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教育2023年第8期

甘肃教育

甘肃教育2023年第8期

半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甘肃教育》杂志为教育类综合半月刊,它面向基础教育,兼顾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以中小学、幼儿园、师范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甘肃省社科一级期刊,编校质量达标期刊。

目录

卷首语 | 以“大思政课”铸魂育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热点聚焦 |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学校当主动作为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学校当主动作为提升全民数字素养是当今社会的必修课,也是建设学习型大国的必由之路。教育数字化的推进关键在于人的素养的提升,而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人们不可或缺的必备素养。近年来,国际组织和一

热点聚焦 |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增强育人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国式现代

热点聚焦 | 落实“双减”提质增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落实“双减”政策,助推“三抓三促”行动在教育系统走深走实,见行见效,甘谷县深入开展“双减”工作。近日,记者走进多所学校,深入了解各校“双减”工作的成效和亮点。采访活动

热点聚焦 | “因校制宜”彰显教育温度

保障孩子午休时段的身心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2021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所以,让学生精力充沛地参加到

热点聚焦 | “趴睡”变“躺睡”让学生睡好午觉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这份文件鲜明地指出了学生中午休息的必要性与

热点聚焦 | “趴睡”变“躺睡”好建议应该得到重视

当下,中小学生在校时间较长,让学生好好午睡,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现实中,不少中小学校受场地、器具等限制,采取的却是让学生午间在课桌上“趴睡”的方式,问题不少。有人从专业角度指出

五育融合 | 主题式活动型德育实践探索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初步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通过实施德育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需要从学校层面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精神实质,并采取切实可

五育融合 | 互联网视域下小学劳动课程的综合开发与实践

【摘要】智慧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小学生劳动教育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全面、多样、灵活的劳动课程学习资源和教育服务,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提

五育融合 |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实现数学教学目标,而且契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当前,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深入,在教学过程中仅强调对学生认知、自律以及合作品质的培养

管理论坛 | 县域内基础教育学校评价改革探究

【摘要】教育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学校如何办教育、教师如何教育学生、社会如何评价教育,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

管理论坛 | 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的现实矛盾及破解路径

【摘要】课后延时服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在减轻学生课后学习负担的同时,提供了丰富的社团个性化服务,能将学校打造成学生健康幸福成长的环境。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中小学校在课后延时服务中进行了许多有益

管理论坛 | 中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策略

【摘要】课后服务是解决“三点半”问题的重要民生工程,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助推器”,是学生安全的“保护伞”,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加速器”。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调查了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的情况,分析了课后服务

管理论坛 | 农村小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要】“双减”政策实施后,在农村小学的日常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部分教师存在教育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等问题。文章通过剖析当前农村小学学生核心素养培

管理论坛 |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伴随着信息全球化发展,互联网文化似乎成为了一种文化潮流。其作为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延伸,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育人作用;如若青少年沉迷其中,又将会对其成长贻害无穷。文章重点研究

管理论坛 | 中职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研究

【摘要】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受教育者的工匠精神。文章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队伍流失严重的问题,阐明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工匠精神。通过

理论前沿 | 研读·理解·聚焦: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

【摘要】新课标颁布后,让核心素养落地成为当前一线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一是要深入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把握正确的语文课程观;二是要全面理解核心素养,坚持以生为本的学生观;

理论前沿 | 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实践探索

【摘要】小学英语实际教学开展过程当中,教师会在实际教学中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展示课堂环节,设计整体规划,并且运用在课前准备课后同步作业等方面。这都需要通过良好的评价体系进行评估,从而帮助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

理论前沿 | 本土特色文化在幼儿绘本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幼儿绘本的开发与运用中,如何恰当融入和体现本土特色文化,充分挖掘其独特优势与育人功能,是各级幼儿园所面对的挑战和研究对象。文章以卓尼县洮砚文化在幼儿绘本教学中的应用为例,探究在幼儿绘本教学中

现代课堂 | 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思考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科技产业革命的先导,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基于人工智能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极大地丰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推进教学资源的建设。此外,人工智能

现代课堂 | 信息技术背景下线上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但从具体实施过程来看,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否认,如教师信息技术手段陈旧、学生参与度不高、互动性差等。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寻找改进策略,是摆

现代课堂 | 初中信息技术生成性教学实践探究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了更多可探索的空间,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理念更新、策略探究逐渐成为广大任课教师的研究重点。基于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认识

现代课堂 | 智慧教育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尤其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智慧教育时代的来临,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从根本上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生态亟待变革和突破。文章论述智慧教育的概念及发

教法实践 | 群文阅读中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研究

【摘要】小学是儿童智慧的启蒙阶段,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群文阅读对全面发展学生的比较分析、质疑批判、发散拓展、思辨创造、应用迁移等高阶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因此,教师应全面认识高阶思维能力的价

教法实践 | 小学生语文习作水平的提升方法

【摘要】新课标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和方式,更要注重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文章从对作文教学的思考和实践出发,以小学语文教材

教法实践 | 新课标下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摘要】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对于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教师应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可充分挖掘文本的语言训练点,优化教学策略,重视情境创设,结合识字、仿说、复述、创编

教法实践 | 初中作文评改路径探索

【摘要】初中作文评改一直处在浅层次评价状态,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作业评改要尊重学生”的要求相去甚远。文章分析了初中作文评改现状及原因,指出教师要提高认知和改进教学策略,构建畅

教法实践 |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析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各个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教学政策,并为学生创建出轻松的教学情境,以此有效

教法实践 | 问题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问题情境教学法是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将“问题与情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提倡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体验学习,在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问题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在于,教学过程能够把教师

教法实践 | 情境教育融入小学法治专册的实践研究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提升青少年的道德法治素养、意识等。而道德与法治课程法治专册相关内容以法律知识教育为载体,将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宪法,掌握社会生

教法实践 | 中学历史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摘要】在新课标引领下,情境教学被广泛运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情境创设,是中学历史实施探究活动型课堂的主要抓手,也是达成课堂高效育人的重要环节。中学历史情境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教坛漫笔 | 扶贫必扶智 用教育点亮未来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实现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百姓幸福的千秋伟业,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扶贫,越来越多贫困地区的孩子顺利完成了学业,实现了人生的梦想。最近的一次业务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