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学家2022年第24期

青年文学家

青年文学家2022年第24期

旬刊 文学小说

简介

文学刊物。旨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主要篇幅发表小说,以一定篇幅发表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诗歌、散文佳作,适时编发小说专号、诗歌专号和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适于青年阅读的通俗文学专号。

目录

卷首语 | 永恒的故事

大自然给了我一支笔让我写一个永恒的故事你或许不知道我的过去当然&nbsp 你也不可能知晓我的来世其实我也只在梦中听过只言片语—那些虚幻到爆炸的真实在东方的东方蓝色的太阳像火焰一样燃烧巨浪咆哮着冲向灰暗

诗歌苑 | 绿皮火车

悠悠地&nbsp 悠悠地它来了没有闪烁着银光的子弹头只有一身朴素的铁皮灰拖着长长的望不到边的绿皮车厢一声长鸣的汽笛刺破苍穹它拖着沉重的身躯载着旅人的期待背上游子的思念融入了祖国山河的血脉中它的身体里住

诗歌苑 | 有的爱情

有的爱情莫管最初何等狂热天荒地老海誓山盟只可到生命的最后方能盖棺定论有的爱情还没开始就结束旁人未见已然消亡偶然游走梦间那就是爱情的样子有的爱情是白云飞蝶山涧风是拨动弦后的旋律是雨后怒放的花香谁认出爱情

诗歌苑 | 燕归来(外二首)

春天忙于播种把绿意洒满北方空中捕捉害虫以蚊&nbsp 蝇等昆虫为食在树洞或沙岸上钻穴把泥黏在楼道&nbsp 房顶&nbsp 屋檐不择城乡秋收满仓当寒潮到来南迁去娘家越冬南北往返旧巢依旧完好就像诗人心中

诗歌苑 | 春

寒风衔走最后一片枯叶与燕子撞个满怀枝头的残雪&nbsp 跌进橘猫的绒背狗儿惊起&nbsp 踩塌了土穴蛰虫洗了把脸&nbsp 振翅低鸣春&nbsp 刚刚美梦初醒山谷的风&nbsp 水中的云溪边的露&nb

诗歌苑 | 一个人的芒种(外三首)

芒种时节&nbsp 我伫立窗台凝望汹涌的洪水不时拍打溪岸的石头轰隆轰隆的声响惊扰夜空巡视耳畔间的鼾眠&nbsp 手机屏幕跳出的字眼无暇闭上眼睛&nbsp 将往事推一推山崩地裂的情景在脑海浮现我庆幸&n

诗歌苑 | 思忆(外三首)

记忆如风吹干我无边的落寞侵蚀那篇凄美的神话也带走了夏末的一丝暖阳可亲的冷静&nbsp 不变的忧伤如同月光轻轻地将我湮没一段沉甸的逝去搁下一片清雅的星空没有理由的相信似我离心的梦想坚贞的期许亦是我兰花般

诗歌苑 | 远方的你

你走出大山披着一身晨雾带着大山的灵气走进晨曦的梦里冉冉升起的旭日是你新的希望当满身晨雾在阳光下渐渐散去你看清了要走的路拿起彩笔扯下一片云彩为自己画了一片五彩斑斓的天空那是五月的芳菲走进去&nbsp 不

诗歌苑 | 思念成雪(外二首)

北方的我&nbsp 在南方生根远离故土&nbsp 离开父母的庇佑我就像一只随风飘零的蒲公英从九月一直纷飞到芒种而我的母亲就这样痴痴地将根驻扎在泥土中用生命去守望同一片天空中的闪烁繁星一轮新月变圆满一轮

诗歌苑 | 捕风(组诗)

不要为生活找借口不要为生活找借口当太阳均等地莅临床头拥抱着光明谁还在梦里嗟叹这世界我一无所有不要为成长寻烦恼看吧&nbsp 幼儿搭建梦想的高楼与积木一起起立&nbsp 跌倒看吧&nbsp 樵夫紧握凹凸

诗歌苑 | 七夕有感

夕阳&nbsp 嘤嘤下坠带着哭泣拖着血色的尾巴打动着每个人的心夜色在夜风的托举下游走掀开月光的帘子一缕缕明媚被月光编织今夜蝈蝈们奉天的旨意一段又一段念着劝世的箴文青蛙们唱着骚动的歌而猴子们正在拼了命打

小说林 | 母亲的牛肉面

自从小区附近开了一家美食城,老秦就成了这里的常客。说是美食城,实际上是露天的夜市,是市民纳凉、消暑及闲聊消遣的地方。老秦到这里来,都不是为了这些,他就是想吃一碗自己喜欢的牛肉面。老秦是退伍军人,在一次

