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学家2023年第12期

青年文学家

青年文学家2023年第12期

旬刊 文学小说

简介

文学刊物。旨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主要篇幅发表小说,以一定篇幅发表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诗歌、散文佳作,适时编发小说专号、诗歌专号和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适于青年阅读的通俗文学专号。

目录

卷首语 | 迟来的绽放

越过城市的光影,我抵达垫江牡丹樱花世界。或许来得早,清晨,人群还没有汇聚。四周寂静,偶尔有几声叽叽喳喳的鸟叫。我独自在山坡上跋涉,渐渐地有些失望—满眼是绿,记忆中的繁花与春意迟迟没有出现。或许,那些花

诗歌苑 | 诗人的世界(组诗)

星 空天空挂着无数星星无数星星又悬着各自的天空十字路口迷失在这里找到自己也在这里使 命太阳把黑暗关进监狱将世界赐给需要光的人月亮对黑暗改判缓刑把温柔留给辛劳的人所作所为大白天当着太阳的面收藏黑暗夜里失

诗歌苑 | 永不落幕的会饮(诗八首)

黄志鹏的诗:峨眉忆续我想变成那一束往返时空的粒子和你们不停地遇见尽管毕业服的帽会摘下尽管铁路线的车会到站尽管青龙湖的花会凋谢尽管峨眉山的雪会融化但所有欢歌与笑语都被我们收入囊中毕生携带着穿梭在这人间金

诗歌苑 | 悸动的春天(组诗)

向日葵曾经何年瘦弱的诗人坐于石磨之上信手撒了把不知该叫什么的种子辛苦&nbsp 织成了金黄的梦秃秃的荒岗喘着粗气土地退了烧&nbsp 松了冻向日葵的生活是一个人的生活向日葵的恋日是一个找不到妈妈的孩子

诗歌苑 | 明月(外三首)

明月高悬天上照小时候的月是明亮的伴随在我回家的路上漆黑的夜给了我无尽的恐惧仰望金色的玉盘&nbsp 才让我彻底心安踏着轻快的脚步&nbsp 哼着儿时的歌曲在明月的注目下&nbsp 踏进温暖的屋舍扑进母

诗歌苑 | 上课了谁在打钟(外十首)

上课了谁在打钟灰白的天空变幻无穷露水便滋润了漫山山坡的花儿山上的树木望着村里学校的钟铃牛羊早早地被赶去吃草奶子被幼崽挤得摇摇晃晃上课了钟声时停时鸣犹如天空中吟唱的云朵钟声是游戏的托管所雨儿也有升起与降

小说林 | 卖馒头的女大学生

一“小兰,今天周六,天又下这么大的雪,就不要出去卖馒头了吧?”小兰的男朋友劝道,“你卖的又不挣钱,图啥呢?”“不行,如果今天我不去,刘大爷的馒头就卖不完了。”小兰跺着脚说,“再说还有王大妈订的,不能失

小说林 | 陪席

老夏在村里是出头露面的人物,是陪上席当陪娶的人。庄里谁家有红白之事,都离不了老夏。老夏是村里红白理事会的管事的,他们离了老夏都不行—老夏自己这么认为。老蔫儿在村里是伺候席的,是沏茶满酒的,或是烧大锅底

小说林 | 十个水饺

那年冬天的某日傍晚,天很冷,还下着零星的小雪。北风呼呼地刮着,刺得行人缩起脖子,裹紧衣服,急匆匆地赶着路。我从图书馆出来正打算去宿舍,远远地看见大门口站着一个小女孩儿。只见她穿着单薄的衣服,冻得直跺脚

小说林 | 全家福

新上任的副市长郑宁是二十年前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是一个饭盆里喝粥的交情。不管过去多少年,那份情谊还在我们心里。如今,郑宁从几百公里外调回了家乡,我替他高兴的同时还存了一点儿小小的私心。郑宁主要分管教育卫

小说林 | 小伍的新年

小伍是新花酒水超市的老板,三十八九岁的样子。一张圆脸上嵌了一双乌溜溜的圆眼睛,颧上绯红,那红又蔓延到两腮上。所以,整张脸除了额头和下巴,都红通通的,给人一种精力旺盛的感觉。因为胖,她紧绷的皮肤上几乎没

散文馆 | “嘀嗒,嘀嗒……”

“嘀嗒,嘀嗒……”“555”牌木座钟在写字桌上勤勉地走着。这是1993年的春节前夕,一家人的团聚时刻。那年,爷爷和婆婆健在,父母则刚届不惑,还有鬼马(方言,机灵古怪)的半大的我们,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

散文馆 | 再读《背影》

夜幕打开,黑黑层层,只有几颗不安分的星星在天幕上戳了几个小洞。我随手翻开《朱自清散文集》,那篇《背影》再次映入眼帘。一篇《背影》,短短千把字文章,一个描述父亲送儿子去火车站的片段:生活惨淡,父子不得不

