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话
作者: 李明聪阿呆有几个好哥们儿,平常喜欢喝酒,于是,一帮子兄弟提议建立了一个“喝酒协会”,由老大阿豪任会长,阿呆任秘书长。
说是协会,其实也没有多少人,常在一起聚会的,也就是七八个人。不过,对于爱好喝酒的人来说,也足够了。如果人太多了,叽叽喳喳的,反倒喝不尽兴。
记得每次酒局,喝到尽兴处,阿呆和阿豪总喜欢较劲一番。在阿豪看来,酒话都是最真的,他认为酒后吐真言。而阿呆则不这么认为,他总是觉得,酒席上的话,只能当酒话,切不可当真。为此,阿呆和阿豪常常争论不休,谁也无法说服谁。
前一阵子,一个在新疆伊犁工作的叫阿爽的哥们儿回家探亲。阿豪提议,阿爽回来一次不容易,作为哥们儿组成的“喝酒协会”,应该请一次客。于是,由阿呆负责通知,尽可能地把能聚的兄弟叫来,热闹热闹。
记得当天晚上,“喝酒协会”特别提高了标准和档次,由以往常喝的邵阳“老胡子酒”换成了三百元一瓶的“酒鬼酒”,还破例点了一桌子山珍海味。当晚的酒局,气氛热闹非凡,先是大家共饮三杯,接着大家搞起了互敬,什么“一心一意”“好事成双”“三阳开泰”“四季发财”“五福临门”“六六大顺”“旗开得胜”“八仙过海”“九九归一”“十全十美”“月月红”,喝得不亦乐乎。喝到酣畅处,阿爽倏地站起来,说“协会”这么热情,他要回敬秘书长一杯,以表谢意。要知道,盛酒的大玻璃杯,足足可以装三两多白酒。此时的阿呆,早已喝得满脸通红。但为了不扫大家的兴致,他也豁出去了,连说:“好!醉就醉,来杯大的。谁叫我和阿爽是好兄弟呢!”说完,阿呆端起酒杯,咕噜一声,一饮而尽。看到阿呆这么豪爽,阿爽也二话不说,一饮而尽,并连声说:“舒服,爽!”此时,气氛高涨,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之后,大家又是一番推杯换盏,七个人不知不觉间喝了七瓶白酒。这时,会长阿豪发话了,说:“今天晚上的酒也喝得差不多了,再喝就醉了,到此为止。最后,我代表‘协会’敬阿爽一碗啤酒。”大伙儿都说好。
于是,两人各自拿出两只大碗,把两瓶啤酒倒进碗里,方才倒满。阿豪作为东道主,一口气喝完下肚。看到阿豪这么豪爽,阿爽也一饮而尽。喝完后,兴致勃发,阿爽禁不住高歌起了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激情高亢,引来阵阵掌声。
作为回应,有些许微醺的阿豪,也饶有兴致地吟诵起了唐寅的《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其抑扬顿挫的语调,将当晚的酒局推向了高潮。
看到阿爽摇摇晃晃、站立不稳的样子,众人赶紧把他扶到车上,送至家里。一路上,阿爽一直嘀咕:“下回你们到新疆来,我一定尽地主之谊,喝个痛快,直到不醉不归!”阿豪一遍又一遍地应道:“好,下次一定去新疆找你喝酒,不醉不归!”
前不久,正值“十一”长假,在阿呆的倡导下,“喝酒协会”的哥们儿一行六人前往新疆旅游。出发前,阿呆拨通了阿爽的电话。阿爽说话上句不搭下句,一听就是喝高了,一个劲儿地保证:“你们放心过来,我一定用最高的规格招待兄弟们。”为此,一帮子兄弟兴奋不已,一个劲儿地夸赞阿爽够义气。唯有阿呆,觉得阿爽这个人一向小气、势利,言不由衷,到时不一定兑现得了。
到达阿爽工作的城市伊犁以后,阿呆拨通了阿爽的手机,不知为何,阿爽一直不接电话。阿豪不相信,之后打了阿爽一个下午的电话,手机是通的,但就是不接。阿豪说:“也许阿爽手机没有带在身上,或者工作忙,所以未接电话。放心,上次酒席上阿爽保证了的,而且我们提前通知了他的。等会儿,他一定会回电话的。”临近晚餐时,阿呆再一次拨通了阿爽的电话,这回听到的却是:“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无奈,阿呆对阿豪说:“老大,我一直说酒席上的话是酒话,切不可当真,你不信!这回,你总该相信了吧!”
“或许吧!也不一定……”虽然,阿豪没有明确认输,但从他说话有气无力的样子,阿呆明白,阿豪已经彻底失望。
“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一顿饭吗!这年头儿,还能饿死人吗?或许,酒席上的话啊,确实不能当真!”大家一致感慨道。
“我早就说过,酒话切不可当真!这回,你们都该信了吧!”阿呆觉得,自己说话的语气,好像从来没有这么理直气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