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焦虑医生这样帮你
作者: 陈云春焦虑是一种情绪,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当我们对某种即将发生的事情怀有负面期待或恐惧,担心有不好的事情有可能发生,从而回避、控制和对抗时,焦虑就产生了。比方说:最后期限可能要到了,但是你的工作还没有完成;或者马上要考试了,但是你还没有准备好;又或者面对超额的信用卡账单,你担心自己可能还不上……这些情况可能会让你感受到焦虑。
当焦虑症状严重或持续,对日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进而形成焦虑症时,就需要进行治疗了。
焦虑症有急有缓
焦虑症的发生主要与人的个性和环境有关,焦虑症包括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
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惊恐样发作,有濒死的感觉。患者心脏剧烈跳动、胸口憋闷,喉头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难,有时会诱发四肢麻木、口周发麻、面色苍白、腹部坠胀等。症状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恐惧,出现精神崩溃。一般急性焦虑发作可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当发作后或适当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
慢性焦虑:典型表现为五大症状,心慌、疲惫、神经质、气急和胸痛。此外,患者还会紧张、晕厥、嗳气、恶心、腹胀、便秘、阳痿、尿频等。
药物治疗 简单快捷
药物治疗是较为简单快捷的方法,但很多人不愿接受药物治疗,认为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自我调节好。但焦虑症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而是伴随大脑病变、神经递质分泌失调而出现的疾病。如果患者已经非常难受,就不要拒绝药物和专业精神科医生的帮助。中重度焦虑抑郁症患者如果不通过药物暂时性控制住症状,让自己有充足的精力去改变、去学习,是很难走出来的。

心理治疗是基本方法
心理治疗由治疗师帮助患者充分了解该病并分析自己起病的原因,通过帮助患者主动配合、寻求对策、消除疑病心理等方式,从而起到使患者减轻焦虑和烦恼,打破恶性循环的效果。常用方法有:
1. 放松练习:具体包括腹式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瑜伽、沉思、想象一种安静的场景等方式。
胸式呼吸、腹式呼吸交替训练是最简单的方法:平卧在床上,头下垫枕头;两膝弯曲并分开,相距20 ~ 30 厘米;两手分别置于胸部和腹部;用意念控制呼吸。先吸气并隆胸,使意念停留在胸部,此时置于胸部的手慢慢随之升起,然后呼气,再吸气并鼓腹,使意念停留在腹部。
这样反复交替训练,每天1 ~ 2 次,不断体验胸部腹部的上下起伏,以及呼吸时全身舒适轻松的感觉。
2. 认知行为治疗:学习并实践一些认知行为技巧,以此来应对让人焦虑的事物或者情景。通常,认知行为治疗的两次治疗之间,治疗师会给患者留一些小任务,帮助患者把治疗中学到的技巧运用于生活中,让治疗的进展更快、效果更好。
3. 暴露疗法:人们对于症状的反应是维持焦虑情绪的因素之一,因此会通过回避引起焦虑的情境来降低焦虑情绪。暴露疗法是减少回避行为的一种治疗方法,患者暴露在焦虑情境中,通过学习控制症状的方法使焦虑情绪得以缓解。可进行逐级暴露,并且结合具有愉悦感和有奖赏的活动来巩固治疗效果。
4. 心理动力治疗:帮助患者领悟内在心理冲突的根源。精神分析学把焦虑症的起因归结为压抑的无意识冲突。焦虑症的精神分析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找到他们内在心理冲突的动力。
5. 正念训练:持续觉察当下,培养平等心(平常心)。我们之所以会充满烦恼、焦虑、抑郁等各种负面情绪,是因为我们的执著心太重了。培养起平等心,我们自然就会摆脱心灵的种种痛苦。患者可通过对呼吸的持续觉察练习培养平等心。
6. 冥想放松:从紧张焦虑的情绪中放松下来,在内心相对可控时,做创造性冥想。练习时,患者可以想象自己在安全、放松、美好的情景中被庇护着,没有任何东西能伤害自己。当患者感觉内心平静的时候,在心里默默地重复“这就是我”。
焦虑症主要的治疗药物有以下几心理治疗是基本方法类。
1. 抗焦虑药
苯二氮卓类:常用药物有阿普唑仑、劳拉西泮、艾司唑仑、地西泮和氯硝西泮等。这类药物的优点是起效快,多在30 ~ 60 分钟内起效;缺点是效果持续时间短,不适合长期大量使用,有可能产生依赖。
该药物使用原则有三点:1. 间断服药原则,焦虑严重时临时口服,不宜长期大量服用。2. 小剂量原则,小剂量管用就不用大剂量。3. 定期换药原则。如果病情需要长期服药,3 ~ 4周就更换另一种安定类药物,可以有效避免依赖的产生。如果患者年龄偏大,服药剂量不大,疗效较好时,也可以不换药。
5-HT1A 受体部分激动剂包括丁螺环酮和坦度螺酮。这类药物起效相对较慢,需2 ~ 4 周甚至6 ~ 7 周方能起效,持续治疗可增加疗效。该药物无耐受性和依赖性。
2. 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药
因为焦虑的病因会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神经递质失衡,而抗抑郁药可使失衡的神经递质趋向正常,从而使焦虑症状消失,情绪恢复正常,所以可用抗抑郁药治疗焦虑症。这种药物主要有:TCAs :丙咪嗪、阿米替林、多塞平等。
SSRIs: 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艾司西酞普兰等。
SNRIs: 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那普伦。
NaSSAs: 米氮平等。

改变生活状态也很重要
有条件时,患者治疗焦虑症,需要在药物控制的基础上适当配合心理治疗,双管齐下。但对于轻度焦虑症患者,药物不是必需的,要相信生活状态的改变对焦虑症的改善“功不可没”。
缺少体育运动、喜欢吃刺激性的食物都会加重焦虑症状。因此,患者想要摆脱焦虑症的困扰,就要改善生活状态,比如增加有氧运动,多吃健康、没有刺激性的食物。患者可增加户外活动,多结交一些驴友。
此外,摄取太多咖啡因可能加重焦虑症状。所以患者不要过量饮用奶茶、咖啡。另外,抽烟喝酒不只对健康不好,对焦虑情绪也有不良影响。
面对焦虑症,我们需要学会爱自己,对自己有耐心,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和寻求医学帮助,并将运动、正念、接受及不再逃避的心态和行为变成自己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