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想 如果我是鱼,那么你就是堤岸上的树枝,繁盛绿里的一枝。我会十分委屈地游弋在浅浅的水流里,终日询问自己或者上天:为什么我不能是雨?如果我是雨,我便可以熏焙在暖意中升腾至天上,凝聚清冷的实体而轻盈飘落。我不
诗歌苑 | 彼此照亮(外二首) 常来的路每天都有惊喜翡翠闪着光彼此照亮用心感受  绿色欣然新叶充满活力七月光影定格流年一片片同追心中梦想灿烂辉煌阳光毫无保留叶子们在大树的怀抱里长大彼此照耀成全又见花开又见花开此时 
诗歌苑 | 诗话鱼米之乡(组诗) 涌动的条子泥悟世间万物造化当穿透亘古感佩海与沙的纠葛和融汇窥瞰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的气象恢宏宛若一簇瑰丽的珊瑚  郁然勃发极目滚滚巨浪奔腾的长江  黄河及淮河也就读懂了条子泥的潮起潮落云卷
诗歌苑 | 秋(外一首) 一入秋  秋从容地做东道主摆一桌丰盛的宴席金灿灿的稻谷做米饭梨  鲜枣  葡萄  苹果和甘蔗正好是四菜一汤我们一起来做客你牵着我的手坐秋的兰舟看天上白云朵朵张开双臂在清
诗歌苑 | 故乡(外一首) 犹如从梦乡中缓缓醒来在逝去时间的记忆中懵懵懂懂间渐渐有了亲切的印象这便是我的故乡我从此间初谙世事又带着此间的风土人情远涉他方虽然阔别多年故乡的一草一木  一砖一瓦无时不在脑海中萦绕金灿灿的稻田
诗歌苑 | 新的自由 走廊的墙壁小广告等待价值的实现期待在廊灯下蔓延空无一人的房间里脱下一日的枷锁没有疲惫快感  在屏幕光线里畅流身体  拒绝在床上轻呼吸这才是  闲散迎接自由的证据时间加速意识穿梭
诗歌苑 | 繁星(外四首) 宇宙望向地球的眼睛天上的宝藏  闪闪发光心中最闪亮的秘密梦里最可信的向导乌 鸦它们在电线杆上歇脚不停地叫你看到会有些不爽它们却美美地看着夕阳猫 咪猫咪把头探向窗外雪还没有融化一串梅花样的脚印延
诗歌苑 | 百灵词韵 鹧鸪天·勿忘我白露晨霜草路边。孤心含笑自悠闲。清波照影柳枝落,满魅花香诱蝶跹。春光美,鸟声喧。伊人羞涩落眉间。徐风吻叶轻盈过,不舍情怀呼客怜。烛影摇红·一抹情愫艳魅飘香,举眉凭海何来见。笔书情愫寄他乡
诗歌苑 | 我的老父亲 清明的时候我给父母送旗吊和纸钱伫立墓前  泪水直流恍惚间  二老已离别三十多个春秋最难忘  仿佛还在昨天我给卧病在床的父亲剪头那年  我的老父亲年逾六十九岁满头的白发像
诗歌苑 | 故乡记忆 我失去了父母失去了生于斯长于斯的老屋可我的家乡还在兄辈们还在劳作着连年种植着小麦  玉米  棉花锄头  镰刀  犁  木柄的耧  铁耙它们的影子早已踪迹
诗歌苑 | 雨中行 夏日傍午我漫步在村道上淅淅沥沥的雨水敲打着头顶雨打伞的声音是那么清脆有节奏感像一首永恒的情歌我在雨中漫步望着既亮丽又朦胧的街景踌躇在农户门前不一样的风景又映入眼帘小菜园布置在院子中间葡萄架下倒挂着玉珠
诗歌苑 | 守候(外三首) 路灯依然闪烁为爱的人默默地守候夜 晚宁静的夜晚为你守候归来的你是否懂得珍惜母 爱多少爱可以重来多少情可以等待爱你的人  不需要千言万语你爱的人  心中永远不会忘记伟大的爱  莫
诗歌苑 | 三伏听雨 三伏的炙烤唯雨能消  静听湖心木桥下升腾的雨泡周边的树木上垂落的雨滴用琵琶箫管为雨泡伴奏还有那风雨中滴答的芭蕉林中小木屋的窗棂传来荷塘晶亮浪漫的雨珠还有那串串涟漪激情的燃烧似梵婀铃奏响的名曲湖
小说林 | 缘缘 那个冬天,妹妹骑着电动车到我家串门。妹妹刚停下电动车,车后面跟着一只白色毛发的小狗。狗有点儿瘦,身上的毛发一缕一缕地粘在了一起。我问妹妹:“这是谁的狗?”妹妹说:“老院儿没拆迁时,家里来了一条流浪狗,
小说林 | 露水打湿了的老电影 大队的大喇叭声音洪亮地播音了:“今晚在西队有电影,是《小兵张嘎》,大伙儿吃完饭记得锁好门,要不家里留人……”美美高兴地在炕上跑来跑去的:“演电影了,演电影了!《小兵张嘎》《小兵张嘎》!我也去,我也去!
