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学家2023年第11期

青年文学家

青年文学家2023年第11期

旬刊 文学小说

简介

文学刊物。旨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主要篇幅发表小说,以一定篇幅发表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诗歌、散文佳作,适时编发小说专号、诗歌专号和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适于青年阅读的通俗文学专号。

目录

卷首语 | 我想要一片天空

我想轻盈而盘旋每个星球的天空都让逆行的风朝我吹拂宇宙的秩序是灰烬和飞翔的秘密不该太多人都变化&nbsp 都消失&nbsp 都入土一部分属于天空永远属于天空哪怕高原上荒芜苦行僧栖息在洞穴河流捕捉到鱼群而

诗歌苑 | 借秋

借我秋的一夜循着橘子的味道大地缱绻秋月似睡莲舒展皎皎清辉向世间撒下薄网网住了这个秋的世界借我秋的自由红叶是大地献给远天的信笺忽然落于“哐哐”作响的门口日月升沉匆匆走过春夏秋风任意涂抹瞻前顾后的碎片携带

诗歌苑 | 普安红(外一首)

江西坡孕育出了茶源街道流光的秋色拂来瓜豆飘香绿水青山携雨露酿足四球古茶易地搬迁&nbsp 新型社区拔地而起老乡脸上笑意浓浓民航局&nbsp 公安局定点帮扶东西协作助力乡村振兴流水线上青春热烈&nbsp

诗歌苑 | 我和青春有个局

我和青春是一场猝不及防的开局从懵懂启航到不知何处降落来得快&nbsp 去得也快有时未等您反应过来&nbsp 她却已匆匆离去先前您可能发过誓&nbsp 说要好好珍惜事后&nbsp 您却总抱怨她&nbsp

诗歌苑 | 告别在夕阳的湖畔(诗三首)

晚风&nbsp 夕阳与湖畔这一秒天光久违的感觉似淡却浓&nbsp 若隐若现游离在天边初夏的湖畔傍晚的微风踱步湖边灯火忽明忽暗照耀下的我的影夕阳的余晖&nbsp 灯花的光晕映红的半张脸随单车的瞬影反射在

诗歌苑 | 时光物语(组诗)

时 间一闪而过只剩念头蚯 蚓小草的清高花儿的善感老树的乡愁这地底下一定有个大诗人雷阵雨一道伤口一阵怒吼一行热泪那是天空忍无可忍的痛共同语言老树眺望远方小草挺着腰杆子花儿只顾着打扮没有风&nbsp 它们

诗歌苑 | 潮涌(外二首)

冬雨&nbsp 急冷&nbsp 还有雾好重不如问问大海空明的水怎么产出眼泪的盐分又想爬上山峰陡峭的壁怎么看见落日听一下冷品尝器具的冷暖抽一次签感受命运的捉弄幸好命运它没有来人间游乐的情趣这生活的词句可

诗歌苑 | 北纬四十五度景深(外二首)

那里有青杏催熟的湖水那里有芨芨草般柔软的山峰那里的路长出了飞快的车轮那里的土地在黑夜流淌着白雪的梦我常常在去往他乡的路上心怀忐忑故乡一次次沉睡和苏醒不时地发出召唤的钟声我在出走的路上一遍遍回望看着四季

诗歌苑 | 桃花雪

料峭寒雨&nbsp 春色入景白雪如羽毛般轻盈纷纷扬扬&nbsp 覆盖住前世的记忆桃花转世而来铜镜中见你倚楼看雪落的模样江南又逢三月黛瓦白墙间草色渐绿古老的石拱桥下&nbsp 惊鸿照影山青云淡&nbsp

诗歌苑 | 长城

登上长城遐思淹没在绿波深处巍峨群山把长城举过头顶祥云滚动巨龙腾飞欲与天公争高低一个年深月久的故事在泪水中发酵石头下全是冤魂的吟唱辉煌在传说中长高在故事里升华因为壮观才被世人攀登了一代又一代为了当一回好

