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完结,直播炼出真金

作者: 午夜夹克

《歌手》完结,直播炼出真金0

《歌手》第五期,那英演唱《灿烂的你》

结束了长达近三个月的赛程,《歌手》在7月底落下帷幕。

那英在主持人宣布她获得“歌王”时直呼:“我真的没有想到!”她脸上写满极为复杂的情绪,眼含热泪说完了获奖感言。而就在不久前的节目中,她在采访时说道:“请你们不要对我太苛刻了,可能我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优秀。我努力吧。”

一路伴随着争议走过来的,不是只有歌手那英。

四年后的回归

2024年5月10日,阔别电视荧幕四年的《歌手》正式回归亮相,从以往的常规赛录播改为全赛程直播。

距离第一季节目开播至今11载,这个曾在中国电视综艺史上石破天惊创下口碑收视双丰收的节目,在历经了更名、瓶颈期和疫情后的停播,此番回归一官宣便吊足观众胃口。7位首发歌手名单一摊开,质疑声四起,节目组有苦难言。据说,有些原本谈定档期的艺人听说是直播后就不来了,而Chanté Moore、汪苏泷、杨丞琳等歌手都是救场上阵。

在第一集节目中,来自加拿大的摩洛哥裔创作歌手Faouzia,以一首游刃有余的《Crazy》自弹自唱开场,一鸣惊人获得满堂彩;美国R&B歌手Chanté Moore,更是凭借一首情真意切的《If I Ain't Got You》震撼全场,和Faouzia分获前两名。和海外歌手的松弛舒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歌手面对直播高压下的发挥失常,那英甚至因为紧张而上了热搜。在演唱代表作《默》时,明显能感到那英气息的不稳定,歌曲后半才渐入佳境,最终获得第三名。

节目播出后,以“五旬老太守国门”为代表的热搜词条立刻席卷整个中文互联网。人们所讨论的核心,渐渐偏离音乐,集中在竞技场景下,因为客观表现导致的输赢,从而牵扯出“打败列强”“守家卫国”等空想的民族主义情绪,一波又一波随着舆论高涨。甚至有人戏谑地将慈禧的台词,附在那英的表情包里,节目调性因此慢慢变味,叙事的话语权也开始发生转移。

《歌手》完结,直播炼出真金1
摩洛哥裔创作歌手Faouzia

有些原本谈定档期的艺人听说是直播后就不来了。

更离谱的事情紧接其后,有一些歌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向节目组喊话,申请加入这场“战役”,用肉嗓对抗外来列强,连韩红都按捺不住下了请战帖。直到节目组出面回应“赢,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乐的目的地”,这才稍稍化解了焦灼的情绪。话题热潮让《歌手》的直播收视率在5月17日晚上直接突破了0.94%,并一路保持在0.7%上下,芒果TV站内点播接连破亿。

就这样,那英再次站到了舆论风暴圈的中心,作为首发阵容中最大牌的歌手,她面对直播的压力可想而知。更不说去年,她才刚刚因为刀郎的《山歌寥哉》经历过一场声势浩大的网暴。她是如何抵挡着漫天的质疑声,和自己内心面对舞台的恐惧,一路走到总决赛摘得歌王桂冠的?

若是回看前几期的节目,客观地说,那英的表现并不称得上非常出色:浅尝Synth-pop(合成器流行)曲风的《挣脱》,意外彰显洒脱的声音魅力,却还是因为乐队的小失误影响了整体发挥;演绎周杰伦经典歌曲《搁浅》,因咬字习惯导致听感水土不服,争议颇大……这些常常让人在看的时候捏着一把汗,担心会出现什么不可挽回的瑕疵,直到最后一集常规赛,那英才凭借《裹着心的光》拿到第一名。

那英破局

但若要说破局的一场,是第五期那英所演唱的《灿烂的你》。这是汪峰2020年发行的一首作品,采访小片里他一遍遍帮那英纠正唱法,尤其是副歌第一句“义无反顾吧”,那英练习了无数遍。

但正式演唱时,那英刚开口就出现了严重的失误—整首歌最重要的、赛前不断在录音室打磨的第一句副歌出现时,直接被漏掉了。从那英转身看向吉他手的动作来看,不确定是因为乐队的演奏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分心导致,但接下来的段落,她持续稳定地发挥着,演唱愈加坚定。

在一段吉他独奏的间奏过后,那英贡献了她整季节目的高光时刻。“你不是讨厌恐惧吗?”演唱这句歌词时,她将手搭在吉他手肩上,目光深重地看着对方,仿佛就在和他说话一样。但我们很清楚,她在借这个机会扪心自问。

《歌手》完结,直播炼出真金2
《歌手》总决赛上,那英与回春丹乐队演唱《鲜花》

空前的收视热潮和网络话题度,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直播。

随后,她半掩额头继续:“从现在起彻底抛弃吧,你那从不犯错的生活。”台上发生的事和歌词内容因为小小的意外而产生了连结,此时泪光已经隐约在那英眼眶打转。在接下来一遍又一遍的副歌里,她越挫越勇,饱满的共鸣衬托着辉煌透亮的音色,一浪高过一浪:“义无反顾吧,粉身碎骨吧,伤痕累累才能够顶天地重生。”这分明是真的把自己砸碎了,再重新在这首歌里绽放光芒。在决赛之后那英捧起奖杯时,观众不免感叹她一路走来所勾勒出的人物弧光,以及这一次“歌王”头衔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意义—绝不只是“唱得好”这么粗暴简单。

