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吃鱼感悟

作者: 邱俊霖

诗圣杜甫喜欢吃鱼。杜甫在担任华州司功参军时,回洛阳探亲,路过阌乡县(今属河南省灵宝市)时,当地的姜姓县尉盛情接待杜甫。

姜县尉派人从结冰的黄河冰面上凿冰捕鱼,随后设了一场“脍宴”。唐人爱吃鱼生,生切鱼片的过程也极具观赏性。庖厨先在案板上垫一张白纸,既可吸附多余的汁液,亦可防滑。随后,他飞舞着脍刀切着鱼肉,嫩白的鱼片宛如雪片般无声飞舞。唐人吃脍,是少不了葱的:“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

姜县尉还热情地将最精致的鱼腹肉留给了杜甫,主食则是蒸得香软的米饭。主人家盛情难却,杜甫吃得欢喜满足,不知不觉,盘子就空了,他还意犹未尽呢:“落砧何曾白纸湿,放箸未觉金盘空。”

后来,杜甫辞官去了成都,朋友严武是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高适为彭州(今四川彭县)刺史。他们给予了杜甫许多帮助,经常派人给杜甫送去钱粮。地方官对杜甫很尊重,成都的远房表弟也给了他不少资助,他在浣花溪畔搭了一座草堂。

在四川时,杜甫吃过蜀地产的雅鱼,味道一点儿都不逊于黄河鱼。蜀地还有一种独具特色的米酒,直接装在竹筒中,用藕丝和芭蕉叶密封,十分甜美:“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

杜甫家时不时会来客人,有时是邻居上门给他提来新鲜的鱼鲜,还邀请他多串门走动:“邻家送鱼鳖,问我数能来。”有时候,远方的朋友登门拜访,杜甫家离集市太远,临时买菜有些困难。他只好用自酿的浊酒待客。他对左邻右舍报之以李,每回来客人时,还会招呼邻家的老翁一起喝酒:“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杜甫在蜀地时也经历过一段流离的日子。

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玄宗、肃宗相继去世,朝廷召严武回京。七月,杜甫送严武返京,到达绵州(今四川绵阳)时,剑南兵马使徐知道举兵造反,杜甫被迫前往梓州(今四川三台)避乱‌。橘子是梓州特产,每到金秋时节,梓州处处弥漫着橘香。汉中王李瑀是玄宗的侄子‌,后来被贬为蓬州刺史。李瑀对杜甫颇为敬仰,曾邀请他参加宴饮:“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第二年(763年),房琯到蜀地的汉州任刺史(今四川广汉),杜甫想去汉州会一会故人。可等杜甫到达汉州时,房琯已经被召回京城。房琯在汉州时,在汉州西北边凿了一个人工湖,后人称之为“房公湖”。房琯虽然走了,新任刺史依然敬慕杜甫,邀他一起游览房公湖,并在湖畔设宴。宴上最显眼的,还是鱼鲜。此外,豆豉烹莼菜丝也不错:“豉化莼丝熟,刀鸣鲙缕飞。”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决定离开成都。大历元年(766年)暮春,他们一家顺着长江进入了夔州。

时任夔州都督柏茂林对杜甫甚为仰慕,但杜甫归心似箭。柏茂林为了留住杜甫,跟他说:

“夔州城西的西瀼溪有柑林四十亩,夔州城东的东瀼溪两岸有良田百顷,这两片都是公地。不仅清净,而且可以搭建草堂,这两处地方任凭您选择。”

杜甫被柏茂林的诚意打动,在夔州一待近两年。

夔州当地盛产白小鱼。这种鱼体形微小,最长不过两寸。这种鱼群居而生,肉质细嫩,深受夔州当地人的喜爱。夔州集市上的渔夫,每日用大筐装着白小鱼叫卖,无数的小鱼儿在筐中蹿腾跃起,宛如迸射的银花。可杜甫发现,有不少白小鱼是刚孵化不久的,他担忧地说:“生成犹拾卵,尽取义何如。”

诗圣饮食之间也在忧虑民生啊。

(编辑 兔咪/图 槿喑)

上一篇: 古人与雪
下一篇: 蔡谟的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