小说林 | 去埃及

我们接到通知,去埃及建设一条大型水泥厂生产线。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出国,在家就很激动,很憧憬。埃及有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埃及文明和中华文明一样灿烂悠久。这一趟出国够我日后在朋友面前炫耀一阵子了。十几个小

小说林 | 云野

浅夏,黄昏。他脚步轻轻地迈过校园林荫小道。粉色玫瑰花细数他留下的脚印。他手拿一本《青年文学家》文学期刊,轻快地走上办公楼二楼东头儿,驻足,转身,面向张贴“校长”门牌的房门,用食指关节处轻柔地叩问。“请

散文馆 | 白马湖上月

今夜,孩子早早地睡去,环顾四周,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新手妈妈手足无措留下的痕迹,颇不宁静的内心又多了些许焦躁。恍惚间,一缕柔光透过窗子映照在还未来得及收拾的玩具车上,车厢装满月光,似要载着满车的星辉,驶

散文馆 | 小城江边有春天

上周日,楚雨淅淅,闲暇的我便于阳台随意阅残书半卷,后酥雨停歇。天外,暖阳渐盛,欲破云帏,便穿上北京布鞋下楼,准备顺着一桥与三桥遛一圈弯儿。站在隆回一桥上,就是站在小城的春天里,站在初春的图画里。早安,

散文馆 | 游泰山记

端午节,与友相约,有幸亲游泰山。泰山的著名景观有很多,名峰十二座,崖岭七十八座,岩洞十八处,奇石五十八块,溪谷十二条,潭池瀑布五十六处,山泉六十四处,还有著名的黑龙潭、扇子崖、天烛峰、桃花峪等等。当我

散文馆 | 珠江之美(外一篇)

美丽的珠江,发源于云南乌蒙山巅,全长两千三百多公里,流经神州六省区。它的三条主干河流常年奔流不息,流入烟波浩渺的南海。珠江,名列华夏三大河流,历史悠久。沿江人口众多,城乡富饶,工商业发达。广州,是位于

散文馆 | 简单的生活,平静的思考

那是冬日的一个午后,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微风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让人感到一丝清凉。远处传来鸟儿的歌声,清脆悦耳,仿佛在为这美好的午后献上一曲动人的乐章。某天下午,于一间放着舒

散文馆 | 深秋的夜

深秋的夜,漫长而不语。夜幕低垂,抬眼望去,一片苍茫,满是沧桑,一切都淹没在黑暗之中。只有孤寂,才是永恒,它仿佛是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在这个时节,空气中弥漫着芬芳,微风卷起一地柔和的温度,抚触着双手,抚

散文馆 | 一盏煤油灯

高高的山坡上,有一座矮矮的木制房屋。挂满繁星的天空下,房屋的窗透过隐隐昏黄的灯光,仔细看看,漆黑的小盏中盛满发黑的油,油中插着一根白色的灯芯,灯芯下端已被油浸得发黄,灯芯上端顶着微黄的火苗,若隐若现。

散文馆 | 孤单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降落人间,抚摸大地,你踏上征途,沿着道路向前,越来越多的声音和画面出现在眼前:考场里中性笔划动试卷的沙沙声,清晨校门口卖卷饼的手推车,体育课上被晒得滚烫的塑胶跑道,晚自习的教室里挂着

散文馆 | 致青春

青春是什么?是明媚的春日阳光,是淅淅沥沥的小雨,还是和煦的微风?抑或是充满朝气,青春靓丽的容颜?这些问题的答案有待追寻,但我知道,因为青春,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精彩。青春是青涩少年们的初次相识,是考场

散文馆 | 夜幕是最好的舞台

“聚会来吗?”“好啊。”微笑公式化地挂在脸上,高谈阔论间嬉笑怒骂,说话随心所欲。在座的皆是多年的好友,在微醺的气氛中,毫无醉意;在喧嚣的话题下,是波澜不惊的淡然。“我有事先走了啊。”揉了揉有些许僵硬的

