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怪诞的奇想 自由的飞跃
作者: 满蛟文学形式在作品中具有独立的价值,其重要性不亚于题材、主题、人物,好的形式自身就会传达丰富的内容,形式不仅展现着作家的想象力和思想探索,也承载着作家的情感、风格特征,表达着作者独有的美学追求。在“超新星大爆炸”栏目中,广奈似乎是最具先锋精神的青年作者之一了。他的作品篇幅不长,但几乎是一部作品一种写法,力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比如在形式上采用学术研究的结构等,思考了小说叙事的多样可能。重要的是,他的小说内容也是“飞跃”的,他作品中的情节、城市、人名等也皆为杜撰,颇似网络类型文学中架空小说的写法,通过虚构根本不存在的奇幻世界来实现精神的自由飞跃,表现出后瘟疫时代当代青年人复杂而幽微的内心世界。
《我们如此热爱飞跃》带有元小说的意味,表面上呈现了2006年一位学者里奥斯的学术文章,虚构了神话典籍里的以马斯、不冬的故事,不同学者间的学术争鸣,杜撰了月白、博卡、白鲁斯等大量作家的作品、创作主张和转向,追溯了文学的发展史,尤其是写实和虚构的传统,实则是作者借里奥斯之口传达自己的创作理念。作者将人类对天空、未知世界每时每刻的痴迷与作家在作品中呈现的想象力不断飞跃变动的姿态并置,认为这种飞跃可以是碎片化的拼图,作家甚至可以不知道自己创作的意图,没有意义。但它与想象力相连,不是“脱离现实整日做梦”,而是“自由、无限地放大个人欲望,浪漫地表达,革新语言与写作形式”,能将沉重变得轻盈,这种写作方式能够“更接近真相,更有生活感”。
无独有偶,《“石头剪刀布”虚构史》也在探讨小说的本质和意义,石头剪刀布游戏的发明者就叫范克新(fiction),这个词有小说、虚构之意,隐喻手法可见一斑。文艺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作者给出的答案接近于席勒的游戏说。通过讲述永远能战胜别人的水上树下,永远出相同手势的杰克、文森特的离奇故事后,又讲述了该游戏的复杂变化,引入了学术研究的探索,包括符号学的知识。作者在结尾认为,文学和石头剪刀布一样,可能只是自己与自己博弈的孤独游戏,只能让人获得短暂的闹热和欢愉,代替不了真实生活。
广奈在小说中表示,作家应当立足时代,从地面飞跃起来,才会更清楚地认识脚下的土地。正是在这一创作理念的影响下,他的每篇作品都呈现出陌生化的效果,给读者新鲜感。在《恐龙拼图》中能看到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的影子,又兼有《汉尼拔》的恐怖气氛,实则是在讲一个不接受自己平庸的普通人的自恋和逃避。《我们如此热爱飞跃》中有波拉尼奥《2666》中文学研究相似的情节元素,让人联想到四位评论家对神秘作家阿琴波尔迪的寻找。《其他的世界,其他的读者》等作品中有卡尔维诺、埃特加·凯雷特作品中相似的奇妙点子般的寓言式书写。《弹射》中S点不可救药地爱上另一条函数上的莫须有线,在另两个点洛必达和月如的帮助下勇敢追求真爱,与人鱼公主对人类王子的爱慕形成了某种呼应,也将数学知识引入了文学创作。
书因记录了人的感情而有了生命,有了生命的书可以自己完成书写、让人沉沦或让人振奋,甚至成为城市的统治者。带着这样的奇思妙想,广奈在《其他的世界,其他的读者》中创作了6个与书有关的故事,《千年孤独》反思了缺乏深广现实观照的自我立传淹没彼此、索然无味的局限,《书术》讲人与书的相互凝视、书对读者的挑选,《一本书的自传》思考了AI写作对文学的冲击,《小宇宙》讲对书的选择也是一种人生的选择,《通往阅读之路》《迷醉》讲人的命运可以被书改写,人在书上的孤注一掷地豪赌,讲到人被书俘虏跟沉迷于烟酒没有区别,也会让人落入虚无的黑洞。这些脑洞大开的情节,挑战了读者的惯性思维。
在广奈作品中几乎看不到现实,文字成为抵御现实虚无的智力游戏,但作者也意识到文学本质上是语言自我指涉的叙事游戏,也会将拉入更深的孤独中。通过像魔术师一般塑造变幻不定的架空世界、消解价值和意义等方式,广奈单凭个人的想象力就撑起了整个写作,实现了精神上自由自在的飞跃。他挑战了写作的难度和限度,也向人证明虚构是更高级的文学真实,可以作为叙事的主体,成为一个独立而自足的审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