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情况分析报告
作者: 张弢 刘政君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和我省《关于加强全省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甘肃省民办学校党建重点任务清单》等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加强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研究,笔者对全省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对象包括兰州工商学院、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兰州信息科技学院3所本科层次民办高校和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兰州科技职业学院、白银希望职业技术学院3所专科层次高职院校。调研通过民办高校自查、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基层、开展师生座谈等形式进行,通过数据对比和深入分析,形成了甘肃省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情况分析报告。
一、甘肃省民办高校基本情况
我省现有民办高校6所,其中3所为普通本科层次的民办高校,3所为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民办高校数量占全省高校数量的12.2%;全省高校教职工总数为40287人,民办高校教职工总数为2869人,占全省高校教职工总数的7.1%;全省高校学生总数为659297人,民办高校学生总数为57694人,占全省高校学生总数的8.8%。从全省民办高校数量、教师数量和学生数量来看,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挥高等教育功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甘肃省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
(一)党建基本情况
5所民办高校成立了党委,组织关系隶属省委教育工委;2021年新设立的白银希望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党支部,组织关系隶属白银市委教育工委。
1.从教师党员数据来看,全省高校教职工党员数为25147人,党员占比为62.4%;公办高校党员数为24170人,党员占比为64.4%;全省民办高校教职工党员数为1055人,党员占比为36.8%,低于全省高校教工党员平均占比25.6%,低于公办高校党员占比27.6%。2022年全省民办高校发展教职工党员52人,占非党员教职工的2.9%。从数据来看,民办高校教师党员数量和教师党员队伍建设还有不足之处,距离工作要求还有差距,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从学生党员数据来看,全省高校学生党员数为79146人,占全省高校学生总数的12%;公办高校学生党员数为74820人,占全省高校学生总数的12.4%;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数为4326人,占全省民办高校学生总数的7.5%,低于全省高校学生党员占比4.5%,低于公办高校学生党员占比4.9%。从数据来看,我省民办高校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还有一定差距,应该引起重视。
(二)甘肃省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措施
1.完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全省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在全省开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意见(试行)》《甘肃省民办学校党建重点任务清单》等规范性文件,对全省民办学校党组织设置、主要职责、工作保障、督查考核等加以明确,形成了系统有效的党建工作规范。
2.理顺内部管理机制体制。省委教育工委制定了《甘肃省民办高校党委书记选派和督导专员委派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选派党组织负责人,委派督导专员。督促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保证民办学校党组织书记参与学校重大事项决策。
3.建立工作协调推进机制。主动适应民办学校党建工作需要,及时会同有关部门举办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培训班,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规范办学行为,切实提高教育管理人员尤其是党务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
4.建立公办民办结对帮扶机制。实施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支援民办高校思政工作。支持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联合开展主题党日等共建活动,使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帮扶长效机制。
5.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考评机制。坚持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组织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判学校规范办学的重要参考,作为评选表彰先进的主要依据定期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进行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三)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成效
1.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更加坚强。各民办高校都能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始终保持与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高度一致,能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2022年全省高校确定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数78057人,在学生总数中的占比为11.8%;民办高校确定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数为9464人,占比为16.4%,高出全省高校占比4.6%,说明民办高校学生入党意愿强烈,入党积极性高。在问卷调查中,关于“您对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总体评价如何”,“好”占38.3%,“较好”占46.4%,“一般”占12.9%,“不起作用”占2.4%;关于“您对当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总体评价”,“满意”占34.2%,“基本满意”占58.6%,“不满意”占4.9%,“不了解”占2.3%。
2.政治核心作用发挥持续增强。民办高校党组织能够积极主动作为,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基本落实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保障党委参与学院重大问题决策和民主监督职权行使的基础。民办高校董(理)事会成员中党员占比为79.8%,行政班子成员中党员占比为80.9%;董(理)事长进入党委班子占比为66.7%,党组织书记进入董(理)事会占比为100%,党组织班子成员进入董(理)事会占比为54.6%;行政班子成员进入党委班子占比为65.7%,党委班子成员进入行政班子占比为67.7%。在问卷调查中,关于“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如何”,“发挥很好”占28.7%,“发挥较好”占66.3%,“发挥一般”占3.8%,“难以发挥”占1.2%。