看到这里,无论是现场还是荧幕前的观众,都不由要为她起立鼓掌。这就是直播的魅力。

《歌手》消失的这四年,短视频持续霸占娱乐消费市场,音乐综艺日渐式微,甚至走到突破乏术的尴尬境地。观众的耳朵,也早已被过度精修的播出习惯养得日渐麻木,失去了对音乐基本的感知力。节目的直播和后期混音师林梦洋说:“2013年第一季节目,音乐总监梁翘柏希望最终的呈现能像唱片一样完美。”如今,十年过去了,这个标准的缔造者试图换一个赛道出发,打破自己所开辟的局面。

毫无疑问,空前的收视热潮和网络话题度,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直播。它的影响力在于,观众和画面里的歌手同在一个时间里,并且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很多观众因此养成了周五晚上要准时收看节目的仪式感,并在社交平台热烈讨论着,过往这是只有世界杯或是春晚才有的待遇。此外,没有了精修混音,如同照片失去了后期滤镜,当歌手被拿走那块早已习惯的遮羞布,是只有真金才能扛得住这火炼了,这大大增加了节目的竞技感与可看度。

直播有它劣势吗?答案是肯定的。复杂的乐队编制,加上所输出的如此庞杂的轨道,在直播条件下无法实时做到精细的比例调控,必然会失去不少声音的细节;观众的注意力放在了听歌手哪里音准有偏差、哪里气息不稳或是又唱错歌词,这样的心态下,很容易忽视作品内在的艺术传达与情感厚度。

《歌手》完结,直播炼出真金3
美国R&B歌手Chant éMoore

音乐没有标准答案

不过,作品的内在深度,其实有很多别的解法来弥补。节目第二集才加入的黄宣,无疑是这一季《歌手》最特别、最耀眼,也是最具戏剧效果的存在。

就当所有人都还处在一副剑拔弩张的竞技状态中时,黄宣的横空出世让人忘记了那些对音准、气息的评判,全然掉入了他所建构的舞台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从而超越了竞技比赛本身。但要知道,这样将爵士和R&B玩得浑然天成,并伴随大量节奏变化和转音,对声音技巧和内在功力的要求反而更高。

在接下来的节目里,黄宣还在持续带来惊喜,民谣、New-soul、蓝调、放克、雷鬼、摇滚、电子甚至福音元素都信手拈来。无论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柠檬树》《小镇姑娘》,还是较为安静收敛的《思念》《手拖手》,都能感受到他疯癫、张扬又迷幻的音乐人格。随之而来的,是必然会引发的争议:喜欢这样音乐的观众会非常喜欢,反之,也会有相当一部分观众觉得欣赏不来。

黄宣也知道,在面对争议时,他只是提供了一种选择和概念,原来音乐有这么多不同的面向和途径。“好听”与“难听”的界限其实没有那么单调直白,或者说,音乐的欣赏方式,有时超越了“好听”或“难听”这样的主观感受。以黄宣、袁娅维为代表的R&B、New-soul或是爵士风格,在华语乐坛并不是广受欢迎的主流审美取向,但黄宣极具观赏性的舞台呈现力,某种程度上消弭了这种距离与隔阂。

《歌手》完结,直播炼出真金4
中国台湾男歌手黄宣

就在黄宣在突围赛被淘汰后,很多观众都为这样一位给节目带来无数精彩瞬间的音乐怪才止步决赛,而感到惋惜。他在离开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喜欢也好,讨厌也罢,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音乐不像其他的比赛,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如今的华语乐坛,独特性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最具影响力的一档音综,黄宣的存在让节目真正意义上地贴近了时代的脉搏,展现出领先于观众视角的引领性。而除了多元的音乐风格,黄宣身上自然的综艺与幽默感,也瓦解了很多时候的紧张与严肃。

这一季《歌手》还做出了一种新的尝试:在直播的同时,加入多机位的视角,全方位无死角地放送每一位歌手台前台后的状态,这也让观众拥有了更加沉浸式的参与感。在四平八稳滴水不漏的内娱环境中,那些不动声色的小动作,那些心照不宣的悄悄话,在摄像机面前自然地流露出来,掀起一层又一层声浪。

音乐的欣赏方式,有时超越了“好听”或“难听”这样的主观感受。

那么,综上所述,这一切围绕“真”所展开的尝试与碰触,是否有实实在在地传递到观众心里呢?

从总决赛冠军诞生后再度掀起的争议,不难看出观众针对这个结果的强烈反弹,其中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冠军已内定,节目有剧本。提早将Chanté Moore在第一轮就淘汰,夺冠热门Faouzia从未掉出过前三却在最后一轮失去争夺冠军的机会,这些过程的确让最终结果的可信度打了折扣。

总决赛结束后的影片中,文案这样写道:真实,本就是一种立场。肯定真实,无需设防。音乐骗不了人,音乐不能骗人。“直”面自己的“人”,才是“真”。

这并不是文字游戏,这是《歌手》在时隔多年后,交回来的一张残酷考卷。时代在改变,音乐综艺的话语权也早已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支离破碎。说到底,《歌手》只是一档综艺节目,比赛的真实性从来不是它追求的目标,它能够做的,好像只是去努力拆解一些审美的霸权,在大众流行文化的光谱里捡拾一些碎片,碰撞、激荡、再摊开在观众的面前,像一面镜子,折射你我真实的样子。

特约编辑姜雯 [email protected]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