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内心勇敢逐爱

作者: 李丽苹

只要人间有烟火,爱情便是经久不衰的话题,《玉朗拖在胡志明市》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细腻的笔触叙述了中越两位年轻的东方女性在选择爱情时的那种迷茫、纠结和成长。

开篇作者以云大附近的萨尔瓦多西餐厅为背景,以杜拉斯的法语版小说《情人》为媒介,以法语为沟通纽带,创造了一个在萨尔瓦多打工的云大法语系女生“我”和越南青年女歌手玉朗拖的交流机会。是法语拉近了她们的距离,她们因《情人》而结缘,又因《情人》而产生内心的共鸣,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同时《情人》也是她们各自爱情的信物。文中多次提到信物,信物的存在可谓弥足珍贵,它是联系感情的纽带,更是撩拨情感的源泉。

作者对玉朗拖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与杜拉斯的《情人》里的女主“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透过《情人》女主“我”与玉朗拖讲述的成长过程和爱情经历,我们看到了什么?青春期的懵懂?爱情的纠结迷茫?生活的压力?原生家庭给心灵造成的影响?文化层次与就业的关系?似乎兼而有之,又似乎都不是,小说透给读者的是“拥有追逐爱的勇气,比得到爱更刻骨铭心”的爱情理念。

在玉朗拖身上我们感觉到一种直爽、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在与“我”两次见面的过程中真诚交流探讨后,她想起蒂克曾经和她说过的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世上只有一件事不能被饶恕,那就是硬生生和喜欢的人无疾而终。”尽管陈勇对她有知遇之恩,但玉朗拖认清了自己的本心,决定遵循内心的感觉,坦言,回到胡志明市后要勇敢地追求她念念不忘的阮文凯,且建议“我”也离开当时的恋人立早章,重新回到牵绊她情感的弓长张身边。这段故事也提醒人们爱情的选择要遵循自己的内心感受,报恩式的爱情与赌气式的冲动都是爱情的弯路。

小说整体架构去繁就简,“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作者把时佩璞的《蝴蝶君》、杜拉斯的《情人》、林徽因的《映秋苑》、皮雅芙的《玫瑰人生》和希腊神话人物俄尔普斯完美地糅合在故事里,增加了小说的历史感与厚重的通润感,同时以这些名著阐释了爱情的真谛与选择,另外不经意间提到的骇人听闻的马加爵事件巧妙地标注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文中虽然描写玉朗拖母亲的文字不多,但从寥寥数笔里,我们可以捕捉到玉朗拖的母亲也是遵循本心勇敢地选择了自己的爱情,不难看出玉朗拖不仅样貌像母亲,个性也与母亲有相似之处。

另外小说的人名更是别出心裁,正如推荐语中所提,“把姓拆成两半像是拆散的恋人,又变成恋人的名字”,弓长张,立早章,言上让,三个人三段感情经历告诉我们,人在不同时期对事物的认识会发生变化,随着成长经历和社会经验的变化人生观也会产生质的改变。

弓长张是“我”的初恋,立早章是和弓长张闹别扭后赌气的选择,言上让才是她成熟沉淀后的最终选择。与言上让的相识源于时佩璞的悼念,这种巧合作者处理得很微妙,可以说时佩璞与法国男人的爱和她与言上让的爱,都以法语作为交流的语言,法语成为爱的纽带。

多年后“我”和丈夫去了玉朗拖所在的城市,见到了陈勇,意外地发现琴谱里夹着玉朗拖曾经最喜欢的歌《玫瑰人生》。这也是信物的一种,虽然玉朗拖选择了别人,但她已成为陈勇心里的朱砂痣。其实多年后她是否仍然和阮文凯在一起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当时遵循自己的内心做出了勇敢的选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