散文馆 | 花

我一直都不知道这盆花叫什么名字,甚至它究竟是不是花我也是不知道的。我只觉得它就是一盆植物,因为从来没见它开过花,又或许是开了,却没被人看见。反正它就一直这样被放在角落里,很少有人理会。杂物间的窗台平时

散文馆 | 回忆中的大院生活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去写楼房的生活,或者写别处的生活,而偏要写大院的生活,这大概与我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吧。一直以来,我总是过着一种院子式的生活,有一种院子情结。这种院子并非那种人们理想中的独

散文馆 | 人间

日子匆匆忙忙,脚步跌跌撞撞,生活忙忙碌碌,而我们总渴望如意,期盼完满。但是,生活中总有诸多遗憾,诸多失望,诸多不如意。不知为什么,这个秋日里,鸟儿们的叫声中多了几分哀伤。深夜里,我无意中听到远处传来杜

散文馆 | 序曲

2023农历新年刚过,春天便在人们熟睡中悄悄苏醒,用柔和的风为树儿蒙上了一层绿纱,像千娇百媚的新娘迎接人生隆重的盛典……嘿!今年又是一年春来早。当春雨开始用轻轻的淅沥沥的声响洒进枯竭的冬土,当鸭儿划开

散文馆 | 宫梳名篦,巧梳云鬓

提到梳子,一般人多不屑一顾,认为不过是梳头发的小物件罢了!可是,又有谁知乌衣桥侧、荆溪河滨的常州梳篦呢?这两年,我每次离乡都要故地重游,重走一趟西仓桥。桥底一片碧波,被太阳晒着,便会泛出鱼鳞般的碎光。

散文馆 | 枇杷,春天里的奇景(外二篇)

初春早启疑霜雪,远梦花开遍岭头。曲似琵琶天外籁,歌如雨洒漫山沟。踏霞月照人欢乐,奏舞莺啼庆采收。色艳酸甜尝俊味,云霄时果解千愁。春天,桃花红艳了大地,梨花清纯了天边,樱花烂漫了山野,枇杷树的素颜则惊艳

散文馆 | 现实,理想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李白—自由狂傲,他是与风争疾的白鹤,比肩明月,是盛唐的遗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年少成名,意气风发,他大笑着,写尽自由,写漫漫长夜与故人离别,写古往今来

散文馆 | 留白的智慧

环顾四周,似乎大家都不那么习惯“空”着了。正在求学的各种年龄段的学生就不用说了,时间都被安排得满当当的,争分夺秒地迈向自己心仪的学校。社会上已经就业的“斜杠青年”(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

散文馆 | 肃慎内心的净土

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地方,是我在梦里才见过的地方,也是我在现实生活中见过的地方,那是一个比较远的地方,不同于我现在生活的地方。在那个地方,抬头所见皆是蓝天白云,蓝蓝的天深邃高远,仿佛有魔力般吸引着来自四面

散文馆 | 情不自任,奈何奈何

翻开《世说新语》,徜徉于金谷满园树、河阳一县花,也目睹烽烟迭起、衣冠仓皇南渡的流离悲苦;折服于王谢的风流雅盛,也赞赏那吟诵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击壶抒怀的王敦和那叹惋着“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自伤命途

散文馆 | 黄昏又至,爱意蔓延

我又一次被黄昏时分落日余晖的魅力所折服。傍晚时分,走在去上晚课的路上,我抬头就看见了美得让人惊艳的天空,如咸蛋黄般的太阳温柔地沉没于西山。白天里,过于明亮的天空现在已羞红了脸;成团成团的白云被大自然用

散文馆 | 江西印记

一、南昌职业大学窗前南昌职业大学创办于1993年,是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一所全日制国家统招本科高校,是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也是江西省唯一一所综合性职业本科高校和经教育部学校规划建

散文馆 | 窗外青桐

办公楼窗外的大街上矗立着一排高大的乔木,这种乔木与周围的其他树木不太相同,无论是温暖的春秋、炎热的盛夏,还是凛冽的寒冬,它那粗壮而笔直的树干和伞壮的树头枝丫都是通体翠绿,那样美丽动人,散发着生命的活力

