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飞机越来越危险了?
作者: 李倩恐怖的坠机、致命的湍流、侥幸的逃生……坐飞机是否变得越来越危险?我们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致命事故 |
我们大多数人在预订度假的航班时,都不会特意去查我们坐的是什么飞机。我们只挑最合适的起飞时间和价格,然后就付了钱。但52岁的查尔斯·肯尼迪不会这样。这位飞行里程超过160万公里的飞行员兼航空分析师,每次订机票都会查看飞机型号。他会避免乘坐波音公司制造的飞机,他认为那些飞机的设计和制造都很糟糕。
2018年和2019年,有两起空难造成大约346人死亡。先是印尼狮航的一架波音737–8短途客机,后是埃塞俄比亚航空的另一架同型号客机,两架航班均在起飞后不久便坠毁了。2024年1月,美国阿拉斯加航空的一架波音737–9客机飞行到4900米高空时,机舱后部的一个紧急出口门板突然脱落。同年6月又有报道称,波音787长途客机的机身组装不当。
如今,其他人也有了和肯尼迪一样的订票习惯。量子度规分析公司2024年6月的调查发现,在18至54岁的旅客中,有1/5的人在订票时会查看飞机型号;还有1/4的人出于安全顾虑,计划未来少坐飞机。
这也难怪,2024年是公众记忆中空难最为严重的一年。1月份,日本航空的一架空客A350客机从札幌附近的新千岁机场起飞,在东京羽田机场降落时撞上了海上保安厅的一架德·哈维兰飞机。空客A350失控滑出跑道,随后起火。小飞机上的六人中有五人遇难,万幸大客机上的37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都得以安全疏散。
三天后,阿拉斯加航空1282号班机搭载着177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从俄勒冈州波特兰飞往加利福尼亚州安大略。航班爬升至4900米时,左后方的“门塞”突然脱落。所谓“门塞”是一块门板,用于封堵不用的紧急出口。门塞脱落后,客舱随之失压,驾驶舱门被气流冲开,乘客的手机纷纷被吸入冰冷的虚空中。尽管风噪震耳欲聋,气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飞行员还是设法发出了紧急信号,成功返回波特兰降落。

几个月后,奥地利航空从西班牙马略卡岛飞往维也纳的434号班机,在快到奥地利首都时遭遇风暴。冰雹击碎了这架空客A320客机的前挡风玻璃和大部分鼻锥,但航班最终平安降落,机上的17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均安然无恙。
2024年还发生了自1997年以来最严重的湍流伤人事故,以及首例乘客因湍流死在大型商用航班上的事故。7月,欧罗巴航空045号班机从马德里起飞后,毫无征兆地突然急剧下坠,乘客和机组人员都被甩到了客舱天花板上。这架波音787–9梦想客机上的325名乘客中有近40人受伤。该航班随后紧急迫降巴西。
新加坡航空321号航班的事故更是惨烈。2024年5月,该航班从伦敦飞往新加坡樟宜机场。18名机舱乘务员开始为机上211名乘客供应早餐时,许多乘客还在感叹这一夜的飞行是多么平稳。孰料情况却急转直下。这架波音777在缅甸上空1.1万米的高度,遭遇了新加坡航空飞行员经历过的最严重的湍流。飞机在短短几秒内急剧上升110米。飞行员立即打开安全带指示灯,并试图利用襟翼减缓飞行速度。但飞机仍在五秒内下跌了54米,尚未系好安全带的乘客被猛地甩上了客舱天花板。稳住飞机后,飞行员在曼谷紧急降落。当地医生说有70余人受伤。73岁的英国戏剧导演杰弗里·基钦不幸在航班上身亡。他在事故中突发心脏病。
同年8月,巴西沃帕斯航空的一架涡轮螺旋桨72–500型客机,从巴拉那州卡斯卡韦尔飞往圣保罗州瓜鲁柳斯,结果中途坠毁,机上62人全部遇难。快到圣保罗时,航班在短短一分钟内从5200米的高空螺旋坠落。事故原因可能与机翼结冰有关。
| 航司不力 |
2024年事故频发,仅仅是因为运气不好,还是坐飞机变得越来越危险了?一些航空公司的高管私下表示,情况愈发不容乐观。那么,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航空业如今面临两方面的冲击,一是跻身全球两大飞机制造商之列的波音公司业绩暴跌,二是湍流愈发严重。
