下,从而引出
随笔·札记 | 书法学习之我见 书法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一种文字符号和传统艺术。它是依照汉字的特点、汉字的涵义和汉字的表意,以及遵循一定的书写法则、书写规律和书写规矩等来书写汉字,使之充满情感、充满美感、充满艺术感并借此表达书家的人
中华书摘 | 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杭州之外,第七大古都是? 何为七大古都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曾经做过一统政权或较大的地区性政权的都城的城市很多。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著《历代宅京记》,其卷一、卷二总序引举自伏羲至元代历代首都、陪都凡46处,卷三至卷二十列为专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