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为何物

作者: 张建全

情为何物0

钱钟书在《围城》中有一句名言:“老年人恋爱,就像老房子着火,没得救。”

我分析钱先生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有几层:其一是老房子木干瓦松,易于燃烧,喻指老年人遇上心仪的年轻女子(可能是老牛吃嫩草之类),痴情容易上头;其二是老年人往往阅历丰富,做事稳重认真,性格也已成型,他们若真动了心爱上一个人,常有“九牛拉不回”的执拗劲儿;其三说的是结果不好,“没得救”显然是负面的结果。因为但凡想救而没得救的火或人,其结果要么是一堆灰烬,要么是一地鸡毛。

我写本文主人公许仕仁的故事,本来心有不忍,但考虑到老百姓对高官名人涉及违法犯罪的案件有知情权,再加上名人隐私适当让渡于新闻与言论自由,也是现代社会之常态,于是便决心完成这个故事的讲述,就像美国人书写克林顿的“拉链门”故事一样。

百度上有关许仕仁的介绍文字,让人看了真有前后两重天的感觉——

前面一路开挂:籍贯广东东莞,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非官守成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前司长,被香港传媒呢称为“肥龙”,并曾在政府内部公认为“桥王”。1970年进入港英政府,1995年任财经事务司司长,港英政府中首位华人财经事务司司长。1997年被国务院任命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财经事务局局长。他曾与时任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金管局总裁任志刚,组成“财经三剑客”,成功地击退了以华尔街金融大鳄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炒家,赢得了香港金融保卫战的胜利。2000年离开政府后出任香港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顾问。

后面剧情反转:2012年3月底,许仕仁因涉嫌贪污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2014年5月8日,许仕仁涉嫌贪污案正式在香港高等法院审理;2014年12月23日,许仕仁被香港高等法院判囚7年半;同月27日早晨,许仕仁由囚车从收押所转送监狱服刑。

如此人生沉浮,用文字描述时,只需要寥寥数句而已,但对于高官许仕仁而言,无疑却是经历过激烈的心里纠结的。

网上至今还有标题党用耸人听闻的文字这样报道许仕仁案——《约一次花费1100万:香港前政务司长拜倒在漂亮空姐裙下》。

显然,标题党习惯了哗众取宠,其实许仕仁在香港公务员队伍中,一直属于不可忽视的存在。他自1997年起担任香港第一届财务局局长后,一路高歌猛进,至2005年官至政务司司长。了解香港政府结构的人都知道,这个职位堪为一人(特首)之下,万人(公务员队伍)之上。

如果从个人能力和实际贡献而言,许仕仁在自己每一个岗位上都贡献良多,受到各界好评。

可惜,许仕仁却在男女情感方面不能自持,被多情女子玩弄于股掌之间,最终一步步陷入腐败泥潭。

本文女主角叫沈莉娜,她1980年出生于上海,虽然家庭条件没有那么富裕,但也属于小康之家,父母从小就将她培养得落落大方、能说会道。沈小姐不仅长相甜美,身材也高挑匀称,令人过目难忘,一颦一笑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大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官粉黛无颜色”的阵势。

沈莉娜少女时起就经常被各路男生追求,身边更是不缺讨好献殷勤之人,这让她从中学会了怎么样对付和利用这些追求者,练就了拿捏男人性情的本领。

沈莉娜起初的梦想是当一名空中小姐,上大学时她选择了空乘专业,毕业后就得偿所愿。

2004年,24岁的沈莉娜恋爱了。她的男友叫刘东,是一位博士。此人虽然长得一表人才,但为人却十分老实。刘东一家都是知识分子,虽说家庭条件不错,但算不上大富大贵,与沈莉娜的择偶标准存在一定差距。

空姐这个职业的缺点就是工作时间不稳定,经常四处飞而不能在家。沈莉娜曾经也想为男友放弃自己的职业,但是由于其他的工作工资实在太低,沈莉娜于是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2005年的一天,沈莉娜的好友栾琴默邀请她到香港游玩。栾琴默原来也是空姐,但她嫁给大自己20岁的富豪老公后就辞职了,现在过着香港富太太的生活。

栾琴默丈夫的生意做得很大,在香港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庭交往中还有不少上流人士。

