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作者: 孙甜欣摘 要: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实践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舞蹈艺术是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高职院校加强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对舞蹈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职院校舞蹈专业发展的情况进行全面认识,进一步对高职院校舞蹈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人才培养的策略以及高职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高职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舞蹈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会文化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文化艺术领域,尤其是舞蹈领域。舞蹈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价值。因此,培养舞蹈专业人才成了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背景是社会对文化艺术领域的需求,其目的是通过学校的教育,培养具有扎实技能、艺术素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舞蹈专业人才,为舞蹈艺术和舞蹈产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一、高职院校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
舞蹈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舞蹈专业人才,促进舞蹈专业的发展,对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旨在培养具备舞蹈专业的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能够在舞蹈领域从事创作、表演、教学、策划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舞蹈专业学生需要学习舞蹈基本功、舞蹈史、舞蹈理论、音乐基础、舞台美术、编舞、舞蹈剧场制作等专业课程,同时也需要学习文化基础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以提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在实践环节方面,舞蹈专业学生需要参加各种形式的舞蹈表演、比赛活动,锻炼舞蹈技能和表演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在理论环节方面,舞蹈专业学生还需要进行舞蹈教学实践,学习舞蹈教育理论和方法,了解舞蹈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为将来从事舞蹈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二、高职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能力要求
(一)核心能力要求
舞蹈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舞蹈技能是舞蹈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扎实的舞蹈技能才能表现出优美的舞蹈动作,所以舞蹈专业的学生应该不断练习,掌握舞蹈基础功底,进一步结合音乐场景,在不同的舞蹈形式和场合下进行表演和创作。舞蹈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和舞蹈艺术修养,舞蹈专业素养的培养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实践表演方面,舞蹈专业人才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创作和表演,运用各种舞蹈形式进行抽象演绎,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实践教学能力要求
舞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舞蹈技能能力、教学方法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和学生评价能力等方面。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舞蹈技能,能够在教学中进行指导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舞蹈基本功。教师需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个别教学、小组教学和集体教学等,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舞蹈技能和知识。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有效组织教学,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保持课堂秩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评价能力,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及时反馈,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三)舞蹈专业教师综合素质能力要求
舞蹈专业教师不仅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而且对综合能力也有一定要求。个人素质和职业道德是教师的必然要求,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个人素质和职业道德,秉持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尊重学生,注重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三、高职院校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完善高职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优化。第一,明确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舞蹈人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第二,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训练,加强对舞蹈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舞蹈知识和技能。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舞蹈教师,建立高素质的舞蹈专业教师团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协作,形成高质量和高效率传授的教学模式。第四,不断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增加舞蹈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全面认识和了解舞蹈行业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舞蹈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注重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教育模式。第五,完善专业设施,改进舞蹈专业的教学设施和条件,建立专业的舞蹈教室、实验室、排练厅等,配备先进的音响设备和舞蹈器材,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第六,加强与文化、艺术等行业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促进学生就业和发展。
(二)拓展高职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渠道
拓展高职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渠道,应注重舞蹈行业的开发和建设。学校应加强与舞蹈行业的联系,了解舞蹈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1.拓宽学生的实践渠道:建立更多的实践基地,包括文化、艺术及舞蹈等领域,利用实践教育基地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实际工作,促进所学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的结合。2.拓展教学资源渠道:与国内外优秀的舞蹈学院、艺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各方优质的教学资源,建立教育交流平台,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视野。3.加强宣传推广:加强对高职院校舞蹈专业的宣传推广,提高专业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舞蹈专业。4.推进在线教育: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建立在线教育平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三)创新高职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方法
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法。1.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注重实践教学、实习等环节。2.推行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在参与实际项目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3.引入国际化教育理念,加强与国外舞蹈学院、艺术机构的合作,建立教育交流平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4.推广多元化教学、移动学习等新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5.建立创业教育平台,培养学生在舞蹈编排和经营模式中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将所学技能和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一)准确把握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
把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方向,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把握舞蹈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舞蹈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舞蹈风格的变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市场需求的变化等,从而确定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2.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了解舞蹈行业的人才需求,包括市场对舞蹈演员、编导、教师、策划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确定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方向。3.把握国家政策导向:了解国家对文化艺术事业的政策导向,包括对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对艺术人才的支持和培养等,从而确定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方向。4.把握学生兴趣和特长: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优势。
(二)舞蹈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
培养舞蹈专业管理人才需要构建舞蹈专业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制定舞蹈专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以便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舞蹈管理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指导。培养舞蹈专业管理人才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引入国际化教育理念,联合舞蹈行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三)舞蹈产业发展人才的培养
培养舞蹈产业发展人才是促进舞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保障,建立舞蹈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体系,以便为学生提供产业发展知识与技能指导。
五、结 语
高职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舞蹈专业的核心是舞蹈技能和表现能力,因此应建立全面、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包括舞蹈技巧、舞蹈编排、音乐基础、舞蹈历史和文化等方面。舞蹈专业的实践教学也非常重要,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艺术表现能力。学生应积极参加各种演出和比赛,提高舞蹈水平和自信心。舞蹈专业的教学应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授课、实验教学、示范教学等。同时,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鼓励他们勇于创新。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涛.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课堂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实践[J].戏剧之家,2023(6):110-112.
[2] 史浩琳.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开展美育的有效途径[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6):28-31.
[3] 刘永丽.河南省高职院校舞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9):196-198.
[4] 易倩宇.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艺术评鉴,2021(18):128-130.
[5] 王艳.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分析[J].戏剧之家,2019(3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