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如兰
作者: 董勇强要说我摆弄花草,是近十六七年的事。
起先是爱上文竹。那时我刚到新单位工作,一位老友到我办公室闲聊,随手赠我一盆精致优雅的文竹。乳白色的花盆上雕刻着古代人物的四扇屏,人物栩栩如生,画面给人一种清新灵动的感觉,再配上精美的花纹点缀则显得更加高贵十足。尤其是花盆雕刻的图案与盆中绿意盎然的文竹交相辉映,使文竹显得特别优雅别致、潇洒飘逸。
此后这盆文竹就固定在我的办公桌上。每天上午八九点钟时,斜斜的阳光照射在办公桌上,映衬出文竹那翡翠般的色彩。碧绿的叶片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犹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画,成为办公室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
初到新单位,烦闷的事也接踵而至,常常与人怄气发火。要想打开局面,又必须将看不惯、理不顺的事摆平理顺,这无形中就触碰到一些人的利益。眼冒金星,怒火中烧的情况时有发生。作为自信豁达、乐观开朗之人,我也经常坐在办公桌前生闷气。每到这时,一抬头,便见着那株青翠葱茏的文竹,层层行云流水,丝丝环绕相合。透过婀娜多姿的翠山形轮廓,那温婉秀美、文雅清丽、洒脱不羁的神态飘忽在眼前,温馨的画面不由得迅速使你急促跳动的脉搏舒缓下来。
其实养花我还是外行,记得不长时间,文竹叶片的边沿就陆续变色,由小到大慢慢干黄,失去昔日容颜。有的同事说是水浇多了,有的则说是室内干燥。文竹陆续干枯。看着那漂亮的花盆,不由生出些许悲凉。
不得已,我又买了新的文竹,移栽到这漂亮的花盆里。随之桌上漂亮的花盆又恢复了灵动,办公室也立刻呈现出生机一片,自我也顿觉颇接地气,与自然相融合,心旷神怡。每每凝视着这碧绿的文竹,都能愉悦出一天的好心情。
也许是出自对文竹的喜爱,也许是对因管护不善导致文竹干枯的愧疚与自责,换下的文竹枯枝我是舍不得丢弃在垃圾桶的。一年下来,在单位一侧静谧的冬青树旁,六七株文竹藤蔓也在发疯似的生长。每每看到此景,我愧疚之心也欢快起来。
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议论起君子兰,都说此花是按叶片计价,每一叶片就高达十几元,而且还是在大城市才能买到,小县城是见不到的。君子兰稀有罕见、价位高,不由得就陆续被传播得神秘起来,而且越传越神。有的说君子兰只有君子才能养,一般人是养不活的;有的说君子兰有灵性,不可送人;还有的说君子兰开花预示着能够结贵人、交财运,还能够辟邪等迷信说法。其实那时整个县城内的君子兰也不超过两三盆,一般人还真见不到。
记得是一个冬日上午,任工业信贷员的我与两位同事到企业催贷。那是一家自称侨属性质的企业,据说企业法人的父辈辗转多地后又到美国谋生,发财后资助法人成立了小型塑料加工企业。在法人的办公室,我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君子兰。只见办公桌一侧的花凳上,放着一盆宽宽的叶子、颜色深绿、双侧整齐排序、大约有十二个叶片的君子兰。它清丽高雅,苍翠欲滴,犹如谦谦君子,风姿绰约。法人矮且瘦,身材单薄,在旁边高贵的君子兰的比照下,显得是那么的不协调。连续多次催收,法人始终失信。我们不得已诉诸法律,才知晓其所谓的侨属身份是编造的。后来我们与法警到他的办公室执行财产,见那盆君子兰已叶片松弛,颜色浅淡,怎么也找不出当初那优雅绚丽的印记。
后来为了装点书房,我下定决心买一盆“暗恋”多年却未能付诸行动的君子兰。于是,在一个阳光柔和的周日上午,我徜徉在花市五彩斑斓的花海中。花儿种类繁多,各色花卉争奇斗艳。在花市一侧我终于见到了君子兰售卖区。君子兰有盆栽的,还有裸棵的,各式叶片均青翠欲滴,如同用最纯真的翡翠雕琢而成。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君子兰开着艳丽的花朵,花瓣层层叠叠,色彩红中带黄,散发着迷人的香气,甚为鲜艳高雅。我挑了十二个叶片且开着花的浓艳的君子兰,小心翼翼、用心呵护、双手捧着它打车回到家。此后,这盆花就固定在我的书桌旁,与书桌上文竹竞相比美,争奇斗艳。此时已经距我对君子兰默默喜爱已经过去近三十年的时间了。
时光匆匆,不觉秋已深。回首往昔,岁月如歌。如今人虽退,心仍少年。我愿以新姿态,拥抱退休新生活,开创生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