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封面速览
《当代生物学》2022.8
苦思冥想为何使人疲惫
法国巴黎大脑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在持续数小时的高强度脑力劳动后,谷氨酸会聚集在大脑的前额皮层,此时人们会感到疲劳,进而大脑停止工作。大脑内谷氨酸含量过高会损伤脑细胞,因此,出现疲劳感的真正目的是保护大脑,使其功能免受破坏。研究人员表示,当感到疲劳时,最好去睡觉,睡眠期间突触中的谷氨酸会减少。

《神经病学》2022.8
这些休闲活动可预防痴呆症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参加日常休闲活动,可降低痴呆风险。具体而言,参加益智活动(如阅读、写作、玩游戏、制作工艺品等)的人患全因性痴呆的风险降低23%,参加体育活动(如跑步、游泳、跳舞等)的人患全因性痴呆的风险降低17%,参加社交活动(如参加社交俱乐部、参加志愿服务、探亲访友等)的人患全因性痴呆的风险降低7%。

《自然》2022.8
低温有助抑制癌细胞生长
棕色脂肪是一种在寒冷条件下负责产热的脂肪。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较低的温度会激活棕色脂肪,而棕色脂肪会消耗肿瘤生长所需的葡萄糖。该研究比较了患癌小鼠暴露于寒冷与温暖的生活条件下,肿瘤的生长速度和生存率。结果显示,与生活在30℃的房间中的小鼠相比,在4℃的房间中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明显较慢,寿命长了两倍。

《斯堪的纳维亚运动医学与科学杂志》2022.8
锻炼的关键在频率
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经常进行少量运动比一次性大量运动效果更好。研究人员让参与者进行手臂阻力训练,结果显示,与每周仅在1 天内训练30 次的参与者相比,每周训练5 天、每天6次的参与者,肌肉力量增加超过10%。研究人员表示,肌肉虽然需要通过休息来提升力量和质量,但它似乎喜欢更频繁的刺激。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2022.8
孤独让心脑“很受伤”
美国心脏协会回顾了截至2021年7月发表的社会孤立相关研究,以研究社会联结与心血管和大脑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团队发现,社会孤立和孤独感是影响心血管和大脑健康常见但未被充分认识的决定性因素,缺乏社会联结与各种原因导致的过早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具体而言,缺乏社会联结、孤独的人,心脏病发作和因心脏病而死亡的风险增加了29%,中风和因中风而死亡的风险增加了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