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饮酒,是偶然还是习惯?

作者: 热娜

动物饮酒,是偶然还是习惯?0
动物饮酒,是偶然还是习惯?1
动物饮酒,是偶然还是习惯?2
动物饮酒,是偶然还是习惯?3

自然界中乙醇很普遍

随着开花植物产生的花蜜和果实被酵母发酵,乙醇(酒精)在大约 1亿年前就很普遍了。如今,整个生态系统中依然普遍存在乙醇。尤其是在潮湿的热带地区,自然界中全年不断产生乙醇,乙醇含量也最高。典型情况下,果实天然发酵产生的乙醇占果实体积的 1%~2%。但在一些地区,比如在巴拿马地区,这一占比可达 10.2%,这是因为这里的果实成熟度非常高。

有证据表明,早在酵母发酵生产乙醇之前,野生动物就已经拥有了能分解乙醇的基因。还有证据表明,进化过程会对食用果实、花蜜的各种动物分解乙醇的能力做调节。尤其是,灵长类动物和树鼩代谢乙醇最有效。

动物饮酒,是偶然还是习惯?4
动物饮酒,是偶然还是习惯?5

乙醇对动物的作用

动物在醉酒的情况下攀爬,或在夜间醉酒的情况下被天敌包围,显然是危险的。与人类不同,动物摄入乙醇可能不是或者不只是为了酒香,也可能是为了获取热量。热量对动物来说很重要,因此,哪怕摄入乙醇后可能不利于攀爬,甚至可能会增加被捕食的概率,动物还是愿意摄入乙醇。

其实,目前并不清楚动物摄入乙醇是否只为酒香和热量,但科学家认为并非如此。他们指出,基于已有的证据,对野生动物来说摄入乙醇至少有下列好处。

第一,乙醇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热量来源,而且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芳香化合物可能引导动物找到食物。有科学家认为,野生动物很可能并不能探察乙醇本身。或者说,野生动物只是受芳香化合物的芳香影响。

第二,对野生动物来说,乙醇有医疗、保护作用。例如,果蝇会故意把卵产在含有乙醇的物质上,这样的物质能让寄生虫避开果蝇卵。而且,当果蝇的幼体被黄蜂麻痹后,幼体会增加乙醇摄入,有时能借此让黄蜂“放手”。

第三,乙醇可能激发分泌内啡肽和多巴胺,这会带来放松感,从而有利于动物之间的“社交”。

还有许多疑问待解

因此,科学家倾向于认为,并非野生动物偶尔从发酵的果实和花蜜中摄取乙醇,而是它们经常会吃发酵的果实和花蜜,也就是经常被动性摄入乙醇。

不过,在野生动物摄入乙醇方面,还有许多疑问待解。科学家计划更深入检测其参与乙醇代谢的各种酶,并调查乙醇摄入对灵长类动物的行为影响和社会意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