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与雪

作者: 鲍安顺

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写道:“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诗中雪意,充满情趣,雪在暮风凄凄中,洁白晶莹,广大浩茫,形成一种视觉效果,让诗歌的形神之气,灼灼鲜明。

雪中意象,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更加突出,他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意飘然若风,读后让人惊叹,心智豁然放飞。那语言的魅力,明快开朗,生动无比。那比喻妙不可言,上升到精神层面上,让人在广阔天地间,思想无垠浩瀚,身心愉悦,轻盈地放飞起来。岑参是写雪的高手,他在此诗中的另一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也是信手拈来,便就着手成春,让心灵眺望的景象,极其生动,意象分明。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总是充满边塞气息,他在《观猎》中写雪,也忘不了枯草、飞鹰和马蹄,如“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写出了边塞生活的传神风韵,他用自然景象中出现的真实场景,诗意表达了心境中的语言风情,写得那么干净利落,充满了生命的情趣。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边塞诗歌,也充满苍茫浩气:“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是他《从军行七首其四》之作中的诗句,那雪山高云,玉门雄关,何其地雪意盎然,有着马放南山的心灵气象。

唐代诗人刘长卿在《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写雪的诗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此佳句,让许多文学后人心驰神往,踏步其间,分别用小说、散文和影视等方式,寻找心路历程,演绎出精彩纷呈的雪地画卷,呈现隐秘悠长的心灵图腾。唐代诗人刘禹锡写雪诗的佳句:“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写出了人生警醒的意味,也写出了生命的风姿,淡定从容的心智。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江雪》,写得匠心独具:“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写出了雪意人生的大境界和大真实,让人在千年之后,读了依旧怦然心动,心若寒风飘飘,那么雪意盎然。

宋代诗人卢梅坡的写雪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那雪梅,让我读后终生难忘,全诗语言简朴自然,诗意那么芳香弥漫,却又意味深长。

我欣赏诗仙李白写雪,让人感受到他大气磅礴中的风采,比如他《行路难》中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雪挡道,凸显出一种尴尬境遇,那是天象的无奈,却有心灵的超然,那是一种情结,也是一种情绪。还有李白的另一首诗《北风行》,把雪写得出神入化:“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呈现出一代诗仙的人文气质,也写出了他内心的胆量与气势,惊喜与惊叹,雪韵与气象。

我非常挚爱杜甫的诗歌,他的一首《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得精妙绝伦,让我读后联想到诗人怀才不遇的人生境遇,就像禁锢在窗里和门前的心灵,却又心怀宏大的愿景,让一腔鸿鹄之志,在千秋雪岭之上飞翔,无比渴望施展,那万里行舟的人生抱负。杜甫写诗,就是棋高一手,他总是能在写实与写虚之间,架起一座诗意桥梁,让我们轻松地抵达他那心灵的高空。

(编辑 兔咪/图 槿喑)

上一篇: 瓦房子
下一篇: 杜甫的吃鱼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