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润,藏在这几味中药里

初冬季节,气候干燥,燥气太过则形成燥邪。燥邪易伤津液,使人出现口干、鼻干、嘴唇干裂、咽干、干咳、便干等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燥者润之”。正确运用滋阴润燥的中药,可有效缓解各种干燥症状。下面推荐几味药食同源的常用中药,帮助大家滋润舒爽地度过冬季。

冬之润,藏在这几味中药里

百合

百合味甘, 性寒, 归心、肺经,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阴虚燥咳、劳嗽咯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

推荐食疗方:百合粥

做法:取新鲜百合30 克,粳米50克;二者同入砂锅,加适量水,煮至米烂汤稠;加入适量冰糖调味,趁温热服用。

功效:养心润肺、美容养颜。

注意事项:患有风寒咳嗽或是因为风寒导致大便稀薄者不宜服用。

冬之润,藏在这几味中药里

杏仁

杏仁味苦,性微温,归肺、大肠经,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肠燥便秘等。

推荐食疗方:杏仁莲子瘦肉汤

做法:取猪瘦肉500 克,杏仁10克,莲子50 克,百合30 克,大枣5 枚,盐适量;将杏仁、莲子、百合、大枣洗净,猪瘦肉切块;把所有食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3 小时,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气健脾、养心安神、润肠止咳。

注意事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症见心悸、失眠者不宜服用。

冬之润,藏在这几味中药里

罗汉果

罗汉果味甘,性寒,归肺、大肠经,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燥咳嗽、痰热咳嗽等。

推荐食疗方:罗汉果菊花茶

做法:取罗汉果1 个,菊花30 克,枸杞10 克;先将罗汉果洗净、敲破,掰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约40 分钟;再将煮好的罗汉果水与菊花、枸杞一同冲泡成茶饮即可。

功效: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冬之润,藏在这几味中药里

白果

白果味甘、苦、涩,性平,有毒,归肺、肾经,有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益肾滋阴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等。

推荐食疗方:豆皮白果粥

做法:取白果8 克,豆腐皮30 克,粳米50 克;将白果去壳、皮、芯,洗净,豆腐皮洗净、切碎,粳米洗净;将所有食材一起放入煲内,加适量水,文火煮成粥,加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肾益肺、定喘止咳。

注意事项:生食白果有毒,故要将白果彻底煮熟。使用时注意不要过量。外感咳嗽者不宜食用。

冬之润,藏在这几味中药里

黑芝麻

黑芝麻味甘, 性平, 归肝、肾、大肠经,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精血亏虚所致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等。

推荐食疗方:芝麻核桃糯米粥

做法:取黑芝麻15 克,核桃仁15克,糯米50 克,红糖适量;将黑芝麻和核桃仁一同放入锅中,炒香后捣碎备用;在糯米中加水,煮至软烂;放入核桃仁碎、黑芝麻碎及适量红糖,搅拌均匀即可出锅。

功效:温中补虚、生津润燥。

注意事项:患有慢性肠炎、便溏腹泻者不宜食用。

冬之润,藏在这几味中药里

蜂蜜

蜂蜜味甘,性平,归肺、脾、大肠经,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之效,外用可生肌敛疮,多用于治疗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外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等。

推荐食疗方:蜂蜜决明茶

做法:取生决明子10~30 克,捣碎;加水煎煮5 分钟,再加入适量蜂蜜,搅匀后即可饮用。

功效:润燥清热、清肝明目。

注意事项:痰湿内蕴、中满痞胀及大便不实者不宜服用。

冬之润,藏在这几味中药里

胖大海

胖大海味甘,性寒,归肺、大肠经,有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热声哑、干咳无痰、咽喉干痛、热结便秘、头痛目赤等。

推荐食疗方:胖大海枇杷茶

做法:取胖大海10 克,枇杷叶6 克;将二者放入杯中,加沸水冲泡。

功效: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泄泻者不宜长时间饮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