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走 去江南 总要去一趟江南趁天色不晚坐着乌篷船撑把油纸伞看荷叶圆圆斑驳的青石板袅袅的炊烟琴声悠悠然一起听漫漫流水赏看微风细雨一缕花香一盏清茶一蓑烟雨粉墙黛瓦间氤氲着哀愁墨色晨昏里惊扰了谁的梦走吧  去江南
诗歌苑 | 七律·雪漫湖湘思故人 题记:闻湖南突降瑞雪,恰逢故人诞辰百廿八年。雪漫湖湘,此情此景,作此诗以思怀故人。二〇二一年十二月廿六日于重庆。雪落南国兆圣邦,故人诞庆映白茫。溯回百世山犹在,逢巧迎新禧未央。四水盈霜江上望,三湘今况
诗歌苑 | 三星堆遐想(外一首) 站在商代先民们的祭祀坑旁一种由衷的感叹涌上心房五千年的蜀国都城横躺在三星堆鸭子河见证了历史留下来的断壁残墙月亮湾台地伴随着三星堆的风风雨雨沉睡千年的不解字符  谁能去问问先王似曾相识的青铜雕像
诗歌苑 | 除夕(外一首) 天用天造的岁月呼风唤春人用人创的生活砥砺前行除夕是家的欢心是奔波劳累的一个停顿今日  美丽的词语大展激动今日  意切的情真无法形容所有的酒杯  所有的红都在迎听着虎啸声今夜&n
诗歌苑 | 我不是诗人 我不是诗人只是诗的信徒唱的不是诗只是段寂寞的旁白我不是诗人只是诗的园丁编的不是诗只是门消遣的手艺我不是诗人只是诗的侍童拥的不是诗只是不归途的羊羔我不是诗人只是诗的观客写的不是诗只是没石处的涟漪
诗歌苑 | 木耳(外二篇) 一身黑裙子  静默着生长呆头呆脑  呆萌成一朵花木耳  木耳  这是谁的名字左听听  右听听似懂非懂这木讷的声音耳  望望身旁又望望自己那一天 
诗歌苑 | 古风·圆梦(外四首) 一想念四十年,常常梦拜泉。童年成长地,怎不梦魂牵。二久阔携妻行,乡音黑土情。欲圆多少梦,一路喜盈盈。三远望高楼矗,进城寻旧路。曾识大变迁,只有塔如故。四重逢捶发小,高兴不得了。一夜话从前,未觉天已晓。
诗歌苑 | 秋雨 轻轻拨开秋的雨帘我灵魂的田野正下着绵绵细雨沿着长长的田垄我行走在风雨人生的路上地的尽头有我当年种下的丁香我仿佛看见北方  故乡一片静静的白桦林银白色的枝干刻满了沧桑与坚强秋雨  淋湿了
诗歌苑 | 如果可以,我愿…… 蜡炬  是我点燃莘莘学子的希望之光石子  是我铺平莘莘学子的求学之路钥匙  是我开启莘莘学子的前行之门阶梯  是我托举莘莘学子的梦想之城如果可以我愿成为阳光将温暖照进每
诗歌苑 | 四季吟 如梦令·春漫漫一丛花溪,无限嫣红瑰丽。海棠半柔落,似香如玉美极。娇呢,娇呢,莫负婷婷纵嬉。如梦令·夏夏日鸣蝉聆风,桥侧墨荷淙淙。儿童罗飞蛩,鱼儿戏于池中。玲珑,玲珑,不知何时相送。如梦令·秋深秋独入竹
诗歌苑 | 从苦恼出发(外五首) 裂纹从木的年轮处开始蔓延岁月凝固那些生长在面容上的褶皱  停止一场雨后  那些不见光的角落滋养出众多的蕨类横七竖八地躺在歪斜的影子里在那些倔强的生存里我显得格外渺小它们在我的眸光里肆虐
诗歌苑 | 山海南粤 山赐予你依靠海给予你怀抱你是神州南大门粤是你的名号我攀上南岭的山峰我踏过千年的古道我在木棉的花海中去将你的故事寻找我寻找寻找赵佗的长剑寻找百越的符号寻找长河的珠光寻找屯门的浪潮广东你是山与海的子孙海使
小说林 | 治愈 马上就要过年了,秀婷这几天心烦意乱。儿子立军醉驾被交警抓了个正着。托人找关系问了一大圈,回复都说不乐观,看样子回家过春节是不可能了。眼看着春节一天比一天近,立军进去之后再无半点消息,秀婷的心一点点收紧
小说林 | 丛林里 她说她不可能不说出她的秘密。树林里,幽深中透露着寂静,抬头仰望,笔直高大的树木遮住了绝大部分阳光,虽说是早晨,森林里光线却十分阴暗,只有斑驳稀疏的光线透过树木的枝叶照射进来,显得格外神秘诡异。丛林里弥
小说林 | 担当(外一篇) 夏小蓓给潘景阳发来一条短信:“明天是我毕业离校的日子。今晚务必陪陪我。地点是花溪路的角落咖啡屋,时间是七点半。”夏小蓓是中文系的一名女生,潘景阳是中文系讲古典文学的一名青年教师。夏小蓓对潘景阳感情的萌
小说林 | 陀螺 小时候玩着陀螺,听着外婆在旁边说,一个不断旋转的陀螺貌似靠的是鞭子抽打,其实陀螺也在忍受痛苦,努力转动,表姨妈就是陀螺一般的人物。二十年前一个昏暗的下午。这是一栋落成不久的握手楼。“哇—”突然,孩子啼
小说林 | 母女情深 民工子弟学校门前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他们伸长了脖子向校园里望去。放学的铃声响了,同学们如小鸟儿一样飞出了教室,马慧背着书包一蹦一跳走着,两根小辫子也随着她跳而跳,随着她蹦而蹦,她欢乐地从校园内走了出来
散文馆 | 春柳 春日水岸边,几处绿柳婷婷袅袅,水中柳影唯美摇晃,宛如凝眸的少女,又似裙裾飘飘的仙女。这轻盈的风姿,为大地增添了多少的妩媚啊!—题记一长江以南,在三月期间,雨水非常多。在某一个雨过天晴的午后,我打开窗户