小说林 | 白丁

收藏爱好者杨灏庸以低于市场价一万元的价格获得一幅三尺国画《清泉石上流》,画作落款是当代画家马盛达。为表感激之情,杨灏庸特备丰盛家宴款待马盛达。马盛达如约而至,环顾偌大的客厅,以及那古色古香的装饰,不禁

小说林 | 却有重逢处

很多天以后,她还沉浸在与他别后重逢的欣悦中。一个月零五天的分别,汇聚成化不开的想念,她终于将自己的心放飞,他也终于不再逃避,敢直面现实,直面她。以前总以为,人生最美好的是相遇,经历过后才明白,其实更难

小说林 | 橙皮岛

夜晚,水天一色的墨蓝被一束长而散的光粒群破开,很远的陆地上大概有座灯塔,或者说因为有灯塔故能推出陆地的存在。徐闯卧在一叶舟里于海面上漂泊。说实在的,他只觉得脑袋空空—任谁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孤身在海上大概

小说林 | 少年大梁

一清晨起床,大梁便趴在了电脑桌上,打开电脑后,一直玩游戏。“大梁,大梁!你快到村北头儿咱家晒场里照看着咱家晒的麦子,我要去帮你丰江大娘割麦子!”母亲一边向屋里急匆匆地走着一边喊。屋子里静悄悄的,没有半

小说林 | 不老

一小和尚在扫阶前雪。前些天冒了暖融融的太阳,愈发轻薄的积雪逐渐盖不住小山头了。师傅今晨煮茶时说:“这个冬天就要结束了。”小和尚摸摸发痒的鼻头,感觉自己的指尖也冰冰凉凉。空荡的天地间,除了偶尔掠过的翅膀

小说林 | 满院桂花香

桂香是家中老幺,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据桂香的母亲说,其实当初并没有想到会要这个女儿,因为家里已经有很多孩子了,只不过怀上了,就不想打掉而已。生桂香的时候,母亲正在厨房里做事,肚子突然就疼起来,桂

小说林 | 佳人之约

四尔秋是下午2点15分来到咖啡馆的,虽然此时秋雨连绵,但因为是校庆,顾客数量并不少,今天来这里消费的几乎都是来聊天儿的校友。偌大的咖啡馆只剩下两个空位置,还是他进来前刚空出的。尔秋拿起那本《鱼目集》,

散文馆 | 炒米饼

记忆中的老家,炒米饼是过年最不能缺少的年味。腊月里,天气一直灰蒙蒙的,像一块老旧的抹布。有几天,天气突然放晴,大片大片的阳光洒落在院子里。父亲趁着有日头,从屋外岭岗的稻草垛里翻出几捆没被风雨侵蚀过的稻

散文馆 | 南疆春来早

新疆之大,山川地貌之丰饶,成就了新疆独具魅力的自然之美。南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坐卧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晴空万里,远处的慕士塔格峰白雪密覆,证明了低海拔的山峰亦有略施白霜之景,

散文馆 | 父亲赶车

父亲是方圆百里出了名的车把式,用行家的话说,鞭子头硬。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马车是农村主要的交通工具,通常为四套车,驾辕的辕骡(马),前面三头牲口,中间为串套,两边为边套。一次,全公社马车集中搞运输,快

散文馆 | 听听那夏雨

白鸟翻空平漠远,农家浑语映秧田。院前桃李无人顾,一任蔷薇听雨眠。—邹謇雷电闪过,一阵狂风裹挟着叶片、枯枝、尘埃不由分说地刮过来,千万点雨如瓢泼一般同时袭来,似要涤荡这人世间。突来的一场雨,无形中浅淡了

散文馆 | 母亲的手

母亲病了,我轻轻地把她露在外面的手臂放入被窝儿里。这是一双粗糙、皱巴巴的手,就像干枯的树皮,上面布满了一道道青筋。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当年的那双手是洁白的、柔软的,纤纤十指,曾经飞针走线地绣出栩栩如生的

散文馆 | 爬山虎的涅槃

一株爬山虎,它的藤蔓能将围栏包裹起来,能够遮蔽烈日。它带来了阴凉,减弱了强光,人们路过的时候清晰地觉察到了爬山虎的馈赠。不仅仅是人,麻雀、灰雀、喜鹊……好多鸟雀都蒙受着它的利好,也乘着这凉爽躲避酷热。

