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5年第3期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5年第3期

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思维与智慧》是一本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师范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益智励志类大

目录

卷首语 | 月明星稀

“月明星稀”,这句成语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指月亮明亮了,星星也就稀疏了、暗淡了,它揭示了自然运行和事物变化的规律。世间的事,难得两全其美,就如月与星,月光明了,星光也就淡了,它们总是此长彼消,此消彼长

砥砺新征程 奋进新时代 | “中国好人”汇聚向善力量

在路上“偶遇”巨额财物,你会怎么做?北京朝阳区的保安张力东拾金不昧,将10万元现金归还失主,一句“不是咱的东西,咱不能拿”朴实真挚;江西南昌市的环卫工人肖捩想,捡到失物后立即寻找失主,将财物总价值达1

砥砺新征程 奋进新时代 | 非遗保护,是传承更是启迪

奇花异草、飞禽走兽、人生庆典……在红黄蓝白交织的黎族织锦中,温暖的手指与细腻的丝线共同编织的是匠人对美的追求与对传统的尊重,传承的是技艺,传递的是智慧与情感。2024年,是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

思 | 弱连接,有至高无上的真

指甲和头发,在潜滋暗长,什么感觉都没有,似乎不重要,但如果甲沟和毛囊发炎了,火烧火燎的,你还觉得指甲和毛发无足轻重吗?感觉不到,不是没有。很多时候,感觉不到的“有”,其实很真淳,很紧要。比如,成家立业

思 | 苹果会不会砸中你

果实成熟了自然落下来,至于为什么落在地上,估计也很少有人去深究。但三百多年前,因为一个苹果砸在身上,牛顿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最终提出了震惊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伟大的成就真的是偶然得之吗?肯定不是。能给人

思 | 和谁一起散步很重要

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行走有益于思考,这一认识几乎与欧洲哲学一样古老。脑筋不好,腿得多跑。”因而,散步是他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始终坚持不辍,乐此不疲,并将自己建立的哲学学院命名为“散步者”。

思 | 苹果香

小时候,物资匮乏,村里孩子解馋的零食,就是山野里的野果、菜园里的蔬菜:杏子、酸枣、野葡萄,萝卜、茄子、西红柿之类。可能是品种和技术都跟不上的缘故,那时苹果树种得很少,整个村子没有几棵。幸运的是,三姑家

思 | 一竿酒旗风

1风中微微晃荡,旗串在竹竿上,风吹动,亦拉动竹竿,在远处便能看到,是一竿酒旗风。有酒旗的地方,应有小酒馆。零星三两间,在酒旗的下面,走道台阶,窗棂屋檐,廊檐相连,鸡犬相闻。酒旗,飘摇在古画中。这样的古

思 | 向

此刻,接天连日的绿从我眼前跑过。我的座位,挨着列车过道,小小的一眼窗,如苏格拉底所说的洞穴之口。春天,破窗而来,需要穿过一截短促的通道。即便如此,我的视觉还是被加工了。如果挨着窗,趴在窗口,我就会知道

思 | 耕当问奴

明人张岱的《夜航船》里有句话给我留下了极深印象,那就是“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大户人家吃的是华食,穿的是美衣,耕种和纺织等辛劳之事却由奴婢代劳,自然也只有奴婢对此类事在行。所谓“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思 | 不看热闹的管宁与范仲淹

三国时期的管宁,在菜园子里锄地时,突然发现土里露出一块金子,他看都懒得看,依然挥锄不停,根本不浪费一丁点儿时间。他也不爱凑热闹、看稀奇,有高官乘着豪华的马车从他门前经过,他仍旧读书如故,没兴趣去围观。

思 | 断章

“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断章”可以删繁就简,如同三秋树,向人展示其特别与重点之处。“断章”可以取所求,但断章取义不可取。孔子去世后,一天,有若向曾参请教道:“问丧于夫子乎?”这里的“丧”指的是丢官