散文馆 | 德润南社 南社村位于渭南市合阳县黑池镇,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中国农耕文明重德的传统在南社接续相承。在村子的中心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阳虎纪念碑,49年前,年仅22岁的村民邹阳虎从供销社下班,途经村里的涝池时
散文馆 | 钢笔的拒绝 儿子放假回家带回一支特别好用的钢笔,他把钢笔连同一瓶暗宝蓝色的墨水都送给了我。我非常喜欢,时不时用来涂鸦,每天做点小笔记,摘抄几句至理名言,练习一下自己的个性签名……暗宝蓝色的字迹在大笔记本上像一个蓝
散文馆 | 悠悠板车情 我老家有一辆破旧的板车,我把它用塑料纸覆盖得严严实实。它孤孤单单地屈居在墙的一角,朝披彩霞,晚戴月辉,黯然地打发无聊的时光。远去了车轮,它已淡出人们的视线,谁还记得它当年的“英姿勃发,峥嵘风流”?在那
散文馆 | 虎年话春风 壬寅虎年春到,浩荡春风又以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携带大洋上的暖湿气流,一股从太平洋经南海越南岭,穿武夷,扑向江汉平原、黄淮大地 翻太行,入山西,掠过九曲黄河,直进蒙古大草原腹地 携雷电云雨,从东海北上,始
散文馆 | 闹元宵(外一篇)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读了这首描写盛唐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的诗,不由得使人想到现今的闹元宵。正月十五闹元宵,是迎新春的延续,是又一波喜庆心情的大释放。
散文馆 | 花 在学校的义卖会上,我和同学买了一束鲜花。两只叫黄金海岸的玫瑰花和一小把奶白色的满天星,还有几株苍绿的尤加利叶前后左右地簇拥在一起,先是穿上制作者精心裁剪好的木浆色包花纸,而后再用褐色小麻绳扎紧腰部,最
散文馆 | 拜谒勤王台 中国历史上,勤王的例子很多。一说到勤王,可能绝大多数人想到的是举兵抗元、被俘后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特别是其《过零丁洋》里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激励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
散文馆 | 又梦槐花香 望着桌上邻居送来的那一朵朵晶莹雪白的槐花,我的思绪不禁又回到那个纯真烂漫的童年时代。槐树相貌平平,在北方到处都有种植。房前屋后,院里院外,田地渠边,总有一棵或几棵,因为它们皱皱巴巴、疙疙瘩瘩、刺刺拉拉
散文馆 | 梅子贡茶,香人间 春天是让人心动的季节,植物蓬勃的生长气息,唤醒人们慵懒了一冬的心。看好友发来竹溪梅子垭茶园风光的图片,更是按捺不住,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春之茶山行。4月27日一早,我拎着行李坐上了去竹溪的车。从十堰启程
散文馆 | 与天地同眠 谁曾见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好几百人睡在一张“大床”的情景?天为蚊帐,地为床,床上睡着全村的人,这样童话般的画面,我小时候每到夏季,每天晚上都在上演。如今回想起来,是那么遥远,那么不可思议。四五十年前
散文馆 | 年味为什么淡了 小时候,农历新年总是全年之中最期待的传统节日。辞旧迎新的每一个瞬间,都仍在脑海中鲜活地生动着。过年前,一家人一起大扫除,洁净家中的每一个角落,一起忙碌的感觉真好 逛迎春花市时看着百花盛开,春风意暖,笑
散文馆 | 又见初春 也许你见过碧波万顷的热带南海,那里椰树林立,一年四季都是你喜爱的夏天 也许你见过波澜壮阔的黄海,那里海天一色,更有你崇拜的巍峨山峦 也许你也曾见过东海的浩渺,也曾见过异域海洋的别样风情,但我今天要说的
散文馆 | 一千个春天为你绽放(外四篇) 春已立,寒将远。风在问花,丝丝是红色的线条,牵扯春天的原野,准备一场浩浩荡荡的花事 雨在问花,一滴滴花苞一样的晶莹,悄悄地在枝头跳舞,浸润早花的心。阳光有些迟钝,郁郁寡欢的心窗一旦打开,原野一片烂漫。
散文馆 | 年味儿与年关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说,现在过年没有年味儿。那么,什么是年味儿呢?我曾写过一首散文诗,题目就叫《年味儿》,是这样写的:年味儿,是贴在窗棂上的大红剪纸,是张贴在大门上的春联,是一首唐诗。年味儿,是小孩子手
