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升级银龄计划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优化升级银龄计划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近日,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涉及服务学校类型多样,教师年龄结构特殊,落实过程中需要强化顶层设计,既要服务国家战略,又要将学校需要和银龄教师个人意愿相结合。一是要结合各级各类学校学科需求和银龄教师专业特长,做到专业和岗位一对一精准匹配,保证服务成效。二是要建立统一信息管理平台。学校可以在平台上发布自己学校的基本情况,银龄教师也可以在平台注册,介绍自己的专业、职称、教学经历、教学生涯中所取得的教学奖项以及自己未来想从教的地区,从而形成一个大的数据库,方便学校和教师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双向选择,为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创新支教模式。跨地区工作的银龄教师在受援学校开展线下教学工作一年后,学校可以征求银龄教师意愿,灵活调整政策,允许银龄教师通过线上方式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支教,通过“长短结合、灵活多样”的支持方式,发挥银龄教师“传帮带”作用。四是完善保障机制,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让银龄教师在支援地安心从教,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冯晖)
妥善解决“长幼随学”民生期盼
随着国家人口政策调整,“长幼随学”成为不少家庭的迫切需求。切实解决多子女不同校就学问题,绝不能简单粗暴,需科学研判和稳步推进落实“长幼随学”。首先,要坚持公平、惠民、和谐的基本原则,落实落细各项政策,确保不同人群之间的入学机会公平,防止因“长幼随学”导致其他家庭的学位被挤占。其次,高度重视,加快研究,特别是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建立在校生及兄妹情况数据库,掌握同学区内不同学校多子女情况及未来变动趋势,超前谋划,提前布局,既要确保“长幼随学”举措落地惠民,又要堵住政策漏洞,防止暗箱操作带来新的不公平。最后,各地应在充分征求多孩家庭、一孩家庭、学校等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判断如何在学位恒定的前提下满足“长幼随学”需求,遵循“自愿申请、公开公平、就便安排”基本原则,可在适当突破基准班额但不得出现大班额的前提下,创设“幼随长、长随幼、长幼同调”等多元路径,创造条件让多孩家庭子女就读同一所学校。(李新翠)
谨防未成年人追星被骗

据媒体报道,近日,多地警方披露小学生追星被骗案件。梳理多地公布的案件可以发现,犯罪嫌疑人往往利用未成年人渴望与偶像接触的心理,诱导未成年人添加“偶像”账号或者粉丝群,然后冒充警察、明星律师等,以泄露隐私、抓捕拘留等理由哄骗威胁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支付巨款或购物。身为教育者,要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偶像观,提高网络素养,使之在网络追星中避免盲从,保持冷静与理性。同时,家长也要努力提升亲子关系质量,给孩子更多有质量的陪伴与关心,让孩子在丰满的现实生活中享受乐趣和温暖,这既是引导孩子远离非理性追星的重要一环,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抵御各类诈骗。(石向阳)
编辑:徐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