思 | 藏在羔羊与破洞羊皮里的财富

近年来,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短尾羊备受牧民和消费者的欢迎。这种羊最大的特色就是尾巴短,所以尾部囤积的脂肪少,产肉率高。这种羊很耐寒,繁殖能力强,而且生长发育很快。最关键的是,它肉质鲜而不膻,无论是清炖、

思 | 只会设计,别的不会

李灿在深圳创办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取名“原点”,意即做“回归事物的本质”设计,将产品的多种可能性呈现给用户。作为一个上班族,李灿清楚午休的快乐很大一部分都是枕头给的。当时市面上有一种折叠式午睡枕,但它

智 | 食性在本

食材,千变万化。每一种,都有自己的性格。善烹者,首要之务便在于了解食材的性格。每种食材,都有自己的外表,替自己说话。色,色相;味,气味;质,质地。综合起来,便成了食材之“性”。有的食材,性格简单。诸如

智 | 把孩子培养成幸福的普通人

记得那是一个初冬微寒的早晨,阳光透过轻纱般的云层,温柔地洒在小院里。我的孩子,一个拥有着清澈眼眸和稚嫩笑容的小家伙,正蹲在花坛边,专注地观察着一只勤劳的蚂蚁搬运食物。他的小手轻轻触碰着花瓣,仿佛怕惊扰

智 | 足够是够的敌人

朋友的亲戚小芸大学毕业找到第一份工作后,便在心里暗暗做了个决定:自己一定好好工作努力赚钱,等攒到足够让奶奶在这个城市里舒舒服服待上至少一个月的费用后,就赶紧把老家的奶奶接过来。小芸七岁时就没了母亲,父

智 | 我们“水灵灵地奔跑”

去年十大流行语中,“水灵灵地×××”位列第六。“水灵灵”多用来形容人漂亮而有精神,也用于形容动植物润泽、有生气。“水灵灵地×××”出自一位外国女歌手展示照片拼贴画时所说的话:“我就这么水灵灵地在中间…

智 | 精致

精致,不是累积的金银珠宝,不是繁复的雕梁画栋,它体现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一杯亲手冲泡的清茶,在袅袅上升的蒸汽中带着对生活的细腻品味;一本翻阅过无数次的书页,泛黄却依然散发着智慧的芬芳;一桌简单却营养均

智 | “忽然”花开之前

北方冬日的天寒地瘦,往往蔓延至早春将尽时。节气的脚步走过立春、雨水、惊蛰,视野里似乎依旧草木萧条,色彩暗淡。春分一到,忽然之间,花就点靓了门前、路边或园子里的一棵老树、一丛灌木、几株小草。仿佛只过了一

智 | “慢”与“漫”

一个节奏缓慢的社会,人事跟随天道,所以有“天人合一”的观念产生。二十四节气,就是人类活动的指针,头顶随季节旋转的北斗七星,就是古人的钟表。我羡慕古人那种慢悠悠的节奏。因为慢,很多东西就看得很真切,可谓

智 | 让人生的美好悄然绽放

汉语成语“和光同尘”,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原文是:“和其光,同其尘。”这里的“光”,象征内心的智慧光辉、自身的卓越才华和独特个性。这里的“尘”,并不是尘土、尘埃,而是隐喻红尘,即人间烟火,现实生活中

智 | 没有“人情味儿”的胡适

众所周知,胡适先生十分热心帮助他人,如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著名作家林语堂,甚至卖芝麻饼的小贩袁瓞等人,都曾受到过胡适的帮助。以至于“我的朋友胡适之”这句话成了社交界的一句口头禅。然而,胡适并不是对所

智 | 暖心的信报箱

一天,在邮政工作的文友来单位办事大厅咨询公积金业务,顺便来到了我的办公室,聊了会儿各自的工作生活以及写作近况。聊着聊着,我就说到了单位即将搬迁一事。鉴于单位搬迁,地址要变更,而且离市中心较远,我说,我