散文馆 | 买馕记 到一个地方,总要买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回家,这是习惯。这一般是在即将结束行程的前两天,我会把留意的土特产,逐渐买一些,不至于让路上的行囊过于沉重。但是,这一次行程长,跨越了喀什、麦盖提、伽师、塔什库尔干四
散文馆 | 诗中之“情”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年龄几乎与中国同岁。从上古神话中先民的呓语开始,直到今天的现代诗歌,诗的历史从未间断,诗的基因始终深埋在中国人的血脉中。《毛诗序》解释了何者为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
散文馆 | 深情盛放 不问西东 俞敏洪说过:“那些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明确答案和坚定信念的人,是幸福的。”作为一名教师在前行的路上,不管多么艰难,不管是否有人欣赏,只问盛放,只问初心,只问勇敢,不问西东,才会从心灵深处溢出平和与喜悦。一
散文馆 | 中外爱情文学作品中的悲情美探讨 中外爱情文学作品中具有较多悲剧经典,相较于完美结局,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悲剧更易给读者留下印象,引发读者共鸣,为作品主题的传递做好铺垫。文学作品在讲述主人公爱情故事时,往往会形成悲情美,使读者更易感受到主
散文馆 | 从《春晓》看孟浩然的忧郁与超脱 孟浩然的《春晓》是儿童启蒙必读之诗,该诗诗意简短易懂,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淡雅,悠远的意境中含有一丝淡淡的忧伤。本文试从《春晓》一诗所表现的生命意识入手,联系孟浩然的生平经历,探析孟浩然由此诗表现出
散文馆 | 《简·爱》女主人公形象变迁的深入研究 《简·爱》一书自创作以来,与其有关的评论文章不断涌现,多为中西方学者以现实生活的角度或文艺理论的思想,对该书的思想价值和意义进行挖掘和分析。而大多数评论者对小说中所体现出的女主人公形象变迁挖掘不够深入
散文馆 | 从审美观照视角解读图画书《团圆》 由余丽琼写作、朱成梁画图而创作的图画书《团圆》2009年获得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首奖。作品以“我”(小女孩毛毛)的视角,讲述了江南水乡小镇上一个普通家庭春节团圆的故事。故事中小主人公毛毛终于
散文馆 | 论中国古代诗歌的交际性传统 中国古代诗歌的本质特点是艺术审美,在我国诗歌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诗歌的审美并不是在早期就存在的,且进入到文学鼎盛时期诗歌也表现出了其他方面的特点,其中交际性最为显著。比如,在白居易写给元稹的《与元九书
散文馆 | 宋诗词中的挪用演化现象解读 宋诗词的挪用演化是自宋词发展到成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后人受到前人影响后对宋诗词进行的沿用,或是以前人的诗词语句为参考进行运用,使再创造的诗句具有宋诗词的神韵,甚至在宋诗词的基础上增添了现代
散文馆 | 秦观词之花意象探析 咏花从《诗经》初见端倪,到《楚辞》初步建立了“花”作为人格象征的意象内涵,唐诗宋词上承魏晋风流,将“花”这个意象推向极致。作为北宋本色当行的词手,秦观(字少游)更是喜花,徐培均笺注的《淮海居士长短句笺
散文馆 | 生命的诗学 郑敏不仅是优秀的诗学理论学者,还是出色的诗人,结合郑敏的诗学理论与诗歌作品,我们发现郑敏的诗学理论与诗歌创作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二者并行不悖、交流融合,是互为注解的关系。郑敏在诗学理论中提出了现代汉语
散文馆 | 浅析《左传》的叙事艺术与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内容。其不仅是一部史学著作,还是具有极高文学研究价值的作品。春秋时期,充斥着大量的人文主义思潮,推动着文化和思想的觉醒
散文馆 | 浅析济慈名诗《秋颂》的美学特色 19世纪英国最有才学、最为杰出聪颖的诗人当属约翰·济慈。济慈将自己一生的心血都献给了诗歌,其对诗歌艺术的不断探索和追求一度掀起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浪潮。济慈的一生十分悲惨凄苦,但他一直致力于追求美、爱美、
