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混合式精品课程学习效果调查研究

作者: 纪雪莲 宋海霞 陈学林

【摘要】通过了解学生在线上线下模式中的植物学混合式精品课程的学习效果,不断优化混合式精品课程,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混合式教学模式。文章采取线下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研究,通过82份有效问卷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分析不同性别样本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植物学;混合式精品课程;学习效果;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02—0061—04

植物学作为高校生物科学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又多又杂,理论性较强[1]。传统教学模式与5G时代存在一定的脱轨现象,教材未能及时更新,植物的一些特征未能进行精细讲解,加之线下课时比较紧张,以至于不能满足学生对更多知识的迫切需求。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更好地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并增强学生在植物学课程中的学习效果,某综合性师范院校的生物科学专业在2020年针对一年级本科生开设了植物学校级混合式精品课程。主要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2]。所谓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利用现代化技术如网络教学资源的同时进行知识的传授[3],但要加以注意的是教育现代化并不等于教育技术现代化,即并不是在教学中应用越多的课件、制作出水平越高的课件就代表着高水平教学。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调查学生在植物学混合式精品课程中的学习情况,了解混合式精品课程中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同时改进该精品课程教学中的不足。在某综合性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植物学线下课堂中发放了调查问卷82份,收回82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82份,有效率为100%。该问卷中涉及的主要维度为:学生学习态度及接受程度、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的利用等。各维度涉及的主要内容为:一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的一些基本信息;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混合式精品课程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四是不同性别样本之间的差异。

问卷对象为大一新生,更能体现出角色转变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新生自主性比较弱,还没从高中学习与生活中的被动角色转换过来。因此,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帮助新生快速地从高中生转变到大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通过问卷了解到学生的基本信息:女生人数占比84.15%;来自农村的学生占比62.2%;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64.63%;来自西部的学生占比95.12%。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问卷结果显示:一是学生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68.29%的学生认为自我控制能力不够强、53.66%的学生认为缺少交互性、46.34%的学生认为比较枯燥乏味从而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34.15%的学生认为网络学习能力及操作水平不高;二是学生在线上课程结束后很少或者从未访问过学习平台,原因如下:65.85%的学生觉得学习太忙没有时间、52.44%的学生认为是缺少师生互动造成的;三是在这种混合式教学中学习效果不显著,有86.59%的学生认为是课程任务多、时间紧、很多课程内容来不及讲解导致的。

因此,造成以上现象的具体原因可以归为:一是由于网络课程为录播课,缺少师生互动,在没有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开小差的现象[4];二是学生在被动状态下,线上学习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只是机械性地观看视频,便时常感到是在完成任务,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混合式精品课程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1.学生方面。调查结果显示:①关于学生对线上学习是否感兴趣这一方面,有兴趣的人数占比35.37%;②在学生的偏好上,有59.76%的学生更喜欢教师线下课程中播放的视频影像,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有79.27%的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来进行学习;③在学生的认可度方面,有65.85%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并不会提高学习成绩,有58.54%的学生认为线下课堂教学方式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收获,同时有53.66%的学生并不确定混合式教学能否提高自己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有52.44%的学生认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线上学习是非常必要的;④在学生的态度上,有36.59%的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是因为兴趣驱动,想要获取新知识;⑤与传统教学相比,有80.49%的学生认为最具有挑战性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50%的学生不会主动学习其他网络课程资源。

这些结果都表现出学生自身对于线上学习的兴趣比较低,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传统的教学方式。原因在于多数大一学生在高中阶段习惯了以教师为主导的被动学习方式[5],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在线上学习时产生的不适应会使学生在学习受阻后出现学习焦虑。

2.教师方面。结果显示:①在课程安排方面,植物学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线上20学时,线下34学时,有30.49%的学生认为这样安排不合适,线下课时应再多一些;针对植物学中教师线上讲授被子植物主要特征以及形态学分类原则,线下讲解被子植物起源与演化以及被子植物鉴定、检索时植物特征观察的方法与程序,75.61%的学生不适应这种安排,认为都应该放到线下讲解加深理解;②在教师授课方式上,有50%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线下授课时把线上的授课内容再复习一遍最有助于学习,还有46.34%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线下授课时先进行线上的难点答疑,课堂上再扩展更多新知识最有助于学习。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其授课方式和课程安排等方面对学生学习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6]。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把学生刚从高中阶段迈向大学阶段这个因素考虑进来,帮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加强线下课程的互动,引导学生对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的知识点进行衔接,同时要加强对大一新生的学习督促力度,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资源方面。调查结果表明:①在网络资源方面,有65.85%的学生将更多的精力用在观看视频上;有45.12%的学生是通过“视频资料——翻转课堂——教材——完成作业——其他”这个进程才学习的;有57.32%的学生认为在线上课程中上传的视频资源有必要进行改进;②在教材利用率方面,有59.76%的学生偶尔会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翻阅学习教材。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观看网络视频的时间占比多,而视频资源又存在不完整性,不能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教材使用率偏低,学生仅通过线上的学习不能够深刻理解知识,会影响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掌握。