智 | 有余

那年冬天的雪,没了人们的腰身。春节将至,年货未买,整个山村被积雪埋得结结实实。人们用铁锹挖,用镐刨,才将雪清出一条条小道,通向鸡窝,通向柴垛,通向仓房,通向邻舍,通向极有限的世界。这些小道像一条条根须

智 | 白裙子上开出墨梅花

女儿8岁了,亭亭玉立,像其他小姑娘一样,喜欢各种各样漂亮的裙子。于是,在她生日当天,我和老公精心挑选了一款白色的亮晶晶的蓬蓬裙,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这裙子着实好看,女儿穿上它美得像白雪公主一样。她开心

智 | 心底的“小”

曹贞吉是清代著名诗词家。他一生嗜书,工诗文,与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南北二曹”。在作词方面,他的成绩尤为突出,被誉为清初词坛上“最为大雅”的词家。曹贞吉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家庭熏陶,熟读大量诗文,与

智 | 不赶时间,感受时间

从容时光,莫过于一顿舒舒服服的早茶。贾樟柯曾回忆起自己在多伦多吃早茶的经历:“先在楼下买一摞中文报纸,然后坐在茶楼里饮香片吃烧卖看报纸。食客一年比一年老龄化,但夹杂在一群颧骨高耸、皮肤黝黑的广东老伯中

智 | 坐看白云起

等群山初雪漫,我想,择一山巅背风平坦处,坐看白云起。遂漫步上山,手持三齿耙,可作杖,可牵引,缓步于白雪覆盖的山道。走走停停,累了,站在山坡上俯视小城,北方的原野萧瑟如雾,一垛垛玉米秸陈兵列阵,围成了一

智 | 职业“共情”

侄女晓珂参加工作后,经常跟我吐槽公司这不好那不顺。从学生变成“打工人”,和社会需要有个磨合期,我也没把她的话当回事儿。一次,侄女又微信跟我发表长篇大论:“今天累得差点儿嘎了,同事请假,两个人的活儿我一

智 | 努力让自己值钱

大学毕业后,我如愿应聘到一家大公司,成为让别人羡慕的白领。我也开始规划职场人生,憧憬未来的美好。只不过,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我的工资收入既要补贴家用,又要还助学贷款,还要支付自己在大城市里生活费,过得紧

情 | 父亲的“拐杖”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一直是个坚强而挺拔的人。他用宽阔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用勤劳的双手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温暖的家。然而,岁月无情,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的身体大不如前,他的脚步也不再稳健。不知从何时起,父

情 | 母亲的日头落了

九十岁的母亲半倚在床头,黄昏里的最后一点残阳从窗外溢进来,续进了她百褶丛生的皮囊。夕阳像一张老照片,散发出怀旧而温馨的气息。母亲像一颗熟透了的软塌塌的蘑菇,一只手紧紧地握着,握着所剩无几的时光,另一只

情 | 冬日温情

走在那条被黄昏余晖轻抚的街道上,我裹了裹外套。夕阳只露出了一小会儿脸,便躲在了云彩后面避风,留下天际那一抹淡淡的彤色,与已显寒意的初冬交织相融,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路过街角那个面积不大的菜市场时,天已

情 | 每一次牌起,都是一次怀念

冬阳正暖,小区的亭子里有几位老人正在打牌,我路过时,隐约感到有一阵风,让一粒无处安放的沙子跌进了眼睛,回忆也瞬间模糊了双眼。曾经,也是这样的午后,外公会搬来两个大板凳放在院子里,一个大板凳放瓜果茶水,

情 | 母亲的“狗儿子”

假日回老家看母亲,我没想到的是,从不喜欢养狗的母亲,竟然养了一只小黑狗。更让我难以接受的是,母亲竟称这狗为“狗儿子”。记得父亲在世时,母亲是极其讨厌猫儿狗儿的。有一年,邻庄一户人家的母狗,一胎生了5只