沈莉娜眼见前同事攀上高枝,自己却生活平凡,于是心中总有一种失落感。

沈莉娜作为上海人,对香港了解不深,对栾琴默家里来往的这些大佬更是一无所知。但是一位看着将近60岁的“大叔”,却总是色眯眯地看着她,有事没事都要和她搭两句话、喝两杯酒。沈莉娜当然看出了此人的心思,只是已有男友的沈莉娜这时怎么会把油腻大叔放在眼里呢,她只是微笑地应对着。

谁知,栾琴默悄悄告诉沈莉娜,油腻大叔是政务司司长许仕仁,算是现场一帮人当中真正的大BOSS。

“他可是超过了北京的部级领导干部呢!”栾琴默说。

沈莉娜不由得一愣,她的想法立刻发生了转变,她想,既然许仕仁对自己有点儿意思,那我不如就先钓着他,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打算。

沈莉娜于是嘴变得甜了起来,把许仕仁哄得十分开心,许仕仁则对美人更加着迷了,散场时就悄悄加上了沈小姐的联系方式。

当晚,许仕仁就把沈莉娜安排到了附近的豪华酒店总统套房中。次日一早,许仕仁还特意赶过来与沈莉娜共进早餐。

从未见识过总统套房的沈莉娜,感到许仕仁对自己“来真的”了,但她懂得“欲擒故纵”的道理。于是,沈莉娜用心上演着“钓鱼”的把戏。

她用娇羞和不舍的语气告诉许仕仁,自己假期没有了,必须要回沪上班。两个才刚刚认识的男女一分别,许仕仁就有些魂不守舍了,他每天和沈莉娜互通信息,俨然像是一对恋人。

沈莉娜暗自窃喜,她对许仕仁的信息总是礼貌地回应,但她有意时而热情,时而疏远,她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许仕仁误以为自己对如此美女出手不够大方,于是决定层层加码。可是在香港政府多年,他一直两袖清风,他害怕廉政公署的“咖啡”,从来没有捞取什么额外的“肥水”。此时的他,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经济实力持续地对沈莉娜发动攻势。

这时的沈莉娜,在许仕仁心里仿佛成了魔。许仕仁对她日思夜想,一心想要抱得美人归,于是他渐渐地有了“捞钱”的打算。他先是暗示有工作联系的一位老板,说自己需要一些资金用来周转。

这位老板曾经暗示过许仕仁,希望他可以接受自己的“谢意”。当然,他也希望许在相关项目上能照顾一下他的企业。当时刚升官的许仕仁满怀抱负且没有“用钱”的地方,于是婉拒了这位老板的“心意”。可现在他开口了,这位老板马上明白了许仕仁的意思,即时给他打了20万元港币。

拿到钱的许仕仁打电话给沈莉娜,邀请她再来香港。沈莉娜从许仕仁口气中知道了,他为她准备了更好的礼物,于是便飞来香港再次入住“总统套房”。

许仕仁一见穿着性感的沈莉娜就按捺不住自己了,当即就情不自禁地对美人动手动脚了。但沈莉娜在半推半就之间却告诉许仕仁,说自己想先去中环买点儿东西……许仕仁听了,虽然有些失落,但还是立即摆出绅士风度,陪着沈莉娜来到中环。可是许仕仁知道,自己手上的20万根本就不够在顶级奢侈品店里大方消费。

许仕仁有些尴尬,沈莉娜也表现出“看走眼”的失望之情。她不知道许仕仁是不愿意出钱,还是真的没钱。沈莉娜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急匆匆地从奢侈品店出来。随后,她借故家中有急事,便匆匆返回上海了。她对许仕仁的“小气”丧失了信心,不久就和男友刘东结婚了,而且还辞去空姐之职,与新婚丈夫移民去了新西兰。

寂寞无聊时,沈莉娜将自己的结婚照片发给许仕仁,心想,你没有钱,我也只好与你拜拜了。但是许仕仁看着站在另一个男人身边的沈莉娜,心里却产生了强烈的“舍不得”之情。他每天坚持不懈地与沈莉娜保持着热线联系,寻找“拉她回头”的方法。

许仕仁这时发现,在情场上没钱便没有一切。于是,他决心放手一搏。他用相似的手法,分别向不同的老板打招呼,随后又收受了大大小小不少贿赂,还借职务之便贪污了不少好处费。