波音737–8的坠毁是一系列致命因素共同酿成的惨祸:偷工减料,风险评估不力,以及蓄意向航司、飞行员和监管机构隐瞒2017年投入使用的新机型变更了飞行控制软件。波音公司承认,在开发这类机型的过程中存在刑事欺诈行为,同意支付数亿美元的罚款,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达成和解。
在埃塞俄比亚航空坠机事故发生后,波音737–8禁飞了近两年。但飞机经过重新设计,更新了软件,加强了飞行员培训后,已于2020年底获准复飞。时任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局长史蒂夫·迪克森表示,“无论是我的家人还是你的家人,都能放心乘坐这架飞机。”然而,继阿拉斯加航空的事故后,这番话便沦为空谈。阿拉斯加航空的737–9客机是737–8的加长版,初步调查显示,这架飞机从波音公司出厂时,就没有装上用于固定门塞的四颗螺栓。经紧急检查发现,阿拉斯加航空和美联航的其他737–9客机也存在门塞螺栓松动的情况。
现在,公众开始质疑波音787梦想客机是否安全。长途客机的机身通常分为三段,由紧固件和金属支架连接。2024年6月,波音公司在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报告称,一些787客机上的紧固件安装不当。
2024年7月,波音公司任命了新的首席执行官罗伯特·奥特伯格。与前几任首席执行官不同,他是工程学出身。他将与新升任的首席运营官斯蒂芬妮·波普联手,大刀阔斧地改革飞机的制造与开发,帮助公司重振良好的安全声誉。毕竟,以前的乘客可会说:“不是波音的飞机,我不坐。”
| 湍流频发 |
湍流的问题更难解决,因为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还在日益恶化。风暴、飞机经过某些地形(尤其是山区)产生的上升和下沉气流,以及在巡航高度飞过急流边界时遇到的风速和风向变化,都可能引发湍流。阿联酋航空的英籍首席执行官蒂姆·克拉克表示,“近一两年来,晴空湍流有所增多是不争的事实。”晴空湍流是最危险的湍流,因为飞行员无法看到它或预测它,天空晴朗无云,没有任何预警信号,不像前面有雷暴那么一目了然。
英国雷丁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自1979年以来,北大西洋上空的重度晴空湍流增加了55%。雷丁大学大气科学教授保罗·威廉姆斯认为原因出在气候变化上,称气温上升扰乱了急流的速度和流向。他说:“据预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每翻一倍,轻度湍流就增加59%,中度湍流增加94%,重度湍流增加149%。”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相信这种说法。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运营、安全及安保部门负责人尼克·卡伦辩称:“我们无法断言一切都是环境所致,还需要更多研究。”他指出,威廉姆斯那可怕的预测有一个前提,即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翻倍了。“要是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真翻倍了,我想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恐怕未必会是湍流。”
无论原因是什么,现在很多乘客都想知道湍流是否会引发坠机。飞机的机翼有柔韧性,换言之,即使遭遇最恶劣的湍流,飞机也能保持水平飞行,尽管难免有些颠簸。下次坐飞机时,不妨朝窗外看看,你会看到机翼随颠簸的气流上下弯曲。不过,但凡在1.2万米的高空经历过那种剧烈的颠簸,任谁都会怀疑机身是否会散架。
空客公司的首席试飞员马尔科姆·里德利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空客的总部位于法国南部的图卢兹,我在那儿和他一起钻进了一架试飞的A321超远程型客机里。机上没有座椅和机组后厨,而是装满了连着传感器的计算机。这些传感器监测着飞机飞行时机身、机翼和发动机所承受的压力。