散文馆 | 《老子》第九章“功遂身退”句考异 《老子》作为我国文化经典,在数千年中,衍生出了很多成语,如出自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的“和光同尘”,出自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的“大器晚成”,以及出自第六十四章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
散文馆 | 论王尧《民谣》的回忆性叙事 王尧的《民谣》(《收获》2020年第6期)承接了回忆性叙事尤其是乡土回忆的传统。一方面,在城市化的大潮中,都市文学日益成为当下文学的“主流”,传统乡土文学在渐显式微的情形下,《民谣》则重返文坛,以回忆
散文馆 | “过去”与“现在”的碰撞 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说《重返巴比伦》首次发表于1931年,后被收录于菲氏短篇小说集《清晨起床号》中。作为菲氏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批评界的广泛关注,而国内学者对其艺术魅力也大加赞
散文馆 | 解析艾丽丝·门罗作品《播弄》的表现手法 艾丽丝·门罗是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她擅长书写平凡女子的日常生活,但是她笔下的女性与传统遵守男性社会规约的柔弱女性不同。这些不同背景的普通女性多自立自强,不屈服于传统社会的约束,总想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改
散文馆 | 从《务虚笔记》简析史铁生生命哲学的意象表现 史铁生的创作是从对社会历史的热切关注中开始,由于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他的小说和随笔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自叹与哀怜,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的存在感、信念感等形而上现象的关注。史铁生对生命哲学思考之深令人叹为
散文馆 | 苏轼古诗词创作回望 宋词在中国词作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而苏轼又是众多词作者中的主要代表人物。谈到苏轼的词作,很多人注意其豪放词风,然而其缠绵深婉词也不乏佳作绝唱,苏轼的悼亡词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以下简称《江
散文馆 | 《红楼梦》晴雯的形象及现实意义 《红楼梦》主要是向世人讲述了几大家族在封建社会中的兴衰史,以及不同人物的人生境遇。曹雪芹所描写的一些“小人物”十分具有特点,人物性格非常饱满,如袭人、晴雯、平儿等,她们的出场展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与统治
散文馆 | 现实与浪漫完美结合的奇葩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极高文学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曹雪芹运用现实主义笔触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貌,同时他又用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来渲染全篇,烘托出奇异虚幻的氛围,可谓是现实与浪漫双管
散文馆 | 《那条叫清江的河》中的“清江河”意象解读 恩施本土作家徐晓华在《那条叫清江的河》中构建了一个既封闭又充满神奇魅力的鄂西小乡村,在这部作品中,“清江河”是其反复出现的一个重要意象。从“清江河”这一中心意象出发,阐释了徐晓华是如何以“清江河”意象
散文馆 |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文学语言色彩 朱自清先生作为散文大家为我们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文学作品,其散文创作成功之处不仅在于文学语言色彩的合理应用,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而热烈的思想情感。当我们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世界时,身临其境地沉