散文馆 | 樱桃红了

又是一年樱桃成熟季,那颗颗玛瑙般玲珑剔透的樱桃忍不住让人垂涎三尺。婆婆的院里有一棵樱桃树,每到这个时节,樱桃成熟了,一颗颗一串串地挂在树上,远远望去,翠叶间镶嵌的“红宝石”把小院点缀得生机勃勃。吹弹可

散文馆 | 在这片热土上

在福建省西部的武夷山南麓有一块三千多平方公里的县域,这是一片魅力之所:它南邻广东省,西接江西省,是福建省的西大门,自盛唐以来即为州、郡、路、府的治所,自古为闽、赣、粤三省边陲要冲。当年,南宋大文学家陆

散文馆 | 家乡的炊烟

孩子放了寒假,他嚷嚷了好几回想去村里的二姥爷家,看看他的大黄狗。趁着节假日,春节一过,初二早晨我便带着孩子回到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介休市北堡村,一个典型的北方村落。我的童年在这里度过,那是一段贫苦

散文馆 | 出行小记

最近一段时间,我老是忙着在家写教案,眼睛十分疲惫,大脑也变得昏昏沉沉,感到与外面的世界几乎要脱节了,便寻思着找一个悠闲的周末到外面走走。我本想把手机也留在家里,自己独自到外面去散步,但我发现这会让我感

散文馆 | 关于民谣与生活的记忆

“我把天空和大地扫得干干净净,归还一个陌不相识的人。我寂寞地等,我阴沉地等。二月的雪,二月的雨,泉水汩汩流淌,花朵为谁绽放。民谣与诗,用音乐且听彼此。”这是我最喜欢的音乐电台的开头,一段充满诗意和意蕴

散文馆 | 不平凡的春节

有意无意间,今年的春节过得与往年有了些许区别。除夕前两天开始的毛毛细雨就在暗示着,这个新年不一般。刚放假时第一次尝试烫头,没想到“翻车”惨烈:算不上长的长度加上显年龄的小卷儿,每当照镜子时总是不禁问自

散文馆 | 于命定的局限中高歌

病痛、苦难与命运,史铁生的一生都在寻找这三者的意义与答案。如果说《我与地坛》有他向往的模样,摆脱了对于“死”的追问,那么《病隙碎笔》则是他直面苦难,超越命运的赞歌。《我与地坛》里写道:“他知道奥林匹斯

散文馆 | 雨后清晨

很多人喜欢傍晚,喜欢日落晚霞。落日收藏家看到金光辉映的天空,总是忍不住停下脚步,按下快门,捕捉美丽的时刻。但是,我总会不自觉地将它跟“日暮近黄昏”联系起来,然后给它贴上死气沉沉的标签。这太片面了,是的

散文馆 | 但惜夏日长

我们把每一年分成十二个月份,把时间精确到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除了其工具性,以我私心的认知,或许还是为了能够记住点儿什么。三月末、四月初,沉闷而潮湿,在这个特殊的节点,清明如约而至,乘雨而来。灰蒙蒙

文学评论 | 浅析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影响

文学作品和评论相辅相成,属于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吸引大量读者进行评论和分析。随着文学领域的快速发展,高质量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文学影响力逐渐加深。相对来说,文学作品本身即具备深刻

文学评论 | 浅析陈子壮的诗文创作

明末清初,朝廷动荡,山河破碎。岭南地区涌现出一大批大节凛然、真诚磊落的爱国诗人,他们有着异常炽烈的家国情怀,生逢乱世仍不乏顽强不屈的救国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黄宗羲的《谢皋羽年谱游录注序》载:“夫

文学评论 | 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分析

世界文化是一个非常大的集合,其中包含英美文化。英美文学作品更是英美文化的代表,也是文化的精华。英美文学作品可以起到文化宣传与传播作用,让更多人了解英美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与赏析,经常会因文化差

