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教育”校本课程实践探索

作者: 徐耀光

【摘要】“七彩教育”是“五项管理”背景下,为落实五育并举基本要求而探索推进的一项校本育人项目。落实“五项管理”为推进“七彩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政策依据,推进“七彩教育”可以提升学校育人质量,为实现“五项管理”的育人价值提供了质量保障。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一目标追求上,“五项管理”与“七彩教育”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尤其是“七彩教育”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不但成为初中学校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有力支撑,也为“五项管理”落实落细和学校教育减负增效提供了参考。文章结合实践就“五项管理”背景下借助“七彩教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作一论述。

【关键词】“七彩教育”校本课程;学生;综合发展;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18—0047—04

学生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是“五项管理”的初衷,也是“七彩教育”追求的目标。“七彩教育”是在“五项管理”的背景下,学校为落实五育并举基本要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而深入探索推进的一项校本化育人项目。其中,“七彩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拓展就是校本化探索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就应该有什么样的课程”。“七彩教育”体系中“红色养德、橙色立行、金色崇善、绿色健康、青色成长、蓝色励志和紫色尚品”各有侧重但又融为一体。学校实施“七彩教育”除了要在国家课程中积极渗透其目标任务,更重要的是依托学科优势开发实施“七彩教育”学科类校本课程,并借助校内外研学活动拓展丰富“七彩教育”体验性、探究性的校本课程。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常态化落实“五项管理”,积极推进“七彩教育”实践

1.切实减轻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的作业负担,既是“五项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七彩教育”的基本任务。建立集体研备、分层设计和审核公示为基本环节的学科作业制度,严格规范作业布置、检查、辅导、纠错等环节的基本要求,是提升作业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五项管理”背景下,学校不但将学科类课程开齐开足,而且让音乐、美术、体育、劳动、信息科学等活动类课程都有了课时、师资和质量保障。再加上体育大课间、学生社团等丰富的第二课堂常态化开展,“七彩教育”的校本化育人目标才能得到有效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能有所保障。

2.切实加强睡眠管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七彩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所以,“五项管理”背景下积极推进“七彩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睡眠管理的落实,还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学校应该积极响应,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学生睡眠管理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七彩教育”的实施,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开展好“七彩教育”育人活动,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同时,学校还要做好家校共育,指导家长做好陪伴和监督,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切实保障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3.切实加强手机管控,减少学生成长干扰。手机本应是联络工具,但部分学生因过度使用手机,造成视力下降,或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影响正常学习生活。“五项管理”做出了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和课堂的规定。“七彩教育”也把学生正确使用手机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之一,且两者互为补充。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教育管理,学校有措施、家长更要有约束。家长要以身作则,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监督管理,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使用手机习惯。

4.切实加强读物管理,促成学生健全人格。“五项管理”要求加强对学生课外读物的管理,“七彩教育”也强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有益于自己成长的书籍[1]。可以说,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的作用,利用好晨午读、阅读课、延时服务等一切适于读书的时间,专门安排群文阅读、经典诵读、写作、朗诵大赛等活动,指导学生沉浸书海并记录读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让孩子从读本中汲取营养,在阅读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发挥好课外读物育人功能。教师也要帮助和指导家庭开展亲子阅读,做好好书推荐,指导家长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分享读书成果,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为孩子终身“悦读”打下基础。

5.切实加强学生健康管理,帮助学生快乐成长。当下,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堪忧。“五项管理”要求学校在保证体育课开齐开足且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每天都要安排适当体育活动,保证孩子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七彩教育”也非常重视学生健康状况,并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重要目标,要求学校在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课、劳动课的前提下,要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学校要努力做到每天开展不少于一节课的体育大课间,每周安排不少于一次的体育社团,定期开展青春期健康辅导和集体劳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此外,家长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督促孩子每天坚持校外体育锻炼,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监督并纠正不良习惯。

二、课程化推进“七彩教育”,全面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1.育爱党爱国基因,为学生成长培根铸魂。传承红色基因是“七彩教育”中红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民族意识和培植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在落实“五项管理”过程中,学校应把诵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作为一个主要的抓手,进一步有效规范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比如,我校依托历史学科组资源优势,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重大的历史节点和西路军在张掖的主要活动为内容修订编辑了《传承红色基因》学生读本,结合四史学习教育编写了《伟大建党精神》学生读本,还以张掖历史上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为切入点,编写《回眸张掖》学生读本。这些读本不仅成了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读物,还成为学校团委开展团队课的主要内容。我们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红色经典阅读和红色故事宣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红色基因传承课程,让学生在阅读学习和讲解交流中汲取红色精神,培育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厚植家国情怀和民族意识。