小说林 | 苦恋 我们在公共汽车上邂逅,目光相视的一瞬,彼此一愣。然而,我很快背过脸去,将视线转出窗外。几年前,也是在公共汽车上,我们认识了。过后,我给你寄出了第一封信:接到这封字迹生疏的信,你也许会有点儿惊奇吧?一连
散文馆 | 坝上走过 坝上走过,一步一景。红毛柳一簇簇,一丛丛,根系深植堤下泥泞的泥土里。它那茂密的枝条柳叶,似一团团的浓绿、浅绿、墨绿,错落有致、远近高低,煞是可爱。再往前走,偶有一片漂着绿萍的池塘,池塘边上会看到参差不
散文馆 | 白鹿洞书院吟出的“金句” 895年,即唐乾宁二年,来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的王贞白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得中进士;但有人举报那场科考有舞弊行为,朝廷碍于舆论压力,只好推翻已发布的放榜,并决定增加难度,重考。复考结果公布
散文馆 | 难以忘怀的思念 母亲,是一部永远也写不完的书;母亲,是一部永远读不够的书。哪怕我们倾其一生所有的努力,用尽天下所有华丽的辞藻,也很难将母亲完美地赞颂,因为母亲是需要我们一生用心声来赞颂的。活在我心中的母亲是无法用笔墨
散文馆 | 端午至,艾草香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当午节、五月节等。千百年来,端午节的各种风俗习惯经过演变发展,内容和意义更加丰富充实。在南阳,人们习惯称其为“五月当午”,流传至今的风俗习惯有:吃粽子、系五色线、佩戴
散文馆 | 怀念姐夫 当我坐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输入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样来叙说那些让我夜夜难眠的往事。它们像电影一样,从我眼前一一走过……姐夫的关怀、期盼和笑容都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我沉默着,思绪万千。2002年
散文馆 | 父亲离世的夜晚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星星还是那个星星。唯一不一样的是,父亲睡在铺着一张床板的地上,一张白纸遮盖了脸面,身上穿着色彩鲜艳的衣裳,敞开衣扣,露出瘦弱的胸膛……我的父亲在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谢世了。父亲
散文馆 | 花开半夏,人生至味是清欢 夏至日,阳光长,炎炎热气蒸腾。荷花开,莲叶绿,池水清澈。夏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清晨的田野,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蜂蝶翩跹,瓜果满园;夜晚的乡村,清辉皎洁,繁星闪烁,蝉虫欢唱,流萤飞舞。弹指一
散文馆 | 榴花红,榴花香 何利军老师和我是同乡,是众多平台的签约作家。他文思深沉,如入海之鲸,畅游自如;又如藏羽之凤,行迹未露已光芒四射。由于久慕何老师的文章,近日刻意研读了他的多篇美文,特别是何老师的名篇《石榴寄情思》,品味
散文馆 | 美丽的余坪村 余坪村的美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小村质朴自然,香气四溢;一湾鲜花盛开,树林郁郁葱葱,富有一种生机和朝气,让人在此中沉醉。今年立夏那天,亲家邀请我去她的娘家余坪村参加侄女的订婚宴。我欣然应许,去了余坪村的
散文馆 | 十字街 我在浙东古城土生土长,直到十八岁去杭州求学才离开,至今难忘我挥洒孩提时光、放飞年少梦想的十字街。徒步经过古城八字桥,沿西南门街行进,左转过玉带桥,就踏上了一条朝向正南的老街巷,再走数十米,它与另一条西
散文馆 | 娲乡之旅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迷人的故乡……”在手机上看着视频,沉浸在歌声里,遐想着秦安桃园奇异的美景。“走,咱们亲自到桃乡去看桃花!”同事提议道,“好啊,好啊。我也特别想去看秦安的桃花会!”说走就走,我
散文馆 | 我的父亲是老板 去城里开修车铺的提议原本是我母亲提出来的。她说:“你爹虽然是庄稼人,但他很精明,干什么活儿都是一把好手。你说说,他和你大爷学了几回修车子啊,就能自己去路边摆摊儿了。不管挣多挣少,总是买卖人吧?我估摸着
散文馆 | 我与电影之缘 假期里,在女儿的强烈要求下,我俩一起观看了电影《小时代》(第三部)。来到这座海滨小城的十多年里,还是第一次走进电影院去观看电影,可谓感触颇深。20世纪70年代,我尚年幼,父亲饱含着一腔热血,幸运地走进