文学评论 | 唐宋派对曾巩散文接受的再探讨

曾巩散文追求的是与道相生的质实之文。唐宋派中,王慎中最先将曾巩视为取法对象。在王慎中看来,曾巩之文可考于道德,曾巩之学能正反而旁通,曾巩之言不求藻饰。王慎中的这一观念,进而影响了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

文学评论 | 明月何曾是两乡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羁旅异地时常常是孤独不安的,唯有故乡是好梦安眠的归处,每个在外游子的心中都盛着一曲柔肠百转的乡愁离歌。诗人洛夫在轻雾氤氲中与友人站在落马洲

文学评论 | 意不在酒,寄酒为迹

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把所要表达的某种情感,用物象呈现和表示出来。历代佳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象,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忆江柳》),诗人用“杨柳”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文学评论 | 从盛唐诗歌中看盛唐气象

唐朝共持续了289年(618—907),但文学上的“盛唐”仅持续了42年(713—755)。在这一时段,社会安宁,国力鼎盛,唐诗经过长久的蓄势后,至此终于攀升至全盛的高峰,它与前代相比,在题材、风格、

文学评论 | 浅谈弗兰克·奥哈拉诗歌的听觉空间

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纽约派诗人的先锋,弗兰克·奥哈拉以其独特的诗歌创作理念而备受瞩目。他的诗歌取材于美国纽约,构建起集视觉、听觉、想象等多层次的城市空间。本文从弗兰克·奥哈拉诗歌中的听觉空间切入

文学评论 | 陶渊明诗歌的新自然观

新自然观的观念由陈寅恪在《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一文中提出,他将陶渊明与竹林名士代表的旧自然观进行对比,将陶渊明的《形影神》组诗提出的“委运任化”定义为新自然观。学界现有论文多是围绕着陈寅恪的新自

文学评论 |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文人足迹

《古诗十九首》描绘了一群在外游学的文人们的足迹,这些足迹皆和当时社会风气中的游学有关,“游”已然成为文人生活的一部分。诗歌内容描述了这些文人之“游”中的“游学”“交游”“游艺”和“独游”活动,同时,这

文学评论 | 试论《左传》中司马子鱼的多重身份

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利用简洁的语言和高超的语言艺术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作者利用多个案例展现人物形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司马子鱼作为《左传》中塑造的经典人物,以其多重身份、多种经历被读者所熟知

文学评论 | 浅谈《春江花月夜》的意象与意境

一、《春江花月夜》基本概述《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张若虚,初唐诗人,关于他的史料记载不多。《全唐诗》和《旧唐书·贺知章传》里记载,张若虚是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张若虚的诗作大都流散不存

文学评论 | 论杜诗中的“雁”意象及其思想内蕴

杜甫描写飞禽意象的诗,尤其是其咏“雁”意象诗存在一定的研究空间与研究价值。咏物,一般是托物言志,杜诗也大多采用这一表现方式,以此展现他的高尚人格与精神风貌。一、“雁”意象的原本意义“雁”,据《说文解字

文学评论 | 从文章写作浅探王微的精神特质

一、作品之序:《宛在篇自叙》《湖上曲序》《隔溪十咏小引》(一)作品分析《宛在篇》是王微的诗词合集,其自叙中谈到作品名字的由来,“予近憩,必在山水之间,诗名宛在,率取此意”。在这篇百余字的短文中,既有作

文学评论 | 《婚礼的成员》中弗兰淇的创伤解读

《婚礼的成员》初版于1946年,被认为是卡森·麦卡勒斯最成熟的作品。它描绘了美国南方小镇上处于边缘人物的日常生活。全美各地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越来越大,美国南方也不可避免地处于城市化的氛

文学评论 | 《中庸》“致曲”新解

学术界涉及“致曲”概念的论述多从朱熹的解释出发进行阐述,如王凯的《〈中庸〉的“天人合一”思想研究》将“至诚”“致曲”与“率性”“修道”联系起来,指出“致曲”是由于人之气各有异而产生的“工夫论”;谭明冉