许仕仁见手头积攒够了,就再度对沈莉娜展开进攻。他不仅不管此时的美人已嫁作他人妇,也不管欲壑难填的美人到底对他有几份真、几分假,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他想在金钱加持之下,打败沈莉娜身边那个年轻又帅气的男人,好像唯有如此,才能彰显自己老当益壮、青春不老的魅力似的。

沈莉娜的丈夫不久之后发现了妻子与许仕仁的暧昧关系。他接受不了妻子的背叛,很快便与沈莉娜离婚了。对此,许仕仁感到非常开心,他真有一种赢家的感觉。

此后,许仕仁给沈莉娜做出很多承诺,诱使沈莉娜第三次来到了香港。这一次,许仕仁终于当了沈莉娜的“新郎”。

本来,许仕仁想与沈莉娜租房同居,过一段“金屋藏娇”的快乐日子。不料,沈莉娜无论许仕仁如何恳求,就是不答应他在香港常住。缠绵几日后,沈又离港返沪,许仕仁只好过着“单相思”的日子。

有一天,许仕仁择机赴沪,两人云雨翻覆过后,沈莉娜说她想在上海买一套房子,但手头有些紧。许仕仁听了,当即就给沈莉娜转了850万元巨款。

自此之后,沈莉娜还给许仕仁的是更多的热吻与“洞房花烛夜”,她也心安理得地过上了有钱人的日子,甘心做起“许仕仁的女人”。

许仕仁以饮鸩止渴的快感,在堕落的道路上已经无法回头。他过起了吃一顿饭花3万元、手表价值30万元的奢侈生活。

老话说得好,“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许仕仁快活不久,他与沈小姐的剧情就反转了。香港媒体首爆猛料且图文并茂:2012年3月29日清晨,廉署公署采取行动,他们先到许仕仁位于跑马地礼顿山的寓所将他带走;同一时间,廉署的另一组人马,也把地产大佬新鸿基公司的郭炳江从他的寓所请到了廉署总部助查;郭炳江之弟郭炳联则在湾仔新鸿基中心被廉署人员带走。

2012年3月29日傍晚,香港廉政公署发言人证实,该署拘捕了郭炳江、郭炳联以及政务司前司长许仕仁,怀疑他们涉嫌贪污。

坊间传闻,说许仕仁案是由郭氏兄弟内斗,即大哥郭炳湘举报了两个弟弟向许仕仁行贿,从而导致案发。此说引起江湖人士对大哥郭炳湘多有指责与非议。是啊,中国自古就有“亲不举,官不究”的传统。虽然“大义灭亲”令常人敬佩,但世俗社会并不是人人皆能高尚至此的。

外人不知郭氏兄弟恩仇缘由,单就故事表面论说,恐怕难免片面。但许仕仁的贪腐网破于此,却是铁一般的事实。有人说许仕仁倒霉,但我以为,贪腐行为即使可能瞒过初一,却是难以瞒过十五的!

显然,许仁仁用坐牢七年的结局,描写了自己喜剧般的职业人生和悲剧般的情爱结局。

天下人没有谁是真全才,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短板。许先生做官的才能是少有人能及的,但综观他与沈姓美人的情事,显见他的认知与驾驭能力却尽显盲目与幼稚。

情事之情,古今中外的英雄豪杰、君王庶民,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着眼花缭乱,难解其中味的故事。

金朝的元好问有名作《摸鱼儿·雁丘词》——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日“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元好问原词是感叹雁见同伴被人捕杀,它“悲鸣不能去,竞自投于地而死”的痴情的,然后由雁及人,写出了惊天之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姜育恒在琼瑶剧《梅花三弄》中唱的同名插曲,是我喜欢的经典情歌之一。歌词为琼瑶女士亲自操刀,她巧妙地引用了元好问名句,只做了个别字的调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只加了一个“人”字,唱起来就似有了主语,也更有力量。

但我扪心自问,雁可以为它的伴侣“投于地而死”,但人能为爱而死吗?会为情而牺牲自己吗?也许有,但相较因爱生恨、因私心而算计对方、致对方于死地的比例来,人世间的“生死相许”恐怕是理想多于现实的。

上一篇: 渭北人物
下一篇: 炕上的城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