3.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持续深入。各民办高校能够组织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作为党委会“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内容”、教职员工思政教育“第一课程”。
4.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逐步规范。调研发现,我省各民办高校积极探索党组织建设的模式和途径,合理设置党的基层组织,实现了学校党组织和党员全覆盖,有力地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问卷调查中,关于“您所在学校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情况如何”,“非常规范,手续材料齐全”占77.8%,“基本规范”占13.6%,“不太规范,对发展对象的考察和材料把关不严”占6.9%,“不清楚”占1.7%;关于“您所在的或了解的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情况”,“按时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占84.4%,“按时组织开展,形式单一”占9.7%,“仅发起会议签到,完成程序”占1.9%,“不清楚”占4%。
5.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不断提升。民办高校党委能够发挥政治优势,把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围绕育人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党建促中心工作,更好地推动学校事业发展。
6.意识形态工作管控更加有力。各民办高校党委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布局,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做到管好课堂、管好队伍、管好阵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充分
有的民办高校董(理)事会对党建工作支持保障不够,有的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与学校的发展融合不紧密,不能发挥党组织应有的作用。在问卷调查中,关于“董(理)事会对党组织设置和发挥作用的重视程度如何”,“非常重视”占17.3%,“比较重视”占36.8%,“一般”占36.2%,“不大重视”占9.7%。调研发现,民办高校党委书记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占比50%,党委成员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占比12.5%,说明民办高校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委班子成员年龄偏大,一定程度上存在守成思想。
(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弱项
民办高校建设发展主要由董(理)事会决策,党组织在民办高校发展方面所起作用发挥受限。部分民办学校举办者和决策者不同程度还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在问卷调查中,关于“当前民办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支部书记责任心、主动性不够,履职能力和业务素质不强”占17.8%,“支部设置不科学,不利于开展工作和组织活动”占7.9%,“支部活动形式单一、内容老套,对教师党员吸引力不够”占32.1%,“教师流动性大,党员队伍不稳定”占26.4%,“对党员组织纪律要求不严”占5.8%(图1)。
(三)党建工作队伍不稳定
调研发现,个别民办高校存在党务干部队伍缺乏专业性,党务干部缺乏党建工作经验,党务干部队伍不稳定等问题。调研显示,民办高校专兼职党务工作人员数为307人,师生比为0.5%;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数为70人,占专兼职党务工作人员数的22.8%,师生比为0.1%。从这组数据来看,民办高校党务工作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落实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务工作人员不低于全校师生人数的1%的要求”的规定还有很大差距。民办高校党务工作者中年龄45岁以下的占97.4%,党务工作者中年龄45岁以上的占2.6%;党务工作人员中本科学历的占70%,硕士学历的占30%;党务工作人员中工作不到1年的占2.3%,工作不满3年的占11.4%,工作3年以上的占86.3%;近3年离岗、转岗的人数37人。从这组数据来看,民办高校党务工作者与公办高校相比呈现年龄偏大、学历不高、从事党务工作时间短和流动性大等特点。
(四)党建制度落实不彻底
一些民办学校党组织党建制度不完善,管理松懈,“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不好,支部大会不规范不严肃,个别学校对组织生活制度抓得不实,流于形式。调研发现,民办高校教师党员未落组织关系的党员数为70人,占民办高校教职工党员数的6.6%,还未完全落实组织关系转接相关制度。全省民办高校独立设置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的占比为83.3%,独立设置纪委占比为50%,还未完全落实党的工作部门设置相关规定。
(五)党建经费保障不充足

部分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大多数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没有列入专项经费预算,党建活动阵地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党建工作的开展。调研发现,民办高校2022年度党建工作经费总额为91.1万元,师生人均15元;党建经费支出10万元以下的占50%,10~20万元之间的占33.3%,30万元以上的占16.7%;党建经费从管理经费中列支占比为40.5%,从党费中列支占比为59.5%。在问卷调查中,关于“当前影响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上级党组织指导和支持力度不够”占2.4%,“董事会(出资人)对开展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态度不积极”占44.7%,“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机制不健全”占21.8%,“党务工作队伍力量配备不足”占14.9%,“场地经费保障不足”占12.1%,“党员队伍稳定性较差”占4.1%(图2)。
(六)党建业务融合不紧密
部分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仍存在“两张皮”现象,不能真正将党建工作融入教育教学等中心工作,出现党建工作载体单一、形式单调、方法老套的问题,对教师党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满足不了教师党员在思想上的需求。在问卷调查中,关于“党组织参与以下哪些重大事项并提出意见建议”,“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占34.2%,“参与人事安排”占5.9%,“参与教学科研”占55.2%,“参与财务预算”占0.8%,“参与招生收费”占1.4%;“参与基本建设”占2.5%;关于“是否把二级教学单位党组织工作列入单位最终考核的绩效核定或评价机制”,“是”占62.3%,“否”占37.7%。
(七)党建工作质量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