散文馆 | 心灵的宁静(外一篇)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净土,那是一个脆弱且柔软的地方。我们暴露于阳光下的往往是坚强的外表,然而生活似品味着苦涩的咖啡,抑或遭遇无法排解的内心压力,抑或喜极而泣。如何守护每一个脆弱的心灵?我想,需要无比坚

散文馆 | 一个中秋,两个月饼

又到中秋节了,看着各式各样花纹精美的月饼,我却难以下咽,小时候过中秋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时候,家里孩子多,生活特别困难,整天盼着过中秋,因为可以吃到又香又甜的脆皮月饼。盼望着,盼望着,中秋来了,又香又

散文馆 | 行走在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上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耳畔传来车上播放的雄壮高亢的乐曲《我和我的祖国》,我们驶着小车在去

散文馆 |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年轻时很漂亮,也很聪慧,周邻四舍的人都很喜欢她。母亲头脑灵活,地里活儿、家里活儿她都干得得心应手,是大家公认的一把好手。我刚记事,母亲会砌砖墙,会垒锅台,会编织床席,会做衣服,会接生……给我们

散文馆 | 一兜馒头

一兜子装十几个馒头,在现在你也许感觉无所谓,很平常。但这一兜馒头却让我终生难忘,并常常对孩子们讲起……我是1965年10月4日生,妻子是1966年生,看似相差一年,其实只小我几个月。我们是1985年春

散文馆 | 我们村开来了拖拉机

此事已经过去将近七十年了,可回想起来,我还是心潮澎湃、激动万分。那是1952年的秋天,我们村迎来了一桩轰动四里八乡的大喜事,一台拖拉机“咚咚咚”地开进了我们村的大庙里。我们村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拖拉机进村

散文馆 | 辛店大槐树

在辛店村,一提到村中心的那棵大古槐,村民都说这棵槐树与洪洞大槐树同出一源。问其究竟,村民都会朝南庙方向一指说:“不信,去问尚登喜老先生。”深秋的一天,我上门拜访了德高望重、才华横溢的尚老先生。虽与尚老

散文馆 | 蓦然回首,那人已不在灯火阑珊处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先生诉说的那份美好,在今天,被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追寻,不求爱情多么轰轰烈烈,也不向往什么感天动地,千古佳缘,平平淡淡,相扶到老,平凡地度过

散文馆 | 枣花

我小时候就喜欢吃枣子,但从没有在意过它的成长过程。我常因为吃枣子被毛虫叮咬得满身是包,一时对它很是畏惧,但还是忘不了要攀枝摘果品尝它的美味,同时也炫耀自己攀枝的“本事”。长大后,我常在梦中回忆童年,攀

散文馆 | 逻辑种种

这世上有多少种逻辑呢?首要的当然是逻辑学意义上的逻辑。亚里士多德的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无人不晓。这种逻辑在一些哲学家那里甚至成了宇宙的终极本质,如同我们难以脱离重量去想象物体一样,我们恐怕也很难脱离

散文馆 | 给我一天时间

“别走得太远了,我怕找不到你。”年迈的奶奶对着孙子说。“给我一天,我会乖乖待在奶奶身边不乱跑的。”孩子对上帝说。血泊旁的奶奶泪如雨下。他走的时候好像带走了家人的魂,一同赴了黄泉。多给你一天,你能守住这

散文馆 | 拿什么爱你们,我的儿女

爱是博大的,可以包容一切,甚至缺点,尤其是母爱,有时到了溺爱的地步,这般没有限度、毫无节制的爱,对孩子究竟是好是坏、有利还是有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正反两面的例子数不胜数,普天之下的父母无不深爱着自己

散文馆 | 那一方菜园

汉川市刘家隔镇有个马家村,是我永远留恋的故乡。我的年幼时光在这里度过。我家的老房附近有一方菜园,这方菜园不断呈现的翠绿满畈、瓜果浑圆、豆类块茎……随着年轮滋养了我的成长,我对这方菜园甚是忆念,还有这片

散文馆 | 遇见两座山

我时常到两座山的山脚下游玩。一座山位于住宅区的旁边。山的北面是一条河,河道被工人维修得整整齐齐。每当汛期过后,河道总是被彻底地整修一遍。河的两岸有形态各异的石头,河的北面是一座座高楼。傍晚,劳作一天的

散文馆 | 枯灯黄卷倚案牍,俯首甘为孺子牛

大学,于学生而言,是人生的转折点,或是学富五车以至功成名就,或是随波逐流从而变得世俗,抑或是忙忙碌碌,终也无所事事 于我而言,是人生的起点,亦是穷尽一生而不改的初心。先是面对青涩的面孔苦口婆心,再是迎