散文馆 | 弹花匠(外一篇)

我的老家在保康一个边远的小山村,村中偶尔有弹花匠来,一般在秋末冬初。那时,还没有弹棉花的机器,全是人工操作。深秋后,天凉如水,要添衣加被了。弹花匠便带上行头,开始走乡串户揽生意。弹花匠挑一副担子,担子

散文馆 | 历史脉搏,人间烟火

年关将近,平日喧嚣的马路安静下来,早餐店的热气渐渐消失。市场小贩的吆喝声小了,敞开的店铺大门关了,漂泊在异乡的游子纷纷背上行囊,踏上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路途。就连平时车流不息、人流不止的现代化大都市,这时

散文馆 | 图书馆

过了天桥向左转,再走一小段路就到图书馆了。图书馆前面有三段宽宽的、气派的阶梯,要是来得早,还没有开门,就能看见门口长长的队伍蜿蜒而下,从大门口排到第一层台阶。我总是起不来的,每次都是伴着早已高高挂起的

散文馆 | 我的阿婆

我的阿婆不是故事中慈祥和蔼的外婆,她有小市民的市侩和小聪明,对人和事格外挑剔和苛刻。最厉害的是她的那张嘴,说一不二。如果你不按照她的意愿做事,就会遭到一通嫌弃,即使是洗碗、晒衣服这样的小事,也必须按照

散文馆 | 成功是坚持的总和

百日之后,当我再次经过这家健身房时,不禁又想起了那个痛并深刻的下午……寒假真舒服,让我深刻体会了一把“宅男”的快乐。管它当差的是太阳还是月亮,我只知道,我的一天,从日出时结束,在华灯初上时开始。但是,

散文馆 | 黄花风铃木(外二篇)

阳春三月,和煦的风儿催着我换上美丽的春装,湛蓝的天空、温暖的阳光催着我快快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可是,我起早贪黑,没有节假日,我好希望能放假一天,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尽情领略三月的风采。我等呀等,我盼呀

散文馆 | 感受春天

北京市海淀区龙翔路15号的辰茂鸿翔酒店,对于我来说是个陌生的地方。2023年3月17日至19日,由海外文摘杂志社、散文选刊杂志社主办的2022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在北京召开,会上评选出五个年度奖项。其中,

文学评论 | 《新爱洛漪丝》情感叙事新探

《新爱洛漪丝》写于1761年,被誉为“18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全书名称是《于丽,或新爱洛漪丝—阿尔卑斯山麓下一个小城中两个情人的书简》,与《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共同构成了卢梭的理想社会的宏伟蓝图。

文学评论 | 浅析外国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外国文学作品发展迅猛,内容多元化,特色突出,部分作品凝结了本国的文化精华,且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男女平等和女性独立等思想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实现了广泛的渗透,很多文学作品是以女性为主体进行叙述和

文学评论 | 北宋时期杜甫形象的嬗变

杜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也是当今中国向外推介的关键文化人物。杜甫的形象对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向外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2020年,由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文学评论 | 论林语堂的完美女性观

林语堂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是林语堂笔下最满意的完美女性形象。她将中国传统儒道思想内化合一,又有新知识的进步之处,是林语堂心中乃至中国传统语境的完美女性,代表了男性视角

文学评论 |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史诗级作品,作者曹雪芹在其中刻画了四百多位人物形象,尤其女性形象是占大多数的。在如此大量的女性人物中,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竟然无一雷同。她们有的性格泼辣但是充满智慧,有

文学评论 |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研究

《项链》是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代表作,该篇小说属于批判主义文学。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人们在阅读后谈及起来,就会将她视为爱慕虚荣之人,对其持有批评的态度,这种理解固然正确,却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玛蒂尔

文学评论 | 试论屈原作品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绵延不绝的中华千年文脉中,《楚辞》作为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和《诗经》一起奠定了中国文学的基础。它的一歌一咏,浪漫绮丽,深远影响着两千年来的诗词歌赋,这是屈原对中国文学的独特贡献。但充满文学奇

文学评论 | 路遥《人生》中的爱情悲剧

一、路遥的人生经历要想深入了解一部作品,就得先了解它的作者。研究《人生》,我们先要从对作家路遥的认识入手。“农历己丑年十月十三日(即1949年12月2日)……陕北绥德专区清涧县石嘴驿镇王家堡村的沟渠里

文学评论 | 对《老人与海》语言风格的评析

海明威创作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所表达的情感、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富有深意,而其富有哲理性且独特的语言艺术也引发了大众的思考。小说在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下将人物形象刻画得鲜明生动,表现出主人公圣地亚哥

文学评论 | 浅析《木兰诗》的叙事艺术

在中国古代诗歌悠久的发展历史中,抒情诗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叙事诗虽较为少见,但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北朝民歌《木兰诗》就是其中代表。《木兰诗》主要讲述了女子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

