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线上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作者: 徐春霞 李博亚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但从具体实施过程来看,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否认,如教师信息技术手段陈旧、学生参与度不高、互动性差等。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寻找改进策略,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难题。文章结合实践从线上资源构成与教学互动设计两方面出发,分析了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线上教学;优势;问题;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08—0085—03

在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线上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成为了传统课堂模式的有益补充。然而,当前线上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线上教学手段不足、师生互动方式单一、对学生监管难度大等,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线上教学的效果。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线上教学就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话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线上教学的优势

(一)可以充分发挥“微课”功能

线上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时间,同时打破了教室对学习者的约束。在线课堂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活动,这种优势使学生一定程度上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微课”功能主要体现在课后复习,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程回放的优势,在课后充分消化课堂上听不懂、跟不上的内容,并结合课后作业所反映出的薄弱点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强化[1]。

(二)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

1.开发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一种在线教学的形式,利用互联网平台来发布和传播课程内容,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学习;教师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特别定制的课程设计。

2.使用在线教具。在线教学不仅可以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可以使用创新的教具来增强教学效果。如语音、视频、课件、互动平台等,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源融入到线上课程中,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

3.网络共享资源。网络资源的共享可以将来自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集结在一起,方便教师获取、使用、分析和分享这些资源。网络资源可以是图片、音频、文本、视频、软件、课件等各种类型。同时,由于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获取资源的难度和代价也大大降低。

(三)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网络技术突破空间限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一定要在同一个地方共同参与教学,这直接制约了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而在线教学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教学资源的传递转移到了虚拟环境中,无论学生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接收到教学资源,进行高效的学习,这大大突破了空间限制[2]。

2.智能评估技术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在线教学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智能评估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在线课程中的学习情况,实时核查和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更加高效。此外,智能评估技术也可以将测试和测验转化为交互式的在线问答和作业,在保证准确性和质量的同时,也能有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二、当前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线上教学手段掌握不足

教师对线上教学手段掌握不足主要表现在软硬件使用不熟练、信息技术使用意识不足两个方面。由于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梯度分布较广,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手段认识上存在较大差异,使得部分教师在软硬件的使用上存在困难。同时,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手段使用意识不足,出现了“不会用”的情况和“想不到用”的情况[3]。

(二)线上课堂互动手段单一、效率低下

过去,学校的课堂讲授都是由教师亲自安排与组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贯穿于整个课堂。在线教学由于有屏幕的存在,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就没有了实时的反应,导致学生的问题第一时间得不到解决,教师也没有办法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状况,在家里学习的时候,很难集中精力,很容易让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变得模糊不清,这是网络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三)教师对学生监管难度大、效果差

线上课堂不同于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直观感受学生的听课状态,无法及时监管学生不自律行为,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出勤不出工”的现象,大大影响了课堂学习效率。初中数学注重的是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对于问题举一反三的能力,但在网络上,教师却不能充分地展示出数学知识的发展和推理。要求学生自行完成作业,并拍照上传,但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是从网络上得到的,而且上传照片会延迟信息,造成教师对学生的整体掌握程度认识出现偏差,难以及时得知学生的学习状况。此外,由于在线教学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安全风险,例如网络攻击、有害网站和内容等。

(四)线上作业设计与批改理念陈旧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叠加线上课堂的开展,作业设计和批改需要教师付出更多思考、具有更高站位。但现阶段线上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在使用简单、重复、无差异的作业设计,缺乏对作业目的思考和手段创新,无法有效提升作业效率、体现“双减”思想。

三、优化策略

(一)加强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和手段的培训

1.提供专业化培训。为了提高教师使用在线教学工具的技能,学校和相关机构可以为教师提供在线教学相关的培训课程,这些培训可以涵盖学习新技术、快速获取资源、有效沟通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课程,教师可以提高在线教学的技能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2.分享教学经验。通过与其他教师分享在线教学的经验,能促进彼此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对此,教师可以以小组或线上平台的形式结成学习社区,分享他们学到的最新技能和方法,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支持和提示,这样做可以培养出更具创新和适应力的教师。

3.引入新技术。学校可以引入新的在线教学技术,例如教育智能化系统、图像识别技术等,提供更好的在线教育资源,同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新技术,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模式的变化。

4.建立互联网学习环境。学校可以创建一个完备的互联网学习环境,提供适合教师和学生使用的设备、应用和网络基础设施。同时,学校应该向学生和家长提供特别的在线教育信息,帮助他们了解在线教育的知识,家校合作共同支持学生的学习。

(二)设计更少、更精、更高效的作业

1.控制作业数量。结合“双减”要求,教师需要摒弃“题海”战术,转向提高作业设计水平,降低学生负担、突出学科本质,提升作业设计目标感和指向性。

2.基于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设计作业。教师设计作业应把握课程标准,体现核心素养的考察,剔除偏难怪与指向性不明确的习题,实现更为精炼、精准的作业设计。

3.明确作业设计目的。作业设计应当兼具实现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短期考虑实现本节课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察,长期考虑知识与技能的前后联系与统一,在精炼作业设计的同时,也能使作业更加高效、长效。

4.优化作业的设计和指导,使网上教学更加有效。可通过语音、视频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估和辅导,根据不同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自我发展;按照学情层次安排作业,使每位学生获得成就感;充分利用班务入门当日的作业发布,提交、批阅、指导、提醒,统计分析,及时反馈,巩固网上教学的成效。

(三)个性化辅导方案

1.个性化辅导和反馈。针对不同的学生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个性化辅导,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路线上有特定的辅导方案和指导,可以在小组或个人环境下进行学习。此外,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如口头反馈、书面反馈等方式,让学生知道是否做得好,并提供清晰的指导和建议。

2.借助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借助技术工具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如结合网络、学习软件、在线视频等方式,使学生互相学习。除了线上直播课程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方式。通过借助这些工具,学生可以在更好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和辅导,并得到教师更强大的支持和指导。在此过程中,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更高效的辅导方案,成为维护学生学习情感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张达波.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利弊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05):121-159.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郑旭东.智慧教育2.0、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教育新生态:《教育信息化2. 0行动计划》解读之二[J].远程教育杂志,2018(04):11-19.

(本文系2021年度甘肃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5G技术下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1]GHB1981)

编辑:赵玉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