(三)不同性别样本差异情况分析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对网络学习这种方式是否感兴趣?基于此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x2= 11.358,p=0.010≤0.01),通过百分比对比差异可以得出:其中女生选择“一般”的比重为53.62%,明显高于男生选择“一般”的比重38.46%;女生选择“不感兴趣”的比重为14.49%,明显高于男生选择“不感兴趣”的比重7.69%。

在数字化时代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信息技术越来越多样,那么学生对于线上学习持有怎样的态度呢?基于此呈现出0.05水平显著性(x2= 6.027,p=0.049<0.05),通过百分比对比差异可以得出:女生选择“可有可无”的比重为44.93%,明显高于男生选择“可有可无”的比重38.46%。女生选择“非常需要”的比重为53.62%,明显高于男生选择“非常需要”的比重46.15%。

总之,女生的合作能力比较强,她们倾向于在线下课程中统一进行知识的学习,并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7]。相较于男生,女生更能将精力放在学习知识上,在网络学习中若出现不理解的问题,又不能及时向老师请教,导致学习不顺,她们对这种学习方式的感兴趣程度就会降低。但在线上学习的必要性方面,由于女生温顺乖巧的性格特点,与男生相比,她们更会认同为了顺应时代,线上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观点。

三、提升混合式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学生方面

1.端正学习态度。面对这种混合式教学方式,学生应摆正态度[8],不能在观看线上视频时觉得没有教师的监督就得过且过,要时刻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在线上学习时要给自己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坐在学习桌前学习,不能在床、沙发上边休息边学习,尽管在线上课堂中不能与教师面对面交流,也要认真学习线上的学习资料,尽可能与教师在线上进行交流,提出自己的疑问;在线下课堂中更应该珍惜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讨论,珍惜学习机会,杜绝在课堂中玩手机、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2.规划学习时间。针对大一新生而言,大多数学习时间的规划不再是像高中那样按照学校或者教师的安排下进行学习,进入大学后需要学生自己规划好学习时间,比如在混合式的学习中,整理课堂笔记、完成课后作业、复习课程知识、预习新的学习内容等,都需要学生自主安排。学生应发挥自身网络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学习资源,辅助自己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更高效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二)教师方面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混合式精品课程结合了线上与线下的授课方式,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条件越来越多[9],教师应该根据调查问卷结果,针对学生不满意之处完善混合式精品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准备,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微课制作技术,给予学生良好的网络学习体验感,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0],如在讲授被子植物相关内容时,教师应先确定好教学目标:掌握被子植物一般特征和分类原则、掌握重点科属的主要特征和识别常见植物、了解被子植物起源于系统发育,可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优势搜索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图片,并通过互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详细的分析后,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偏好在线下课堂学习该课程,应增加线下授课的课时。如被子植物主要特征以及形态学分类原则、被子植物起源与演化以及被子植物鉴定、检索时植物特征观察的方法与程序这部分内容,通过线下讲授更符合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需求,所以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

3.加强与学生的学习互动。结合植物学课程的特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很多教学内容需要开展实地观察、实验操作等活动。如讲授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常见被子植物的鉴定时,教师在线上课程中可穿插植物相关的自然常识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线下课程中可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实物观察与鉴定,或在课堂中通过讨论、辩论的形式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教师在分配教学任务时,要进行分解[11],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调整为主动学习,这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三)教学资源方面

1.完善线上教学技术。要不断对网络平台的内容进行更新,做到技术现代化的同时,也要保证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并丰富知识体系,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同时还要注意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要保持一致性。另外,可添加线上视频的倍速播放以及字幕来克服学生在观看视频时遇到的阻碍。

2.加强教材的使用率。混合式教学越来越普遍,线上学习过程中学生大多数仅仅利用网课就完成相应内容的学习,线下课程中又存在着观看教师的课件或者板书做完笔记后课下也很少翻阅教材,教材在不知不觉中被忽视了。但教材不论在教学还是学习中仍然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定要加强学生对教材的使用。

参考文献:

[1]秦永梅,杨向黎,刘敏,等.高等院校植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9(05):243-246.

[2]冀智清.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植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09):165-166.

[3]姜晓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36):125-126.

[4]徐晓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师生作用发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Z2):180-182.

[5]白欢.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2021(03):65-70+75.

[6]解筱杉,朱祖林.高校混合式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2(10):09-14+95.

[7]步国平.基于核心素养下女生物理学习的特点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02):356-358.

[8]夏霁,邓江楼,向云波.多维视角下中学生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调查研究——基于466份中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24):18-23.

[9]邵彬涛.关于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9):107-109.

[10]丁婉怡,张曼晶.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开放教育教学有效性研究[J].成人教育,2020(04):20-26.

[11]蔡弘,赵斌斌,范海洲,等.网课实践对新时代高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启示[J].科技风,2021(07):37-38+118.

编辑:张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