散文馆 | 五月,偶遇一场紫藤花开的盛会 紫藤花在我的家乡,是很受家乡人青睐的,老人喜欢叫它朱藤或藤萝。我在书本上知道了它的学名叫紫藤,是豆科植物。紫藤属于落叶木质大藤本,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对生,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基部圆,先端尖;总状花序
散文馆 | 张骞与蚕豆 “人间四月芳菲尽”,四月布满了落花,充满了忧伤,是一个令人既爱又恨的季节。一踏进四月,人们便会想起流传千古的俗语:“四月八,蚕豆米敬菩萨。”只是今年情况特殊,碰到了二十年一遇的农历闰二月,正常的节气都
散文馆 | 字典 我刚工作那阵子,每天在兜里揣本《新华字典》,闲暇时拿出来翻看,好像着了迷。其实,这本《新华字典》是我在上班的头一天在当地买的。我终于有了一本字典,感觉很快乐;反复翻阅不够,甚至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在伏案
散文馆 | 山翠茶香烟浩渺,古寨人家奔远方 汉武元狩间,彩云现于南中,遣使迹之,云南之名始此。—《云南通志》在中国的云南,有一个神秘、神奇的地方:这里的多样性地貌决定了多样性的气候,同一时节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气候;这里的阳光灿烂,天空纯净;这里生
散文馆 | 父辈情深(外一篇) 叔走了,走得突然,让爸爸有些措手不及;伤心之余,更多的是怀念和惋惜。自小,我爷爷去世得早,爸爸他们兄弟五人和奶奶相依为命,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在一家人的努力下,兄弟五人先后成家,奶奶安享晚年。在我的记
散文馆 | 父亲的假牙 晚饭,我被香喷喷的牛排诱惑着,用牙使劲儿咬,却怎么也咬不动!莫不是肉质太老?父亲半开玩笑:“咬两口,直接吞下去。”这个方法固然好,但是委屈了喉头部分,噎堵得很,尝不到入口慢慢咀嚼最美味的肉质精华部分,
散文馆 | 雨声潇潇话苏子 忽起一场大雨,起初鸟雀低飞,紫云滚滚,继而便电闪雷鸣,狂风怒号。我站在窗边,缄默凝视着窗外那凝固的浓重黑暗。天空乍现一道银光,劈开雨幕;狂风像一条刚嗅到血腥气的巨蟒,用灵活的身体紧紧勒住一棵三丈高的榆
散文馆 | 成长的路上,请学会自己消化情绪 冯梦龙言:“怒中之言,必有泄漏。”诚如斯言,怒不过夺,喜不过予,生而为人,如果能够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己消化不良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总是充满正能量,成为身边人的榜样,做自己情绪的主宰,便能成为
散文馆 | 城市烟火与文化 2023年的五一假期终于过去了。无论是网络上的景区,还是面前的街道,记忆里到处都是拥挤的车流和熙攘人群的残影。但凡有一个大家能够奔赴的主题,就会有无数的人蜂拥而至。人们似乎想找寻什么,或是想释放什么,
散文馆 | 儿子是我的教练 今年,我开始了新一轮的陪读生活。虽说爱人让我全职留在家里陪读,可因我缺乏经验,时常“出力不讨好”,惹孩子嫌。有时,看到孩子还没有完全投入一件事就想放弃,我更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苦思冥想许久,我
散文馆 | 常出去看看(外一篇) 我没日没夜地在病房奔走,满目痛苦变形的表情,满耳决绝难当的呻吟。白色的围城,阴暗的心态。远离笑脸,远离歌声,远离了生活的原野。忘却自然节律的变换,也记不起自我生命的春春秋秋。充溢身心的全是病房的气味。
散文馆 | 白天打扫,夜里祈祷 几年前,我曾在一本期刊上读到一个文题—《白天打扫,夜里祈祷》。虽然只有八个字,但我一直觉得,这八个字就是专为我的奶奶排列的。几年前的正月二十,我们一家人为奶奶庆祝了她的七十大寿。我看着眼前这个头戴粉红
散文馆 | 活出人生的精彩 最近看了根据路遥先生的中篇小说《人生》改编的电视剧《人生之路》,我深深地被剧中主人公高加林面对不屈命运奋发向上,最终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精神感动了。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
散文馆 | 山曲水练,如梦舍里 浮盖漂流一道蜿蜒流淌的碧水,宛如温柔的碧丝罗带,在浙、闽、赣崇山峻岭间轻歌曼舞,山欢水笑。飞瀑高悬、激流淙淙、浪花朵朵,拍打着轻快的皮艇,和着你灿烂的笑容,伴着你感受挥桨击水的妙趣,释放峡谷漂流的激情