里德利解释说,飞机和其他交通工具一样,都有一个最大限速,飞行时不得超过这个速度,以免对机体结构造成太大压力。这位前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会进行法定的湍流测试,以证明无论湍流多么剧烈,空客的飞机都不会接近不安全的飞行速度。其中一项测试甚至模拟了比新加坡航空321航班还要陡峭的俯冲。“我们会爬升到大约1.2万米的高度,然后用力下压驾驶杆,让飞机向下俯冲。”他说话的语气让人觉得,以900公里的时速飞向地面是世界上最寻常的工作。他还会测试劲风或风向急剧变化给飞机造成的干扰。
飞行员接受过培训,要是遭遇湍流导致飞机接近最大安全速度,他们会采取多种措施来减速,比如启用飞机的襟翼。如果飞行员未能及时采取措施,空客的飞行控制系统也会代为执行。“飞机会自我保护。即使发生严重的操作失误或遭遇意想不到的环境变化,它也不会解体。”里德利说。数据也证明了他的说法。现代史上还没有大型客机因遭遇湍流而解体的记录。
| 安全承诺 |
面对这么多令人不安的新闻,乘客当如何应对呢?首先要知道的是,坐飞机仍然很安全。2017年,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乘客遭遇飞机坠毁的几率是120万分之一,而在坠机事故中身亡的几率更是低至1100万分之一。相比之下,死于车祸的概率是5000分之一。1997年,一名女性从东京飞往夏威夷,不幸在美联航的航班上身亡,此后便再无湍流致死的案例,直到2024年才又发生了新加坡航空的悲剧。
至于波音公司,有迹象表明它正在重整旗鼓。其首席运营官波普已从达拉斯搬到公司的发展重镇西雅图,以便彻底推动改革。她的办公室就设在737飞机制造厂内。在2024年7月举行的范堡罗国际航展上,她表示自己一直在“广泛听取”监管机构、客户和员工的意见。她相信,她的计划一定会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和制造标准。

她说得没错,不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计划必须成功——不仅是为了她自己,为了波音公司及其股东,更是为了航空业和诸位乘客。全球航空旅行的需求每15到20年就会翻一番,而波音公司及其欧洲的竞争对手空客公司,都在努力满足市场对新飞机的需求。空客领先全球的A320短途客机的订单已经排至2030年,而A330和A350长途客机的订单未来三四年也都排满了。
一些旅客认为,如果遭遇湍流颠簸,乘坐大型客机会比小型客机更安全,比如阿联酋航空爱用的空客A380双层客机。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卡伦表示,一般而言是这样,但关键时刻也未必。“如遇轻度至中度湍流,乘坐大型飞机感受到的颠簸可能不那么明显。但要是遇到重度湍流,无论是坐轻型机还是A380,都会被颠得东倒西歪。”
航空公司和行业机构为减轻乘客的恐慌,都在积极改进各项安全措施。国际航协正在打造卡伦说的“更动态、更实时的湍流预警通信系统”。目前,大多数飞行员都要从忙碌的地面航管员那里获取天气预警。很快,飞行员就能直接与在该区域飞行的其他飞行员交流这些信息。
一些航空公司,尤其是新加坡航空和大韩航空,在安全带指示灯亮起时,会暂停供应部分乃至全部餐食和饮料,以免剧烈颠簸导致餐具和热水在客舱内四处乱飞。许多航空公司在出现颠簸时,还会要求乘客将电脑和手机放入座椅靠背后面的口袋或储物柜里。而所有航司都会提醒乘客,只要坐在座位上,就必须系好安全带。
保罗·格里菲斯认为,这些措施早就应该落实了。格里菲斯曾与理查德·布兰森共同创建了维珍大西洋航空,后来又管理过英国盖特威克机场,现在是迪拜国际机场的主管。他说:“飞机上的大多数座位可能都很舒适,有些宽敞的座位甚至还很豪华,但无论如何,你仍像炮弹似的,以每小时900公里的速度在空中飞行。有些气流会很颠簸,就像崎岖的道路一样。我们还是应该谨慎一点,用开车的态度对待飞行。”
那么,他有什么建议呢?“照常订票,享受飞行——但务必系好安全带。”
编辑:要媛
2024年的飞行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