散文馆 | 浅析余光中诗歌的文化内涵 余光中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诗文作家,其作品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透露着浓郁的东方气质,这便是以寻根念祖为核心的“乡愁”,以民族自尊为情感基调的入世精神,以理想至上为取向的人格追求,以逍遥浪漫为宗旨的人生
散文馆 | 意识流理论发展历程概述 “意识流”一词在创造之初属于心理学范畴,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关于意识流的论述大大早于同时期的文学实践。1884年,他在《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中最早提到了“意识流”一词。1890年,他在
散文馆 | 论《沁园春·长沙》的语言风格特点 “语言风格”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高名凯《语言风格学的内容和任务》(1959)中,也是他首次给语言风格下定义,语言风格指的是:“在社交场合中,基于某种特殊的社交目的所开展的相关交际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运用特
散文馆 | 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批评标准研究 文学批评,即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分析及评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者对文学的理解以及在文学创作上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读者对文学的鉴赏力。因此,适当的文学批评可以对文学作品作出正确的引导,提升社会大
散文馆 | 论贺钦诗作中的隐逸情结 贺钦(1437-1510),字克恭,号医闾山人,世称医闾先生,辽东广宁后屯卫义州(即今辽宁省义县)人,明代理学家。永乐年间,其父贺孟员从军戍守辽东,遂定居义州。贺钦自幼聪颖勤奋,刻苦读书,二十岁时,参
散文馆 | 《杂诗》修辞与意象的过渡性探讨:就《诗经》和魏晋诗歌而论 《杂诗》在《玉台新咏》中被徐陵列入枚乘名下,其诗五言九首,起兴、借景等创作手法丰富多样,形式合为内容服务,内容言物而有情,言情而系物,充分实现写而为言,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九首除《兰若生春阳》外皆列于
散文馆 | “女难”心理体验与沈从文小说的情爱书写 沈从文的初恋被学界认定为是影响其创作的“重要”事件,刘洪涛曾提到“沈从文在湘西曾钟情于一个马姓女子,结果被她的弟弟骗走一笔巨款”。王爱文将翠翠和傩送的故事与沈从文和马泽惠的关系进行互文比较,“探究《边
散文馆 | 浅谈柳永风雅词作中的深刻内涵及后世影响 众所周知,柳永是宋代词作的代表人物,但柳永的创作不只是表面的风雅,其内涵是更加深刻。本文从柳永的词作出发,探索其在仕宦动力及文化角色方面的深刻内涵,并分析柳永词作对后世的贡献及影响。作为饱受争议的作家
散文馆 | 探究李煜词作中的悲与愁及形成原因 世人对南唐后主李煜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有人称其是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有人称其为眼界始大的词中之帝。其天赋异禀,作品沁人心脾,其逶迤坎坷的结局令人叹息。《图画见闻志》记载:“李后主才高识博,雅尚图书,蓄
散文馆 | 《洛神赋》的物叙事解读 《洛神赋》是诗情画意下的语言艺术。以《洛神赋》为出发点的研究,有对其作者、出处进行考证的,有对文本补充、勘误的,有从文学、语言学角度进行鉴赏的,也有以《洛神赋》为母题的其他艺术形式产生的美学思考,还有
散文馆 | 才敏志自高,末世运偏消 她,独得曹公偏爱,既是杏花又是玫瑰,还在十二钗排序中越过二姐姐,仅次于钗黛和元春 她,虽为闺阁女儿,却有须眉英气,表现出“心却比,男儿烈”的胸怀抱负和“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冷静审视 她空怀补天之才,却逢
散文馆 | 张爱玲笔下的色彩书写研究 张爱玲可谓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女作家,她笔下华美的衣饰、精致的吃食、光怪陆离的城市景象历来为人所称道,成了20世纪40年代的一朵文学奇葩。然而,上述种种都离不开张爱玲对色彩的认真观察与精心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