散文馆 | 充满野趣的大泼水

小时候就听说过泼水节,说那是云南傣族人的重要节日,就像汉族人过大年一样。后来,我就一直希望能去云南傣族人居住的地方,亲自参加一回泼水节,感受一下泼水的激情和浑身湿淋淋的滋味。这次终于有了机会,我和同事

散文馆 | 做个有故事的妈妈

阿芬是我的同学,今年她的二女儿郭晓盈以664的高分取得福建省高考历史方向第十名,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我们第一时间发微信好友群相告,大家纷纷点赞,争相恭贺。此好成绩系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阿芬虽自身学

散文馆 | 远去的手写书信

多年不曾提笔写信,也早已忘却写第一封信的具体时间,忘记收信人姓甚名谁,只依稀记得,那是一个炎炎夏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依靠纸张传递信息,于是,信件便成了联系千家万户的主要通讯方式,又由于交通工具

文学评论 | 逍遥是一场梦

班宇曾说过:“写小说对自己而言,就像是捕捉神秘巨翅的倒影,很多故事的驱动力,往往来自某个很短暂模糊的时刻,而它并不总会在文中出现,甚至也不是主旨,仅仅只是一道即逝的光、喷出的泉水,或者荡开的地火,需要

文学评论 |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的叙事艺术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以独特的“心理真实论”颠覆了传统叙事线性的叙事时间,让人的主观意识与感官经验成为织构文本的主导因素。作者伍尔夫对叙事时间形式的创新及对象征技法的应用为读者提供了新的审美范式

文学评论 | 简·奥斯汀作品中的女性爱情观分析

19世纪的英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是一个顶峰时期,尤其是以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为代表的女性小说家,她们的作品新颖独特。简·奥斯汀的作品中,她用敏锐的洞察力和真实的文笔,描写了处于保守闭塞状态下的英国

文学评论 | 《小王子》的象征意义与现实意义解读

《小王子》是法国文学家圣埃克絮佩里在1942年的时候所创造的短篇小说,它属于儿童文学。作者立足于个人经历与社会现象相结合,借助于飞行员的角度来对小王子的故事进行叙述。小王子从自己的星球出发,来到了地球

文学评论 | 唐宋诗词中的梧桐意象探微

意象是客观的外在物象经作者心灵的酝酿、发酵之后所产生的表情达意之重要文学构件,是“诗歌艺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陈植锷《诗歌意象论—微观诗史初探》)。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与散文相比,诗、词两种

文学评论 | 中唐诗人吕温咏怀诗研究

中唐诗人吕温的咏怀诗较为全面地实践了他所秉承的诗学观念,整体上代表吕温诗歌的创作风貌。其所呈现出的劲重苍厚的诗歌风格,在贞元“尚荡”的主流诗风中别具一格,同时其诗歌创作的具体实践也对元和时期的新乐府运

文学评论 | 新世纪王安忆的创作风格转变

王安忆作为活跃在当代文坛的知名女性作家,其小说一贯以女性作为主人公,从女性的视角切入文本,以独特的细腻的感受描绘出女性特有的精神世界。她创作的故事多以上海都市及江浙一带为背景,比如“雯雯”系列,《上种

文学评论 | 谛听生命之音

长篇小说的写作是一项浩大又精密的工程。《有生》浩浩五十六万字,若没有作者对小说叙事技巧的精妙把握与运用,我们很难想象作品最终会是以一种什么样的面貌呈现出来。叙事视角的变换、叙述者的选择都是在作者深思熟

文学评论 | 浅析先秦文学中的隐士思想

在先秦时期的文学中,存在着一大批隐士的传说与故事,有拒绝接受尧帝让位的许由,有甘愿像乌龟一样曳尾于泥中的庄周,还有宁可被烧死也不愿出山为官的介子推等,他们都是隐逸之士,践行隐逸之风,带着一身隐士所具有

文学评论 | 词中登高望远的阑干意象与忧愁情绪的演变

“阑干”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意象,最初是作为客观事物出现在文学作品中,随着社会的变迁与文学的进步,特别是经过了唐宋文人层层的感情浸染,已经超出了其本身的客观含义,被士人赋予了丰富的主观色彩,经过不

文学评论 | 浅析《故都的秋》之美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名篇,多年来一直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作为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文本,文中有许多“美点”值得挖掘。笔者从文章结构、作者情趣、画面描写等角度寻美,细品经典。面对秋天,历代文人墨客都格外

