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剪刀布”虚构史(短篇小说)
作者: 广奈源流
人们将石头剪刀布称作猜拳,可这两者最初的形式并不相同。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记载了猜拳的由来:“今人以猜拳为藏阄,殷仲堪与桓玄共藏钩,顾恺之取钩,桓遂胜。或言钩弋夫人手拳曲,时人效之,因为此戏。”猜拳即猜测对方手中所藏之物,与石头剪刀布的玩法相异。
石头剪刀布是一项更为神秘的游戏,它出自游戏发明家范克新(Fiction)。对大部分人而言,范克新的名字比较陌生,但他的哥哥范史(False)却是一个闻名世界的游戏收集者。保存于莱萨图书馆的《游戏盒子》详细记载了范史的成就,不妨引用一下“王牌”卡片的叙述:“范史先生一生收集了两万五千种游戏,至今仍珍藏于莱萨游戏博物馆中。他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位游戏收集者,也是一位杰出的游戏理论家。他提出了‘游戏渐变论’‘游戏连接论’等概念,尤其是他的‘平面游戏’与‘空间游戏’假说,对现代虚拟游戏的产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哥哥相比,范克新在游戏收集和游戏理论方面的贡献寥寥无几,他与范史有着不同的游戏观念。范史认为游戏是人类孤独的产物,通往游戏的道路、等待游戏的结果都是孤独的体验,只能独自承受,人们在游戏时发出的短暂欢笑、热切追踪与凝视,正是其孤独的照影,因而在游戏结束后的漫长寂静里,人们渴望复归,无限轮回。范克新则对这套理论嗤之以鼻,他没有给出具体的理由,只是说,游戏是除了孤独以外所有情感的集合。就这样,范克新与范史彻底决裂,范克新离开了莱萨。
哥哥范史终生都在创作孤独的游戏,每项游戏都只能一人参与,独自完成。弟弟范克新则发明了这项不能独立完成的游戏——石头剪刀布。它的规则很简单,必须由两人及以上的人员共同参与。选择左手或者右手,这一点很重要,只能用手,不能用脚。出石头时,必须将五指紧握,大拇指既可以放置掌心也可以放在食指外部;出剪刀时,只须露出两根手指,一般情况下是食指和中指,但也可以用其他两根手指搭配,比如拇指与小指组成的牛角剪,食指与无名指组成的莲花剪,中指与拇指组成的鄙视剪,以及拇指与食指组成的直角剪……虽然搭配不一,但都可以视作剪刀;出布时,正面朝上叫作白布,背面朝上叫作黑布,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人们一般出白布。出拳之前,人们首先大声念一遍咒语“石头剪刀布”,然后各自摆出所想的手势,石头胜过剪刀,剪刀胜过布,布胜过石头。两人游戏时,相同的手势为平局;三人以上时,如果出现了三种手势则重新来过。
石头剪刀布是一项公平的游戏,如今它已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不管是在下雨天还是晴天,不管是灯光暗淡的夜晚酒吧,还是恋人亲吻的桥下、云朵飘过的房间,幼稚小孩与垂暮老者,总有一些人正在玩着石头剪刀布,用笑声掩盖暂时的无聊,尽管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游戏发明者范克新。男人们会在喝酒时玩起石头剪刀布,谁输了就自罚一杯,小孩子通过石头剪刀布决定谁先弹动树下的弹珠,乌拉圭的一位歌女甚至将咒语编成了民谣,外地游客走在古城破落的小巷里,时常会听到陌生的窗口流溢出的歌词——“我们一起来玩石头剪刀布吧,亲爱的朋友请不要害羞,你的眼睛与我对视,你的手势召唤出奇迹……”
如今范史先生设计的孤独游戏早已成为莱萨游戏博物馆中的标本,范克新先生的游戏却走向了世界。历史往往充满错乱与惊奇,人们记住了范史先生的游戏理论,记住了他收集的两万五千种游戏,却没有任何人还在进行他的孤独游戏;而范克新,一生只发明了石头剪刀布,虽然他的名字被大部分人遗忘,可他的游戏却跨越了时间与空间,融入不同民族的血脉里,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比赛
欧洲人普遍认为石头剪刀布起源于日本,20世纪初日本与欧洲交流频繁,将这项游戏带到了西方,便造成了这种文化误解。法语中的石头剪刀布叫作jeu Japonais,就是日本游戏的意思。
新千年以来,日本每年都会在7月19日举办一场隐秘的石头剪刀布比赛,至于为什么选择7月19日,没有明确的说法,比赛举办的地点也令人迷惑。历届参加比赛的选手只有64名能入围决赛——全国各地逐城竞赛,最终选定64名选手。他们会被蒙上眼睛,带到千里之外的一座陌生城市的边缘——某个荫蔽的山林,两两对阵,经过五轮淘汰只剩两名决赛者,在他们之中选出冠军。这项比赛的过程从未对外公开,他们只公布最终结果。所以石头剪刀布比赛的公平性也遭到了大众的质疑,每年除了参赛的64位选手,没有人知道在比赛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据说有些参赛选手会提前准备毒蘑菇给对手食用,或者使用忍术将对方杀死,从而晋级。这些猜测流传于坊间,为获胜者的身份附加了一层神秘色彩——除去深通石头剪刀布的技术,他是否还拥有其他未知的力量?