文学评论 | 于尘嚣中抵达澄明之境

道家崇尚自然、清静无为的观念及天地赋命的旷达情怀影响着后世文人的文化心态和文学创作。作为“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诗品》),陶渊明归隐田园的人生选择、任真自然的价值取向及纵浪大化的生死观是对道家思想的精

文学评论 | 米兰·昆德拉的“道路小说”叙事美学之思

米兰·昆德拉在当今世界文坛中是一位重量级人物,他是唯一一位在世的入选了法国“七星文库”的捷克裔法籍作家,并且获得了诸多奖项,如捷克政府功勋奖、耶路撒冷文学奖、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自1985年由李欧梵

文学评论 | “表”“桥”“水”

朱利安·巴恩斯是当代英国知名后现代主义文学家,他凭《终结的感觉》于2011年获得英国布克文学奖。《终结的感觉》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主人公托尼回忆伦敦青春物语,主要是自己与中学好友艾德里安和大学女友维

文学评论 | 浅谈审美范畴之于文学的价值

审美范畴又称“美学范畴”,用来指称某类具有相似审美性质的审美对象,如崇高、优美、悲剧、喜剧、丑等等。各类审美范畴不会孤立存在,它们之间往往会发生复杂微妙的转化。在文学作品中,审美范畴的存在及由此及彼的

文学评论 |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

我国古代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作品中营造了各种各样的意境,展现出深厚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吸引着一代代的研究者去探索、分析,从不同的维度总结出了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各种不同的意境特征。具体来说,我国

文学评论 | 明诗文中的狄仁杰形象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他是盛唐早期重要的历史人物,为官数载,公正廉洁、刚正不阿,反对贪赃枉法,极力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政绩显著的名臣。尤其是在

文学评论 | 李翱《来南录》研究

《新唐书·杨於陵传》记载杨於陵因科考事坐贬为岭南节度使,聘任李翱、韦辞到幕下任职。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十月,李翱受岭南节度使杨於陵之聘,出任节度使掌书记,暂未前往。元和四年(809)正月己丑启程,

文学评论 | 浅析蒋捷怀乡词的情感内涵

蒋捷是“宋末四大家”之一,人品高洁,所创作的词作在南宋亦是独树一帜,对清代中后期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虽身处复杂动荡的宋元易代之际,历经改朝换代,却始终坚守着义不仕元的决心。蒙古铁蹄踏进了南宋的疆土

文学评论 | 探究辛弃疾词中的“梦”意象

辛弃疾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出色的词人,他的词不仅将苏轼变革词风继续发扬,更好地体现词的豪放性;而且他创作的词的题材非常丰富,使词的内容不断扩大。辛弃疾词在意象上的使用有着自身的特点,尤其是“梦”的意象词

文学评论 | 唐宋诗用典异同摭谈

用典,即“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是强调诗人借典故来委婉表达思想和观点。因此,研究诗人用典,不仅可以了解其思想感情,更能窥探其风格特色。唐宋诗在用典方面都表现了创作者对经、

文学评论 | 从《边城》看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沈从文常以“乡下人”自称,在情感与思想两个层面都倾尽“乡下人”所代表的质朴的人性观、原始的神性论,自觉地展开对中华文明进程的历史审视。沈从文基于“扬乡村而抑都市”的创作理念建构了独有的“湘西世界”,远

文学评论 | 苦难之下的生命力

《我与地坛》作为史铁生的代表作,浓厚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将其跨越苦难的自我和心路展开在读者面前。苦难与不幸是史铁生面临的沉重现实。身体的束缚并没有禁锢他的思想,在苦难之下,他扶轮问路,完成心灵的跃迁

文学评论 | 阮籍诗歌中的“鸟”意象研究

阮籍是正始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代表作为五言古诗《咏怀》,其为八十二首的组诗,至今仍在被学界不懈研究。《诗经》的意象研究无比繁盛,迁移而来,对《咏怀》的研究也可以从意象入手,发掘出不一样的深意。所谓“阮旨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