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童谣里的秘密

作者: 蒲泽生

一首童谣里的秘密0

遥想当年,有一首童谣,一经问世即不胫而走,一时间唱响大江南北。这首童谣的名字叫《马兰谣》。20世纪60年代,这首童谣传唱开时,孩子们常常你一群,我一群,扯起跳绳边唱边跳,“小皮球,架脚踢,马兰花开二十一……”传唱声溢满校园。那么,当年风靡大江南北的《马兰谣》歌词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其中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2024年“七一”前夕,骄阳似火,在原711矿俱乐部后面的一栋老红砖楼房内,我揣着这些疑问采访了原711矿高级工程师王瑶心老人。热烈的话题围绕着《马兰谣》展开。王瑶心老人虽已80多岁,但她一下子激动起来,朗声道:“《马兰谣》,马兰花开二十一,在我心里藏了一辈子,也唱了一辈子!”这句话,令人肃然起敬。老人用肯定的语气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是1964年10月16日爆炸成功的,已经整整60年了。这首童谣就是庆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而传唱开的。”

接着,老人缓缓道出一桩尘封了近60年的往事。

1965年年初,711矿年轻的女技术员王瑶心前往北京参加全国核工业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地点在北京三里河,二机部会议室。当时,参加会议的有众多大家熟悉的科学家,可谓是新老朋友济济一堂。大家都笑容满面,道不尽庆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喜悦。欣喜之余,与会人员齐声唱起了《马兰谣》。当唱到“马兰花开二十一”时,许多人已热泪盈眶。因为大家都知道,这首童谣隐含的秘密与原子弹密切相关……

老人说,当时,她才28岁。她就是在这次座谈会上学会了唱《马兰谣》,并一字不差地记下了全部歌词。之后,她一路在心里哼唱着《马兰谣》回到了金银寨。很快,她欣喜地发现,《马兰谣》已经风靡大江南北。只是,在歌词上,各地出现了稍有不同的版本。

譬如,有的版本没有第一句“五九六”,有的版本没有第三句“香蕉梨”,而有的版本是将最后一句“二八二九三五一”唱成了“二八二九三十一”……继而,老人宛如回到了几十年前,孩子似的背诵起了《马兰谣》:“五九六,小皮球,香蕉梨,架脚踢,马兰花开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五一。”

这首童谣为何叫《马兰谣》?老人说,马兰位于南疆罗布泊大漠深处,茫茫大漠几乎见不到一抹绿色。唯一能增添亮色的是一种叫马兰花的植物,在一簇簇骆驼刺的映衬下,顽强而美丽地绽放。到了20世纪50年代,这里成了我国的核试验基地,因而被称为马兰基地。这首童谣是当年奋战在核试验基地的科研人员集体创作的,故名《马兰谣》。他们在童谣里,用密语讲述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故事,隐匿着一个大国崛起的秘密。

接着,老人对这首童谣的歌词做了阐释。“五九六”,指的是当时核试验的秘密代号,即“596”工程,1959年6月,我国做出了独立自主进行核试验的决策。“小皮球”,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因为它的外形就像一个浑圆的皮球。“香蕉梨”,这种梨当年叫“五九香梨”,既隐含着原子弹核试验的秘密代号“596”,又指原子弹起爆后腾空而起的形象(即“蘑菇云”)。“架脚踢”,指在罗布泊核心试验场,有一座高102米的铁塔,支撑着原子弹实现地爆。“马兰花开二十一”的“马兰”指的是马兰基地,“花开”指的是原子弹爆炸,“二十一”指21所,即核研究所,代表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训练基地研究所。而后面的“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五一”3句数字,是当时的3个信息编号,是各保密基地对外联系的唯一通信方式,即特殊代号的信箱,如这些数字最后的“三五一”,即指当时金银寨711矿的“351”信箱(后改称“41”信箱)。

最后,老人由衷地说,吟唱《马兰谣》,如同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它让人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这首童谣会永远传唱下去,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此话掷地有声,道出了一位核军工老人的心声,字字句句感人肺腑,震撼人心。

离去时,我回首凝望,老人苍老羸弱的身躯在红砖楼房前久久挺立。然后,我们相互挥手,朗声吟唱起了《马兰谣》。在这一时刻,我们遥想到了当年的科研工作者和核军工人,以及他们为国铸剑、舍身为国的崇高精神。“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继而我想到一句话——何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脊梁。

(青 松摘自微信公众号“巴山月语”,陆 凡图)

上一篇: 灵魂的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