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辣爽口的全州红油米粉

香辣爽口的全州红油米粉0

在广西桂林,全州红油米粉是全州县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小吃。它既可作主食,也是理想的风味小吃。在广西的米粉种类中,能与柳州螺蛳粉比红的,全州红油米粉算一个;能与各地汤粉比鲜的,全州红油米粉也算一个。

全州位于桂林北部,与湖南南部接壤。湘桂交界处,两地的人生活风格十分相似,全州人也十分能吃辣。在全州居住,早上叫醒人的,不一定是闹钟,可能是破窗而入的红油米粉香。“要出榨细粉,多放点红油、黄豆,加根油条!”清晨,你若居住在全州大街小巷,一股红油米粉汤香,一句地道的全州话,或许会让你睡意全无,直奔楼下的红油米粉店。

红油米粉是全州县的传统优秀风味小吃,制作工艺在全州县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老祖宗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原始的榨粉工具原是有漏孔的大木勺,后改用大型的木榨工具,经不断改良,现在用的已是金属原料特制的压榨机。

香辣爽口的全州红油米粉1

红油米粉不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还具有营养学价值、药学价值及地方消费习俗和民间制作工艺的研究价值,故早已在广西区内外闻名遐迩。本地人情有独钟的早点,就是红油米粉。而离乡在外的全州人,想起家乡就会想到红油米粉,红油米粉是游子们的思乡情结。自古以来,全州县城乡就有不少的红油米粉店,一到早上六点半到八点,红油米粉店里面人来人往,大人小孩开心地“嗦”着粉。一碗红油粉不仅是一碗粉,还是一份深深的远方游子对家的思念。

细粉、红油和筒骨黄豆汤,是全州红油米粉缺一不可的“三剑客”,马虎了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吃出汤鲜粉滑的味道。吃之前搅拌一下,最后再喝一口鲜辣的粉汤,这样有层次感的味觉,才算得上享受,不讲排场,但必须走心。每天早上撒一把香菜、葱花,放上肉末、红油和黄豆,加上骨汤,色香味俱佳的全州红油米粉,“哧溜哧溜”吃一碗,让人欲罢不能。这份香辣的味道,很多年以来一直是全州人的钟爱,飘散在全州的街头,也从全州渐渐飘散到了全国,萦绕在食客的味蕾之上。

香辣爽口的全州红油米粉2

全州人习惯把现榨米粉叫做“出榨米粉”,出榨米粉工艺复杂,从大米变成碗中粉,师傅的经验决定着榨粉的成败。为了让第一批食客在早上六点左右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的米粉,凌晨三四点,米粉作坊内就要忙开了。米粉店用对了米,才榨得出好粉。因此,红油米粉制作流程,第一步选优质籼米适量,一般建议选择本地的头季稻籼米。泡好的米要经过淘洗,否则和着“酸水”(即浸泡大米几天后的水)打浆,榨出的粉会变得酸味重。浸泡的大米放在竹筐里,一桶桶清水倒入,水将大米浮起来几秒钟之后又从竹筐的缝隙中渗漏出去,反复一二十次,酸水被冲得一干二净。接下来是磨浆,一股雪白的“白乳”缓缓泄入布袋里,淡淡米香夹着热气扑鼻而来。装袋、压干、脱水,揉成生坯,煮至五成熟,搅和揉成熟坯,即可放入榨粉机榨粉。所榨出来的细粉先煮一两分钟,捞出冷却,下一步就可以为食客后期制作米粉了。服务员动作要麻利,把细粉置于捞勺中,放入汤水中烫一下,提起倒入碗中,添一大勺肉酱,撒一点葱花,冲上骨头汤,浇上红油,就是一碗叫全州人爽口开胃的红油米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