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共鸣的

作者: 耿永红

我喜欢做老师。早读,孩子们读课文,有时崩云屑雨,浤浤汩汩;有时小桥流水,潺潺湲湲。睫毛覆在眼眸,是云朵映射大地的和谐。这些,都是我喜欢的。我也给孩子们读课文,读豪放之词,惊涛拍岸,我便是苏轼,是辛弃疾;读婉约之词,小桥流水,我便是李清照,是柳永。阵阵掌声,排江倒海,令人愉悦而自洽。

课堂上,孩子们像只只雏燕,闪着晶亮的眼,等待喂食;举起的小手,春笋般林立;专注的神情,带着泥土的朴实。我喜欢课本。看目录,小说、散文、诗歌……一块块苗圃,等着师者耕耘、播种,在孩子们心里播下真善美的种子,以心做太阳,以汗水化春雨。

读书时,我们便是作者,在呐喊,在思考。课本中的人物,也是我们,同呼吸,共命运,为之痛,为之爱,为之愁,为之恨。课文背后,鲁迅看着我们,抽着烟斗微笑;诸葛亮摇着羽扇,吟诵着《出师表》;花木兰女扮男装,万里赴戎机……作者成了皮影戏背后的演员,他们导演了一出出悲欢离合,他们的声音,抑扬顿挫,深沉婉丽。

偶尔,凝视课文的倒影,试图剥开作品深处隐藏的内核,隐藏着的斑斑血泪,体悟人生的苦辣酸甜。共情,是我们有同样柔软细腻的心;共鸣,是多年后,作者的心声穿越课本,留给我们灵魂的回音。

感谢《散文诗》,给了课文诠释的另一种可能,也期待更多读者因为共情而共鸣。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