近年连续两届卫冕的水上树下横空出世,加剧了人们的怀疑。许多人曾登门拜访,与水上树下单挑,切磋技艺。不过,每个扬言要打败水上树下的人都铩羽而归。前九届的冠军都败在了水上树下之手。吉尼斯记录明确记载:水上树下在双人比赛中获胜19623次,失败0次,三人及以上的比赛中获胜2501次,失败0次。不管是普通的常规比赛还是神秘的“7·19”赛事,水上树下自出道以来,从未输过。
“也许水上树下会读心术。”被击败的第八届冠军龙平村木这样评价道,“只有神才可以做到永远胜利,水上树下不可能是神。他一定使用了心法忍术。”受水上树下的舆论影响,学习读心术成为一种新浪潮。《水上树下教你读懂别人的心》《解读水上树下》《带你进入水上树下的心灵世界》《感知召唤》等一批著作成为新近人们必备的心灵书——除了水上树下。
2015年春,水上树下开始挑战百人大赛,一百人集聚鸭川,同时念咒语比赛石头剪刀布。这项竞赛既考验人们的合作能力又考验人的耐心。一百个人共同出拳,只有出现两种手势的情况才能分出胜负,进入下一轮,若想第一次出拳就能淘汰一批对手,其概率为,数字过于复杂,可知这次的挑战相当激烈。百人比赛持续了三年,终于2018年底,水上树下战胜了最后八名对手。八位人员皆出剪刀,而水上树下出了石头。从此,水上树下被推上了神坛,获得“石王”“剪皇”“布圣”三大冠冕。
每年隐秘的“7·19”比赛仍在进行,水上树下却不再参加了,他已不需要这些名誉证明自己的实力。民间与他有关的流言依然没有减少,只不过换了一套说辞。部分人猜测,他可能害怕失败,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只要保留现有的记录,人们就会把他当作不败之王。公有三吉郎的报道《水上树下害怕了吗?》在网上掀起了高潮。作为回应,水上树下公布了新计划:每月只接受一名挑战者,具体时间不定。想让水上树下失败的人不胜其数,排队的人可以绕赤道两圈,可不论他们登门挑战多少次,都会被水上树下打败。一位17岁的韩国天才少年甚至在失败后跳入了日本海。
2019年7月,水上树下再次对外宣称,将不再接受任何人的挑战,退出石头剪刀布的江湖,归隐闹市。这一消息引来了许多挑战者的不满——如果水上树下不再接受挑战,那他们终日训练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不能战胜水上树下,学习石头剪刀布又有什么意义?2020年初,一个棒球少年在神奈川附近发现了水上树下的尸体,没有人知道他死于自杀还是他杀。警方判断他可能被一位挑战者推入水中。也有人认为他是自杀,因为一生都没有找到对手,所以选择了离去。“水上树下能够看清所有人的心,却无法看清自己。”人们常常这样说。
复制
1971年,寺山修司拍摄了一部短片《猜拳战争》,两个上身着军装、下身穿内裤的青年在一间破旧的库房里玩猜拳游戏,输了便会受到对方的惩罚。胜者成为将军将对方推倒于地,令其舔脚,上吊,在对方的内裤中塞满石块……结果越演越烈。寺山修司似乎想要通过猜拳这一行为暗示战争的荒谬。
1972年,泰国导演左左泥也拍摄了一部同名短片《猜拳战争》,不过影片中的两位青年并没有通过猜拳引发矛盾事件,因为他们一直出着相同的手势。在这部16分钟的短片中,两人出了几百回合,每次的结果都一样,最终他们放弃了猜拳游戏。影片结束后,左左泥在一次报道中表示,他想要探讨人与人之间是否能够心灵相通,在矛盾中走向统一,而非寺山修司那样,通过简单的形式把战争简单化。他更愿意相信一种永恒与无解的情感存于人心,那是战争无法摧毁的。
巧合的是,历史上的确出现过两个出相同手势的人。他们出生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一个名叫杰克,另一个叫文森特,杰克比文森特大一岁。他们在同一所学校读书。杰克喜欢绘画,他的每一幅画作都由断续的弧线构成。文森特则喜欢玩游戏,当他得知石头剪刀布这项“日本游戏”后,便到处找人与他猜拳,几乎学校里的每一个人都与文森特玩过石头剪刀布。文森特输过许多次,他享受着有人陪伴的快乐,而不仅仅是取得游戏胜利。文森特总爱出剪刀,十次游戏中有七次会出剪刀,其他人了解他的习惯后,就会出石头,文森特输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后来,与他玩过的伙伴经常抱怨——文森特实在太无聊了。学校里与他一起玩游戏的人也逐渐变少了。
