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不是矫情
作者: 程玲飞 张立刚
妇女在怀孕和生产期间,伴随生理、心理及环境的一系列变化,产后精神卫生问题较为常见,其中就包括产后抑郁障碍。产后抑郁障碍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性精神障碍,目前认为怀孕分娩引起的巨大生理改变及心理应激效应是该病的主要原因。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产后抑郁障碍可能在产后12周内发病,一般3~6个月内自行恢复,但如果症状严重,病程可延长至产后1~2年,甚至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抑郁症。产后抑郁障碍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人际交往、社会功能状态、母婴关系等,同时影响婴幼儿的情绪、认知、行为的正常发育,也会给伴侣带来不良影响。
临床表现有三大方面
产后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核心症状、心理症状群和躯体症状群三方面。
◆核心症状
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以及乐趣丧失,患者感觉心情压抑、悲伤,高兴不起来,时常唉声叹气,无缘无故地哭泣,对婴儿、家人和朋友冷淡;患者常无法从日常生活及活动中获得乐趣,体验不到照看婴儿的快乐,对婴儿的关注较少,缺乏与婴儿的互动,甚至把养育婴儿当作一种负担;会有无力感,觉得四肢沉重,活动困难,提不起精神,不能完成喂奶、换尿片等育婴工作。
◆心理症状群
表现为患者没来由地感到恐慌、烦躁、坐立不安,莫名地担心自己、婴儿及家人的健康及安全;易怒,对小小的挫折容易表现出不恰当的反应,在照顾小孩的过程中,经常因为琐碎小事与家人出现分歧;难以集中注意力,自我评价下降,自我感觉一切都不如别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包袱,为过去微不足道的错误感到自责,对自己的将来感到绝望,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母亲的角色;严重时感到生活中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产生自伤、自杀观念或行为,甚至出现“扩大性自杀”,即在杀死别人后再自杀,所杀的对象往往是关系最密切的亲人。
◆躯体症状群
表现为患者入睡困难、易醒、睡眠感差,其中以入睡困难、易醒最为多见;食欲下降、进食少导致奶水少;无精打采、疲乏无力、懒惰、不愿见人、回避社交;周身不适、胃肠道功能紊乱、心慌、气短、躯体疼痛、尿频、尿急等。
患者的情绪状况常有“晨重夜轻”的特点,即清晨较重,在下午和晚间则有所减轻。而患者的躯体症状常常被认为是“月子没坐好,得了月子病”,为此反复到综合医院就诊。
照顾宝宝力不从心
产后抑郁障碍与普通抑郁症在表现上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产后抑郁障碍的患者焦虑情绪更明显,常常会有初为人母的不安,不知道如何承担母亲的责任,不知道怎样才能照顾好宝宝,对于宝宝的照护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
其次,产后抑郁障碍的患者内疚感或无价值感更常见。内疚感常常表现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会认为自己很无能,甚至觉得自己不配做母亲。同时,患者会感到生活没有丝毫的乐趣,对于以前的兴趣爱好也都无暇顾及。很多患者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事丢三落四、犹豫不决,部分患者还会有伤害婴儿的想法及惩罚婴儿的行为。严重者会认为自己是坏母亲,为了不拖累孩子,决定一死了之。
积极防治产后抑郁
产妇要积极参与产前学习,做好准备迎接宝宝的来临。产后夫妻间要互相感知、体谅对方的付出和辛苦,理解对方的不足,倾听对方的感受,不要只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另外,产妇可以采用科学合理的宣泄方式,比如选择适当的产后修复运动、听音乐,与朋友交流等。当然,社会支持也非常重要。家人的照顾,情感的支持体系,对预防产后抑郁障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当前,治疗产后抑郁障碍的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综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一治疗。
原则上,轻度抑郁发作可以首选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中度以上的抑郁发作应综合选用药物、心理和物理治疗。
为避免婴儿通过母乳摄入药物影响生长发育,原则上应尽量避免产妇在哺乳期服用精神药物,若必须用药,则要在精神科医生充分评估获益及风险后使用。评估内容包括产妇的病情及对治疗的反应,治疗的获益,未治疗的风险,哺乳的获益,不哺乳的风险,药物治疗对婴儿已知的和未知的风险,产妇的愿望等。
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包括氟西汀、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氮平、安非他酮、阿戈美拉汀等。此外,雌激素已被证实对产后抑郁治疗有效。
心理治疗方面目前主要采取的是人际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静观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婚姻家庭治疗等。物理治疗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音乐治疗、光照治疗等,病情严重者可以选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产妇服药期间,建议终止母乳喂养,改用人工喂养。放弃继续哺乳的患者,应积极避免乳腺炎症的发生。
小测试
产妇朋友们,在最近过去的两周里,您是否发现自己与平常不一样:
1.经常感到不开心、委屈、沮丧或悲观绝望。
2.思考能力、言语行为速度变慢或表现出明显的烦躁、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等情况。
3.经常感觉疲倦、没有活力或懒散、积极性下降。
4.经常感觉做事时提不起劲或对什么都没有兴趣。
5.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如不能专注于阅读或看电视。
6.经常觉得自己很糟糕、很失败,或感觉让家人失望。
7.经常有“不如死掉”的念头或伤害自己的想法。
8.食欲下降、吃得太少或食欲增加、吃得太多。
9.经常出现入睡困难、睡不安稳、比平时早醒或睡眠过多。
10.特别后悔要孩子或有用力地摇晃、拍打等伤害孩子的行为。
以上回答如果有超过4个“是”,则有可能患有产后抑郁障碍,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