文学评论 | 吴藻词接受研究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女性文学一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晚明以来,这群被封建社会自动隔离于政治、经济环境之外的特殊创作群体,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进入文人交流圈内。文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女性创

文学评论 | 身体视域与百年儿童文学发展史的建构

韩雄飞是黑龙江人,有着东北人性格中特有的豪爽的一面,为人行事干脆利落、坚定果敢。和她熟悉相知之后,方才渐渐发现,她是一个内心无比柔软的人。她的灵魂深处,一直回旋和激荡着一种简单纯粹的生命情愫,这种本真

文学评论 | 萧红与白朗创作之比较

萧红与白朗同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有代表性的东北女作家,二人的创作都向我们呈现了时代冲击下矛盾的女性世界,但二人的创作在“同”中表现出来更多的差异性。本文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尝试分析二人创作中的相同与不

文学评论 | 丰子恺散文中的“赤子之心”

丰子恺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除文学之外,他在翻译、美术、书法等领域也有不俗的成绩,被日本作家吉川幸次郎评价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创作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去世,丰子恺共发表

文学评论 |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形象

老舍先生是中国现代作家当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他出生在北京,与风云际会中的北京深度交集。这也使得老舍先生对北京的生活,尤为是对北京底层人民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了解和广泛的同情。他也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系列经典

文学评论 | 诗歌的声音与情感表达的关系研究

在艺术上,唐诗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境界。唐诗 风格多样,不同时期的风格声音模式不同,而同一 时期的诗人利用声音表达意义和情感的方式既有共 同点又有不同点。本文以杜甫和李白的诗歌为例探 讨诗歌的声音模式与情

文学评论 | 闾山诗迹

流人,一般是指因获罪被朝廷流放之人。清代的流人多是因为政治原因,流放地一般是东北。这些流人很多具有较高文化水平,朝廷把他们流放到关东偏远苦寒之地以示惩罚,并以此来震慑其他知识分子。清代流放犯人到东北,

文学评论 | 浅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型类的混杂”

一、“型类的混杂”是文学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新文化运动早期,梁实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浪漫主义的影响,他曾写过《拜伦与浪漫主义》一文,极力宣扬浪漫主义,而在美国哈佛大学师从白璧德后,他的思想发生巨大转变。按

文学评论 | 从《再别康桥》观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离别之情是人类众多情感中一种真切普遍的情愫,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之一。作为一首现代离别诗,《再别康桥》开篇“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人就借用轻松的语言来

文学评论 | 论刘勰与贺拉斯的文学新变观

历史长河里,文学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一直随着社会的运动发展而不断创新变化,东西方的文学理论家们显然都关注到了这一现象。作为古代文论的集大成之作,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文学的通与变有系统

文学评论 | 女性文学个人化写作探究

女性文学个人化写作的出现源自于女性作家的个体解放与独立意识的不断强化。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女性文学就早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格局,它以崭新的面貌亮相于世,甚至达到了一种“众神狂欢”的地步,这充分说明了

文学评论 |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母亲的缺席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无数的经典戏剧作品,塑造了许多具有复杂性格和丰富人物内涵的女性形象。在其悲剧作品中,莎士比亚主要围绕男性或者父亲角色进行叙事,剧中的母亲角色寥寥无几。母亲的缺席是莎士比亚根据当时的社

文学评论 | 贬谪视域下赵文哲西南山水诗研究

清代乾隆时期诗人赵文哲因贬谪,至西南从军,得江山之助,以沉郁之笔书写西南山川特点与自己行走其间的特殊感受,用白描、夸张、比拟等多样的艺术手法,穷形尽相描绘西南的险山峻水。但“青山虽好不留君”(姚鼐《与

文学评论 | 问世间情为何物

在中国诗学与道德伦理之中,情理背后所映照的与诗人自身的伦理道德情感一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道:“境非独谓景物也。”即人都有喜怒哀乐,这也是人心中的一个境界。因为有喜怒哀乐,人才能在诗词中以真景物

文学评论 | 曹丕、陆机、刘勰文论之比较研究

曹丕的《典论》、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这三部杰出的文艺理论作品从不同的维度对文学创作进行了阐释,向我们呈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论思想的发展过程,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

文学评论 | 明清时期两首山水诗中的反衬和兴发

明代诗人赵以相的五律《早秋偶兴》和明末清初儒僧大错和尚的六绝《山斋晚坐》,都用了反衬的辞格。所谓“反衬”,即用事物的相对关系,采用和本体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从反面衬托本体或主体事物,如王夫之在《姜斋诗话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