文学评论 | 游走于梦境与现实之间

《夜晚的潜水艇》是陈春成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同名小说《夜晚的潜水艇》。小说以博尔赫斯将硬币丢入海作为开头。“博尔赫斯后来为它写了首诗,诗中说,他丢硬币这一举动,在这星球的历史中添加了两条平行的、连

文学评论 | 试论张欣都市小说之贵族精神

贵族的真正内涵是品格上的高尚,其高尚之处就在于优雅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贵族精神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贵族精神最基本的构成就是道德修养和责任感。以都市女性情感闻名的广州作家张欣在书写世俗都市生活时,始终保

文学评论 | 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的价值探讨

中国文学具有悠长的历史,其中的古代文学在当代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古代文学所涉及的体裁十分多样,如古诗、戏曲、小说等,这些都有各自的文学特色。为了推动当代文学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对古代文学的研究,以此

文学评论 | 浅论欧阳修词中的离愁别绪

观之欧阳修词,围绕离愁而展开者数十首,其中更有不少名篇佳作流传于世。虽其创作均以离别为内核,但题材并不单一,或乃送别旧友而慷慨高歌,或写将行之际依依惜别的无奈,或云分别日久别情苦楚难却,基调不同而各成

文学评论 | 《追忆似水年华》的叙事手法研究

《追忆似水年华》是马塞尔·普鲁斯特的经典著作,倾注了他自身的生命经验与他对时间的哲学思考。小说对心理时间的开掘揭示了个体如何在时间的线性流逝中获取抵御遗忘的力量,使时间的存在成为小说真正的主角。普鲁斯

文学评论 | 谈《李清照集校注》注释

在我国古代封建制度的大背景下,女性常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属品。女性大都被囚困在男权社会的牢笼之下,受到各种歧视与打压,才华无处施展。在文学领域中也无例外,女性作家寥寥无几,女性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在知名词

文学评论 | 试论《文心雕龙·谐讔》

刘勰首次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将“谐讔”作为文体加以讨论。他跳出将谐讔文放在边缘位置的窠臼,在《文心雕龙》的《谐讔》篇中对两种文体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论述,不仅着眼于谐讔文的形式,而且对其功用也予以强调,在

文学评论 | 明亮而悲伤

驼铃响起的时候,童年便又重临,冬阳照耀下的骆驼,承载着童年的回忆。明亮又萧瑟的阳光,不断流逝的时间,各自命运多舛的人物们都被作者用不加修饰、灵动自然的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以“我”(

文学评论 | 《沧浪诗话》“入神”诗论研究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写道:“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入神”与《沧浪诗话》中其他的“妙悟”“熟参”“兴趣”等诗歌理念共同建构成了严羽的一套诗学体系。但相对来说,研究者们

文学评论 | 论杜甫人生四个阶段的诗歌思想与情感差异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诗歌意境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反映。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多篇代表作流传后世。这位伟大诗人的诗歌极具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唐朝的真实生活场景,因此杜甫的诗歌

文学评论 | 《文赋》与《文心雕龙》唯物观之比较

魏晋时期是文学自觉开始的年代,文学在这一时期逐渐摆脱了经学的“附庸”地位,得到了独立与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文学创作活动与文学作品的增多,也促进了以解释与阐发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相关规律的理论著作的产生与繁

文学评论 | 文学地理学批评视域下的《青春咖啡馆》

1945年7月,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生于法国巴黎的郊区,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于201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大多以巴黎作为故事的发生地描绘巴黎城内的各类人和事,与巴黎有不解之缘。《青春咖啡馆》是莫

文学评论 | 诗酒交融的生活美学

一、酒酣化寂寥文学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一部中国文学史也是一部灿烂的酒文化史。中国诗歌文学的鼻祖《诗经》约有三十篇歌咏酒,如《宾之初筵》《七月》;屈原的《楚辞》中也有不少篇目提到酒,如《渔父》《招魂》。无

文学评论 | 论女性与写作

弗吉利亚·伍尔夫是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代表。伍尔夫于1928年10月应邀在剑桥大学做了两次学术讲演,一次是在纽南姆的艺术学会,另一次是在戈登女子学院,题目是《妇女和小说》。1929年,伍尔夫出版

文学评论 |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王兆鹏在《辛弃疾词选》中这样评价辛弃疾:“唐宋词史上,没有第二人像英雄辛弃疾这样爱英雄、想英雄、唱英雄。”今人笑称辛弃疾为“大宋第一热血青年”。无疑,谈到辛弃疾,人们首先想到的必是其铁骨铮铮的英雄气概

文学评论 | 孟子“性善论”的思想进路

孟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性善”的哲学家,同时,他也将“性善”作为其哲学的一个重要基础。作为孟子哲学的核心部分,性善相关问题是我们在讨论孟子时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关于“性善论”,我们首先要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