情 | 人心向美,万物复苏

去旧物仓,我看见一块手工老绣片——翠绿的布面历经旧年风霜,上面绣了一朵开得正艳的紫薇花,其间点缀着红珊瑚、蓝松石、白珍珠……我不由赞叹起旧物之美,身旁的友人说:“美好的事物都有美丽的心,并不是老绣片有

情 | 乍暖还寒二月天

初春时节,偶读宋代朱淑真的诗《中春书事》:“乍暖还寒二月天,酿红酝绿斗新鲜。”又读刘清夫的词《玉楼春》:“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诗词中均有一个关键词“乍暖还寒”,意思是说,初春的天气忽冷忽

情 | 看晚霞的时候不做任何事

这天,很多人在朋友圈晒晚霞。在夕阳的映照下,一片片白云变成了粉红色,在湛蓝色天空的衬托下,云霞带着奇妙的蓝,还有一点淡淡的黄,奇幻绝妙的配色无与伦比,搭配着掉光叶子的树木枝丫,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美。那天

情 | 收获的真谛

高二开学第一天的经历,一直令我刻骨铭心。那天下午,我早早地来到学校,找宿管阿姨拿了宿舍钥匙安置了铺盖后,就来到了高二的新教室。教室的前后门都开着,却没有一个人,很是空旷。随便找了个座位后,我就开始翻阅

情 | 像新鲜面包那么奋发

“睡得像石头那么沉,起床时像新鲜面包那么奋发。”这是托尔斯泰在他的书中写的。清晨醒来,睡得好,精神就好。第一件事先读书。读的是唐诗,其中有一首年少时课本里早学过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喜欢的是后两

情 | 穿过腊月的大地

一只鸡冠高耸、尾羽挺翘、身躯雄健的大公鸡,神采奕奕地在村子里走着。突然,这只骄傲的大公鸡惊慌地扑腾着,后面有人追着它,追着大公鸡猛跑的人,是我老家村子里的王婶娘。腊月里我回乡,鸡鸣狗吠里的村庄,雾腾腾

情 | 遇见“撩青”

读汪曾祺老先生的《人间有味》,仿佛踏上了一场穿越味蕾的绮丽旅程,总能不经意间偶遇关于吃的新鲜名词儿,可以说是一个接一个,有滋有味的。这不,今天又遇到一个——“撩青”。什么叫“撩青”?它是边陲云南轻柔的

情 | 条货匠

条货匠,南方人也许是叫“篾匠”。南方人编器具,材料多为竹子,用篾刀将竹子片成一片一片的,就能编制出精美的器具。北方则不同,北方不产竹子,编器具多用“条子”:蜡条,或者棉槐条。少林棍僧所用的蜡杆子,只有

情 | 洗浴帐

20世纪80年代之前,对于农村人来说,冬季洗澡是个令人头疼的大事。漫长的冬天,想洗澡都是挑阳光灿烂的午后,在家里点燃煤球炉,拎到房间里,然后在大木盆里兑好比体温稍高的水,再备一暖瓶开水,然后把换洗衣服

情 | 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

今早起床,已是七点四十,却依旧提不起精神。仿佛有一道铁锈塞进了脑子里控制转动的枢纽,眼神像是流水上的落花,始终无法聚焦。浑浑噩噩中,突然回忆起高中晨读的日子。那时候,每天六点便要起床。可晚自习十点多才

情 | 有故事的红头发

邻居吴姐和她的爱人都是中学老师,他们的儿子小勇长得很帅气,但不怎么爱说话,跟邻居们打个招呼都会脸红,文静得像个小姑娘。我万万没有想到,像小勇这样的男孩,有一天也会做出令很多人瞠目结舌的事情。那年夏天,

趣 | 明月有情还约我

一枚枚皎洁如银的月亮,照耀着古代诗词里的一个个夜晚;一首首古代诗词中的天空,悬挂着一枚枚如银般皎洁的月亮。于是,月出皎兮,素月分辉;于是,举头望明月,明月入我牖,海上生明月,月上柳梢头,掬水月在手,空