散文馆 | 童心飞扬 我对童年的记忆是由一段斑驳的城墙和一排排低矮的平房开始的。古老的城墙砖成了最里一排平房的山墙。那时,人们没有文物古迹的概念,用现在人的眼光看来,依城墙而建的房子,既没有延伸城墙的岁月,又无法得到稳固的
散文馆 | 时光里的东关楼 城市化改造的进程中,老县城最后一条街巷东关楼拆迁了。它走过了近百年的光阴荏苒,老街古巷的韵味,在老江浦人脑海里难以忘怀。小时候住在珠江镇小楼巷,出了巷口是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街,几十家大小不一的门店,鳞次
散文馆 | 又见炊烟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沿村路行,山野旖旎,又回到了我魂牵梦萦的地方。中秋之日,我随父母归家,看望年迈的爷爷奶奶,住在乡间山脚下的农家小院里。秋风瑟瑟,月色清幽,风中夹杂着丝丝凉意,月光
文学评论 | 论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中“藏”的人生观 文学作品具有表现人生、思考人生的功能。文学中的人生书写不仅反映着作家的人生观念,更反映着一定时代下人们对人生模式的思考。本文以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中出现的典型动作情景“藏”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藏”这
文学评论 | 《平凡的世界》中田润叶形象的矛盾性分析 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中塑造了诸多的女性形象,有像田润叶、田晓霞等受过教育的知识女性形象,也有像贺秀莲、孙兰花等中国传统农村妇女形象。虽然她们各自的经历、所受的苦难不同,但在她们各自的身上都呈现了独
文学评论 | 伊格尔顿新形式主义文学批评视域下的诗歌细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任何语言都是音、形、义和语法的统一体。相对于其他文体,诗歌更要求我们关注它的语言本身而不仅仅是内在含义。诗歌的形式本身就是它的存在方式,是它要求我们特别注意的地方。针对形式主义文论
文学评论 | 温情与悲悯 苦难是经久不衰的文学母题之一。所谓“苦难”,它是“一种总体性的情感,最终极的价值关怀,说到底它就是人类历史和生活的本质”(陈晓明《无根的苦难:超越非历史化的困境》)。《叶落长安》作为吴文莉“西安城”系
文学评论 | “童心说”对王国维文学观的影响 从元代开始,文学中就有很多新的元素出现,但文学思想方面某些鲜明的革新主张则到晚明才形成。李贽(1527—1602),原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福建泉州人,是我
文学评论 |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的叙事分析 叙事学是一门系统的理论,旨在对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文本进行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分析。传统的叙事理论将重点放在了叙事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内容及其同客观社会之间的关系上,而人物、情节和环境三个要素被视为研究的核
文学评论 | 《梁祝》的艺术文学性研究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民间的凄美爱情传说,具有极高的文学性,广为大众喜爱;同名改编的小提琴协奏曲为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它将中国民间故事与西方现代器乐相结合,既运用了本民族的音
文学评论 | 《平凡的世界》中平民悲剧意识探析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小说。路遥从不同的个体命运出发,刻画了不同主人公在同一时代下的不同命运。虽然这些人物命运不同,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身份—平民。路遥常常关注平民生活,在其笔下能看到众
文学评论 | 从《商州》看商州的地域性 贾平凹在当代文学史上是独具个性的作家之一。他作品多,且主要以小说和散文为主,如《鸡窝洼的人家》《腊月·正月》《天狗》《商州三录》等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实生活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源泉,故乡商州对于他而
