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婚书,中式浪漫

作者: 孙宇佳

“爱情最好的样子,不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而是一起看着同样的方向!”

2024年“五一”期间,“中国百年珍贵婚书收藏精品展”在句容市先吴文化博物馆开展。句容市博物馆副馆长谢梅影以接地气的细腻视角切入,通过婚书这一记载中国人情感与婚恋的载体,反映中国社会各个时期人们的婚姻习俗,让观众领略中国婚书文化的历史和深刻内涵,从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唯你,我希望有来生”

古往今来,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从未停止。重誓遵诺的婚书时刻提醒着人们婚姻誓言与爱情忠诚的重要性。

作为策展人,在整理展览素材时,有两个故事让谢梅影和同事们无比动容。“我这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唯你,我希望有来生。”这是周恩来写给邓颖超的一封情书。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周恩来和邓颖超用情书传递爱情,没有钻戒和玫瑰,却一牵手便是一辈子。他们的爱情经历了时间和战火的洗礼,成了一段旷世之恋。

另一个是句容籍革命烈士郭纲琳尘封七十年的爱情故事。20世纪30年代初,李丰平和郭纲琳同在上海地下党组织工作。因为工作需要,二人假扮夫妻,并肩作战的同时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彼时,共产主义青年团江苏省委书记朱理治代表组织批准他们结为夫妇。但那时的上海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他们还没来得及结婚,就因为叛徒出卖先后被捕。

双双入狱后,郭纲琳还让家人给李丰平做了一套冬衣,托人送去。郭纲琳在南京老虎桥监狱与敌人顽强斗争了三年半后,被敌人残忍杀害。而李丰平在西安事变后被党组织营救出来,重获自由后,李丰平才知道郭纲琳已经牺牲。后来,为了纪念郭纲琳,李丰平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分别取名李大纲和李大琳。参观展览的观众被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动,在观展留言中写道:“爱情最好的样子,不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而是一起看着同样的方向!”

从婚书展品到背后的爱情故事,流动传递的是正向能量。谢梅影表示,“让婚书文化与时代精神交相辉映,让文明的婚姻风尚传遍千家万户,让年轻人通过参观婚书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是民博文化人策展初心的体现。”

婚书里的浪漫故事

句容市博物馆作为基层县级博物馆,致力于成为最接地气、与百姓生活最贴近的公益文化场馆,所以选取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且喜闻乐见的婚书题材展览,为百姓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感受和了解中国传统婚恋文化的机会。

中国婚书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男婚女嫁都是中国人首屈一指的终身大事,婚姻对于每个人而言是人生角色的一次重大转换,婚书是中国人婚姻礼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虽然不同时代的婚姻文化不尽相同,但婚书都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甜蜜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丹阳市古代契约文书收藏馆馆长孙国武致力于古今契约文化研究二十余年,先后收藏了从明代万历年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各种婚书契约、老照片等八千多件。在众多的婚书藏品中不乏精品、孤品。谢梅影通过与孙国武多次沟通探讨,最终选定了一百一十余件婚书原件作为此次展览的展品,并辅以部分实物及复制件提升展览的丰富度和全面性。

谢梅影介绍说:“镇江素有‘爱情之城’的美称。白娘子水漫金山、董永和七仙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传说,还有刘备招亲,抗金名将韩世忠与梁红玉夫妇击鼓战金山等爱情故事都发生在镇江。本次策展中融入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浪漫爱情故事,这些故事促进着社会的和谐友爱,也坚定了民族的文化自信。”

白头之约,红叶之盟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这张书写于1944年的结婚证书,四周印制着玫瑰花图案,象征百年好合的荷花、浓情蜜意的双飞燕、情意绵绵的双飞蝶环绕四周。

百余件婚书原件既有清代、民国时期的婚姻契约,也有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结婚证书,质地除宣纸外,还有毛边纸、绢面和硬本等。地域涵盖了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江苏、上海、云南、海南、台湾等二十多个省市。品类上既有求婚贴、订婚单、婚姻契约,也有定亲帖、龙凤帖和近百年来的结婚证书。以人物划分,包含了普通群众、商贾名人、军人、演员和乡绅各式人等。如此繁杂的展品,让谢梅影既兴奋又头疼:如何布展才能充分展现展品的内涵?怎么分类才能提高观众的参观体验?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严谨的统筹,也需要有充沛的体力。

从展览大纲的确定、展厅的规划、海报的设计、前言后记编写、讲解词撰写……每一个环节都凝结着谢梅影和同事们的心血。直至开展的前一天深夜,谢梅影还带着同事李婷在展厅里做最后的完善和校对工作。

开展那天,看着络绎不绝前来参观的观众,谢梅影说:“大量的珍贵展品详细地记录了中国社会各个时期的婚姻习俗,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折射了中国人民优秀的传统美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印证了中国人对婚姻慎重、严谨和担当的态度。今后,我们还将继续积极筹划婚书展览,积极倡导和宣传简约适度、文明向上的婚俗礼仪,鼓励传承好家风,提高当代新人的婚姻家庭幸福指数。”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