有一天,文森特在绘画室遇见了杰克,杰克是学校里唯一一个没有跟他玩过游戏的人。文森特对杰克说,我们一起来玩石头剪刀布吧。杰克放下画笔说,我从来没有玩过这项游戏。我可以教你,文森特说。他们站在窗前,文森特把规则告诉了杰克,他们便开始了第一次石头剪刀布,彼此的友谊也在此刻萌芽了——两人都出了布。是平局,文森特说。第二次,两人都出了剪刀,又是平局。第三次,两人仍旧出了剪刀,平局。第四次,两人出了石头,平局。第五次,两人出了布,平局……他们已不记得那天下午到底玩了多少次,每次都是平局。
文森特说,我从来没有遇到跟我出一样手势的人,你就像是另一个我一样,你是我的化身。从那以后,文森特每天都会与杰克一起玩石头剪刀布,他们成了形影不离的伙伴。出拳之前,文森特偶尔会“欺骗”一下杰克,“接下来,我要出石头。”文森特这样说,结果他出了剪刀,杰克也出了剪刀。不管文森特如何捉弄,最终他们都会出相同的手势。文森特说,我好像看见了一个复制的我——我存在,因为你存在。
他们一同上学,一起吃饭,结伴回家,就这样度过了少年时光。毕业以后,两人见面的时间变少了,每次遇见对方,他们仍会玩几次石头剪刀布,以此怀念逝去的时光,和以前一样,永远是平局。有一次,游戏结束后,杰克哭着离开了文森特的家。
文森特不知道杰克发生了什么,那时杰克已是英国小有名气的画家了,而文森特仍在乡间默默生活,不同的经历在他们之间划下了一道沟壑。文森特不知道如何安慰杰克——似乎除了石头剪刀布,他对杰克的所有生活经历都无法了解。杰克是不是也这样想呢?几天后,他收到了杰克的来信:亲爱的文森特,你使我感到虚无。
杰克不知道自己的虚无情绪究竟从什么时候产生,他的画作变得越来越压抑。他怀疑自己根本不存在,只是一个复制品——文森特的镜面,世界上从来没有杰克这个人。为了摆脱文森特在他脑中的印象,他与文森特断绝了关系,不再玩石头剪刀布。
杰克心想,他必须成为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放弃过去,探索无尽未来的人。他必须摆脱这空旷而巨大的虚无感。在他三十岁生日的晚上,他用剪刀杀死了自己的邻居玛莎·塔布连小姐,并剖开了她的肚子,用血液在她的尸体旁画了一把剪刀。二十多天后,他又在夜晚杀死了一名女子玛丽·安·尼古拉斯,依然剖开了她的肚子,在她的身旁画下了一把剪刀。接连数月,杰克杀死了五名女子。每一次,看见陌生女人死去,杰克就会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力量,感觉自己是在真实地活着、真实地呼吸。作案后,杰克抚摸着自己的脸颊,感受鲜血的味道,令他兴奋痴迷。他一次又一次地杀死陌生人,因为她们死去,他才觉得自身如此完整。
谋杀事件陆续刊登在《新泰晤士报》上,警方根据现场的剪刀符号锁定了杰克,新闻记者将他称作“开膛手杰克”,可杰克始终不承认自己是谋杀犯。受审期间,伦敦又出现了五起少女被杀事件,每个死者的身边也画着一把剪刀,跟杰克留下的剪刀符号一模一样,杰克拥有完全的不在场证明。嫌疑人的名字从“开膛手杰克”变成了“剪刀手X”。后来,警方没有掌握杰克的作案动机与时间,无奈只能将他释放。
杰克在家里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最后一幅画作《复制》——用断续的弧线画下了两个一模一样的人。一个月后,杰克回到乡间,看见了文森特。他们已经许多年没有见面了。文森特对杰克说,来玩一场游戏吧。他们念起了咒语——“石头剪刀布”,两人都出了剪刀,是平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