文学评论 | 写生命赋予自己的诗歌 娜夜,一位成长于西北的独特女性诗人,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写作,写下了诸多值得称道的诗歌作品。突出的创作成就让她荣获了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荣誉。娜夜的诗歌创作始终保持创新与活
文学评论 | 付秀莹《野望》的叙事策略探析 中国农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书写新时代下的新乡土,表现农村时代新质,呼应时代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和文学价值。付秀莹基于童年生活的经历、对农村深厚的感情及感知时代的敏锐力和责任感,使其创作的长
文学评论 | 《文心雕龙·体性》中“文如其人”的风格论 《文心雕龙·体性》是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论述作家个性和作品风格的文章。篇名中的“体”指的是作品风格,“性”指的是作家个性。刘勰立足于时代背景,受到了品评人物风气的影响,还注意到了影响文学创作的主观因素,
文学评论 |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的叙事艺术研究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文坛最风格多变的作家,她的文学书写既赓续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立场,展现出对社会历史的反思与关注,同时也在叙事的技法上显露出对现代主义的继承。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以有形的空间形
文学评论 | 唐代黄河主题诗歌中对生命意识的书写 纵观古代文学史,文人关注时间意识、生命情绪的繁盛期当属唐宋时期。从孤独无依的飘零之感到忧国忧民的家国意识,唐宋文学更好地展现了文人笔下的生命活力,尤其是以“黄河”为主题的诗歌所表现的生命意识更加浓重。
文学评论 | 《文心雕龙》与物感说 物感说也称“感物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关于审美体验和文学创作的理论,最初在哲学领域中出现,魏晋时期被陆机应用于文学批评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不安、国家战乱不断;思想界却异常活跃,文学进入一个自觉
文学评论 | 以情系事 “记”是中国古代一种常见的文体,大约萌芽于两汉,发展于唐宋,至明清逐渐定型。唐代,记体文开始发展,偏重于记事的基本功能;宋代,随着理学的兴盛,记体文中的议论色彩渐趋浓厚,成为这一时期的特色;明代,理学
文学评论 | 英美文学跨文化意识的养成分析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中西方文化在碰撞与融合愈加频繁。中西方文化融合与博弈使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开始对“文化中国”展开全方位审视,然而,受到文化差异、种族多样性两项因素的影响,某些因素为跨文化交流
文学评论 | 《北上》中的历史、碎片和艺术的重构 我们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回望历史,总想从历史当中学到些什么。历史的表现可以是宽泛的:它既存在于书面文字当中,也存在于那些保留着时代印记的物质遗存当中;它的表现形式既包括历史亲历者对历史生活的表述,也包
文学评论 | 《世说新语·容止》中魏晋士人的 审美观及其影响 《世说新语·容止》凭借古代美男子的仪容举止而闻名。综观往日学者的解读,文献多以魏晋风度、魏晋风骨、人格形象为研究方向,其中心思想围绕“男色审美”“审美内涵”“仪表审美”等内容展开,少数文献涉及魏晋士人
