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福
作者: 王冬梅新上任的副市长郑宁是二十年前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是一个饭盆里喝粥的交情。不管过去多少年,那份情谊还在我们心里。
如今,郑宁从几百公里外调回了家乡,我替他高兴的同时还存了一点儿小小的私心。
郑宁主要分管教育卫生工作,这让我除了想跟他好好叙旧,还多了一点儿别的想法。这些年,我跟表弟合伙做着医疗器材买卖,算是小有成就。不过,要说能跟郑宁这样级别的领导搭上话,我们一直没有机会。
现在,我的好哥们儿郑宁一到任,让我的心里一下子就有了底气。以我们多年的交情,有些事情让郑宁搭句话,按理说不成问题。他的一个电话,或者一个小小的暗示都比我跟表弟跑断腿还管用。
表弟听说我跟郑宁的关系后,一连几天跑到家里来,让我赶紧去找郑宁跟卫健委疏通关系。表弟得到的最新消息是,今年全市医疗器材的采购金额比去年多了一倍,正是大干一场的绝好机会。可现在眼红的人实在太多,别说找新的合作伙伴,就是我们原来合作的几家医院在今年能不能继续合作都打着问号。表弟的消息让我开始跃跃欲试,这么多年了,我们最拿手的业务有了这么好的机会,一定得想办法抓在手里。
不到八点,表弟就开车把我送到了市政府。到底是多年的好哥们儿,尽管没有提前预约,我还是顺利地到了郑宁的办公室。郑宁的工作实在是太忙,除了进门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微笑,示意我坐到沙发上,电话就没停过—手机还没挂断,桌上的座机又响了。我只好耐心地在一边等着,却看见他办公桌上放了一张全家福—郑宁的父母、郑宁夫妇,外加两个儿子,一家六口在一堆文件和材料中笑成一幅温暖的图画。好不容易等他忙完了,刚想开口,门又响了—是秘书进来通知他下午去基层调研的时间提前了。郑宁冲着我无奈地摊开双手,苦笑了一下。
等秘书离开,我立即长话短说,晚上想约他吃个饭,饭店订好了,位置也发到他手机上了。郑宁一听说要吃饭,连忙摇头:“饭店可不成,我一下班就得回家,家里‘领导’管得那叫一个严,如果不是工作安排,从来不让在外面吃饭。吃饭就来家里吃,尝尝你嫂子的手艺。”可能是官越大就越是小心,不过有些事情在家里聊也更踏实。
表弟先去银行取了钱。表弟说得对,交情是交情,生意是生意,“敲门砖”还是要带的。为了避免尴尬,我把钱放在一个公文包里,上边印着我们公司的名字,看着像个宣传品。为了像个串门的样子,我给老人带了点心,给孩子买了水果。
郑宁所在的小区说不上高档,房子也很一般。客厅迎面居然是家里的照片墙,照片墙上是不同时期的全家福。趁嫂子做饭的空当,郑宁拉着我参观:“这是我刚参加工作那年,领了头一个月工资后跟老爹、老妈一起拍的;这张,这一年我当了副乡长,刚结婚,瞧,全家福上多了你嫂子;这一张是老爹七十大寿的时候,怀里抱着这个新成员就是老大。”我由衷地说:“你是一个有心人,也是一个爱家的好男人,这些全家福看得我心里面暖暖的。”郑宁笑着说:“爱家那是必须的。这些年,我在外面,官越大诱惑就越多,看见别人犯的错也就越多。家人就是垒在我心里的墙,也是我的底线。我每时每刻都告诉自己不能犯错,不能出事。父母岁数越来越大,身体也不是很好,两个孩子还这么小,你嫂子为了照顾家,工作也挺一般。如果我一出事,我们这一家老的小的可就全完了。我把全家福放在家里,放在我的办公室的桌子上,还有我手机和电脑的屏保都是,就是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守住防线。”
晚餐很简单,六菜一汤。郑宁的小儿子说,没有客人的时候是四个菜。孩子说完,大人都笑了。饭后,郑宁问我:“你上午去我办公室是有事要说吗?说吧。”我看着眼前的照片墙,把准备好的话全都咽了回去。“我就是想问问你,全家福在哪儿拍的,回头去拍一张,我也画一条‘高压线’。”郑宁笑了,拍了拍我的肩膀:“我们怕踩高压线,你一个生意人怕什么。”“看你这话说的,怎么不怕?好像我们生意人就不需要底线一样,你可别忘了,行贿也是犯罪啊,我也要守住我的全家福。”
我拎着公文包出了门。郑宁一家人送了出来,他们在门口,站成一幅温暖的“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