趣 | 春天穿窗而来

冬天太寒冷,外面的世界摆着一张冰冷的脸,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我习惯周末把门窗一关,躲在有暖气的屋子里看书喝茶,闲闲地度过一天。那天下午,外面阳光很好,我走到窗前,打开窗户,忽觉一股风迎面扑来。窗外的风

趣 | 花上半钩月

春日薄暮,院子里的光景如同被嵌进了一幅画。云边上浅金色的光疏疏地落在一丛花里,月白色的花瓣竟也显出了几分羞涩。我抬眼望天,见跌落山谷的太阳,温顺得像是一只鹿,泛着湿意的空气是湿漉漉的鹿眼。才刚刚升起的

趣 | 负暄和气生

午后,阳光穿堂入户,窗台下似铺了大片银色锦缎,明晃晃,亮堂堂。拖来躺椅,背靠窗台。坐下,闭目,身与心齐齐陷入深深的温软与绵柔中。仿佛有金色的云团,在眼前交织缠绕,又倏然离散,既像有无限的风景在铺陈,亦

趣 | 一块石头的年龄

老家的胡同口有一块很大、很平整的石头,上面可以并排坐三四个人。闲时邻居们聚在胡同口闲聊,大石头上总是坐好几个人。大家谈古论今,有时还会追溯一下谁家祖先的故事。聊起几百年前的事,人们就会感慨一下时间和年

趣 | 瓦房子

瓦房子,曾是乡村的主要建筑。乡村里的瓦房子多不高大,它们在绿树的浓荫之下,在短篱矮墙之间,一幢连着一幢,随着地势起伏,如乡村的呼吸。瓦房子,也是会呼吸的。阳光从屋顶的明瓦间洒进来,日影自西慢慢地向东移

趣 | 古人与雪

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写道:“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诗中雪意,充满情趣,雪在暮风凄凄中,洁白晶莹,广大浩茫,形成一种视觉效果,让诗歌的形神之气,灼灼鲜明。雪中意象,唐

趣 | 杜甫的吃鱼感悟

诗圣杜甫喜欢吃鱼。杜甫在担任华州司功参军时,回洛阳探亲,路过阌乡县(今属河南省灵宝市)时,当地的姜姓县尉盛情接待杜甫。姜县尉派人从结冰的黄河冰面上凿冰捕鱼,随后设了一场“脍宴”。唐人爱吃鱼生,生切鱼片

趣 | 蔡谟的蟹事

据史料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吃蟹的风气盛行,尤其是在南方。当时人们用各种调料来烹饪螃蟹,如酒、醋、盐、糖、花椒、辣椒等,甚至还有用蟹肉和蟹黄塞在蟹壳内、涂上面粉制成的食品,称之为“蟹”,也叫“芙蓉蟹”或

趣 | 拾雁与摔跤

郑国有个樵夫拾到一只受伤的大雁,拿到集市卖了个好价钱。回家后,樵夫兴奋地对妻子说:“我明天到山里转转,不砍柴了,说不定还能拾到只天鹅!”“你该不是想学那个守株待兔的宋国人吧?”妻子笑道,“能拾到大雁很

趣 | 想成为大树的韭菜

一块菜地里种着几行韭菜。那粗壮翠绿的茎叶随风摇曳,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每个看到的人都由衷赞叹:“长得真好!韭菜味真大!”可韭菜们却并不开心,因为她们一心想长成菜地边那棵白杨树一样高大挺拔、威武雄壮的大

趣 | 来自陌生人的电话

年终岁尾,日子过得枯寂的老迈的我,电话忽然多起来。前几天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他是某平台的客服,之所以给我打电话,是履行工作职责,说我开通的百万保险活动到期了,他查询到保单将从下个月开始扣费,每月两千元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