文学评论 | 浅析白居易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白居易是唐代文学史上诗作最多的诗人,其中有大量描写女性的诗歌,上至宫廷后妃,下至底层劳动妇女。从他描写女性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中唐时期女性的社会生活。本文立足于对白居易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文学评论 | 白居易与菅原道真咏白花诗歌之比较 自《诗经》始,中国历代文人对花进行了特殊的情感观照,使花成为诗文中经久不衰的吟咏对象和意象,并逐渐形成一种模式。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渊源下,白居易也创作出大量的咏花诗。清代吴骞言:“乐天长于言情,无
文学评论 | 浅析《雪的练习生》中的动物形象及隐喻 在日本早年的《古事记》《万叶集》等经典文学作品中,就有关于动物的描写;西方到了近代,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更是将寓言化动物写作发展到了高峰。多和田叶子深受东西方动物叙事传统的影响,加上她早年在不同国家生活
文学评论 | 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婚姻观 简·奥斯丁在二十一岁时便开始创作了第一部小说《最初的印象》,这部小说经过改写,换名为《傲慢与偏见》。“傲慢”和“偏见”正对应了小说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并且换名的灵感来源之一是简·奥斯丁崇拜的文学偶像达
文学评论 | 《采桑子》组词与欧阳修心态的内在转向 欧阳修于皇祐元年(1049)调任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知州后,与颍州自此结缘;熙宁四年(1071),欧阳修致仕归颍且终老于此,与颍州形成了“颍州西湖情结”。周必大主持编辑的《欧阳文忠公集》收近体
文学评论 | 论清末学者姚华的成就 姚华(1876—1930),字重光,号茫父,贵州省贵筑县(今贵阳)人,清末著名的诗画家、书法家、曲艺大师。姚华一生虽然短短五十余载,但成就斐然,尤其在诗、画、戏曲方面创作丰厚,见解独到。1912年,姚
文学评论 | 中国古典诗歌对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分析 中国古典诗歌具备独特的艺术构成和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的背景和内涵都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密不可分。它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精神象征。欣赏和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可以
文学评论 | 横溪里的文学 吕云洲先生集十余年之功,于2023年春完成了散文集《耕读横溪》,可喜可贺。先生从天命之年起,思乡的情愫不由得从水泥森林里冒了出来,开始回望家乡,阅读家乡。随着横溪常入梦境,那些“日耕夜读,晴耕雨读”“
文学评论 | 漫将诗笔借花题 王拯(1815—1876),马平县(今柳州市)人,原名锡振,字定甫,号少鹤,是清代广西籍著名文人。其散文师承桐城派后期领军人物梅曾亮,为文“淬厉精洁,雄直有气”(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卷七),与吕璜
文学评论 | 于荒芜中寻求“凄美地” 潘向黎既创作散文,也创作小说,除《穿心莲》一部长篇小说之外,其他作品都以短篇为主。她的小说主题都围绕着爱情、婚姻等关系,书写男女之间的爱与痛,并突出地表现出一种对婚恋关系的至美追求,向往纯粹的情感。在
文学评论 | 王兆胜《高山积雪》的象征意义 王兆胜是当代重要的散文评论家、散文创作者。他的作品《高山积雪》收录在其散文集《天地人心》中,是王兆胜性灵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在《高山积雪》中,作者以积雪作为自己的代言人,怀着孤独寂寞、激动幸福、撕心裂肺
文学评论 | 《红楼梦》中林黛玉与晴雯的叛逆性对比 曹雪芹在文坛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蔡义江评价:“曹雪芹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成就,比之于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普希金、托尔斯泰都毫不逊色。”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