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经典 | 文化名家俞平伯 俞平伯(1900-1990),原名铭衡,字平伯。浙江湖州德清南埭村人,斋号“古槐书屋”。著名诗人、作家、红学家,与胡适并为“新红学派”创始人。早年便以新诗和散文享誉文坛,为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成
墨香·经典 | 飞过蓝天(下) 韩少功(1953- ),出生于湖南长沙,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飞过蓝天》,中篇小说《爸爸爸》,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散文《山南水北》等。《飞过蓝天》于1981年发表于《中国青年》
墨香·经典 | 雾月牛栏 (下) 迟子建(1964- ),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市,当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群山之巅》等,小说集《北极村童话》《清水洗尘》《雾月牛栏》等,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
墨香·经典 | 幻灭(节选)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19世纪30至40年代,巴尔扎克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
雅香·人文 | 惜旧事:江南风物 老墙老墙在阳光下显得精神,爬上墙头的草在秋风里不愿意萎去,江南的秋显得润,草叶凋得慢。在乡村,随意就可以看到老墙,有些年岁的老墙,斑斑驳驳,像老人的皱纹。这堵老墙是父亲从年轻时创下的家业的一部分,在原
雅香·人文 | 练习做诗 对于把我宣传成为一个诗人,我不能说我是个被动的证人。虽然萨特卡里先生不是我们班的教师,他却很喜欢我。他写过一本关于自然历史的书——我希望没有尖刻的幽默家会想在这上面找出他喜欢我的原因。有一天,他把我叫
雅香·人文 | 雄心勃勃的紫罗兰 在一座孤零零的花园里,有一株紫罗兰,花瓣艳丽,芳香四溢,幸福愉快地生活在同伴之中,得意洋洋地在群芳之间左右摆动。一天早晨,紫罗兰戴着露珠桂冠,抬头朝四周一望,看到一朵玫瑰花,躯干苗条,翘首天空,恰似一
雅香·人文 | 补冬与消暑 小时候的冬夜里,往往在睡梦中被母亲叫醒,喝鸡汤或吃龙眼米糕饭。那些年的冬天,可比现在冷得多了,半夜里谁也不愿意爬出被窝。于是,在昏暗的烛光中,父亲和我们兄弟姊妹撩起蚊帐,一个个趴卧在通铺的被窝里,探起
雅香·人文 | 和马克·吐温在一起的日子 我常常通过唇语“聆听”马克·吐温先生讲述的故事。他情感丰富,对事物敏感,能理解残障人士的暗淡心理,所以选择的基本都是励志故事或他自己的冒险经历。从中我能看到绽放的生命和光明的世界。某天晚上,在亨廷顿文
品香·悦读 | 我为什么画《水浒》 画《水浒》是我的一个兴趣,实际上我这一辈子从事美术这一行当都是因为我对美术有兴趣。做任何事都是要有激情、有兴趣的。我这个人就是从兴趣出发,工作起来像踢足球一样。如果有人问踢足球的人:“你累不累?”“当
品香·悦读 | 穷逛巴黎 住在十三区中法分割线我在巴黎住的一条宽敞便利的街,叫作意大利路,很显然,从前这条街道是意大利人的地盘。整个十三区分成住着华侨占多数的意大利区,以及法国人区。我刚好立足在这两个不同区域的中间点。一端是被
兰香·社会 | 伊莎白·柯鲁克: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伊莎白曾见证了中国从战争到和平的巨变,并用生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这巨变,为世人留下宝贵的考证资料;她和丈夫一起,在平凡的生活中,努力拼搏,拓荒了中国的外语事业。如今年过百岁,依然风华正茂、朝气蓬勃。逆行
兰香·社会 | 波斯末代王子,为何会被唐朝敕封 公元661年,唐朝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一年,唐高宗李治派出使臣,敕封末代波斯王子卑路斯为大唐波斯都督府都督。后来,这位波斯王子,更是带着残存的波斯贵族,逃亡到了唐朝。作为波斯的末代王子,卑路斯
兰香·社会 | 人类渴望走近火星 在我们的太阳系所有行星中,火星一直是科幻作家的最爱,也是天文学家的最爱。自从有望远镜起,这是唯一可以看见其表面的行星,在19世纪90年代,它激起了人们种种遐想,这一切源于天文学家洛厄尔的观测——推测在
兰香·社会 |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当地时间10月6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安妮·埃尔诺是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1940年出生于法国滨海塞纳省的利勒博纳。她的文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