2.橙色立行课程育规矩规则意识,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培养学生重规范懂规矩守规则,不仅是落实“五项管理”的具体体现,也是“七彩教育”中橙色立行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对此,可以将“说文明话、做文明人、创文明校”为主要内容编印《文明礼仪伴我行》中学生读本,开设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借助班会课、思政课有效开展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系列橙色立行课程的实施,使得学生的规矩规则意识明显增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金色崇善课程育诚勤善美品德,为学生发展强基固本。“七彩教育”中的金色崇尚教育把培育学生诚勤善美的优秀品德作为主要任务,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具体措施。对此,在校本化的具体实践中应坚持发展和完善校园道德讲堂、模拟法庭、校园辩论、家长讲堂等特色活动,系统地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融入师生广泛参与的校园活动中,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性德育课程,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和终身发展强基固本。

4.绿色健康课程育生命生态生机,为学生成长扶正固本。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是“五项管理”的初衷,开展生命教育和生态教育也是“七彩教育”中绿色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初中阶段,借助生物、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实施生命教育课程很有必要。对此,以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为主要内容,编印《生命教育》学生读本;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为主要内容,编印《生态教育》学生读本。分学年有计划地开展落实生命安全教育和生态教育,使得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还可以大力实施“体育创强”工程,积极打造学校特色。每天高质量的体育大课间“一班一品”特色活动和每周一次以校园足球、乒乓球、篮球、花样跳绳等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俱乐部,成为除体育课以外的高品质体育校本课程,这些都为学生的绿色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5.青色成长课程育美丽青春,为学生成长助力赋能。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变化的青春期,国家课程对于青春期教育的课程安排和资源非常有限,所以,学校开发实施青春期教育校本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学校可借助健康教育课和各种专题辅导,有计划地在初中生中开展青春期教育和早期性教育。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正确对待早恋等比较隐晦的问题,为青春期学生的健康成长赋能助力。

6.蓝色励志课程树理想信念风帆,为学生发展领航定向。“五项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初中学生综合发展和终生发展。“七彩教育”中以理想信念和培育志向为目标的蓝色励志教育其目标也是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对此,学校可以开发实施针对初中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励志教育校本课程。这样不仅能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更能引起学生对未来的思考和规划。

7.紫色尚品课程育雅言雅行品味,为学生发展提质增效。对初中生进行典雅典范教育,提升初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味品质,是“七彩教育”中紫色尚品教育的主要任务。随着“五项管理”的落地和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为初中阶段“五育”并举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政策保障。尤其是对学校推进劳动教育和音乐、美术等艺术审美教育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教育让学生增强劳动体验,可以培养其劳动兴趣,提升劳动技能,体会到劳动不易,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音乐、美术课程高质量落实和音乐、书法、绘画、摄影、设计等美育校本课程的广泛开展,全方位对学生开展美育实践、艺术熏陶。劳动的价值在于创造,艺术的价值在于审美。劳动实践活动和艺术美育课程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了学生雅言雅行,改善了学生品行品味,也为“七彩教育”要培养小绅士和小淑女提供了保障,从而成为学生的综合发展的助力器和增效剂。

三、校本化开展探索实践,有效提升学校育人质量

1.依托校园活动,拓展丰富体验性课程。在学校一切以培育学生品行习惯和促进学生发展成长为目标的活动都属于课程。校园活动因其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更有助于“五项管理”基本要求的落实和育人功能的发挥。除过常规开展的校园“三节一会”活动外,学校还可以在落实“五项管理”、推进“七彩教育”的过程中探索实践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校园活动,让它们成为创建文明校园、打造学校特色的实践性课程。比如,在推进落实“五项管理”和“七彩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逐步改造完善了校园道德讲坛、模拟法庭、校园辩论、家长讲堂、青春学堂等具有特色的校园活动,现已成为推进“七彩教育”的实践性特色课程之一[2]。除此之外,还有模拟法庭深入校园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实践体验,家长讲堂以家长为主体开展教育活动,这些活动都已经发展成为校园推进“七彩教育”的重要活动载体和特色课程。

2.依托研学实践,拓展丰富探究性课程。最好的课堂在路上。研学实践就是行走在路上的“活课堂”。学校应该始终坚持把研学实践作为促进学生探究学习和品德培养的重要途径,作为落实好“五项管理”和推进实施“七彩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学校要积极开发区域内各种研学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实践活动,将校内教育与校外实践有机融合。一方面,学校团委每年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团员赴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空巢老人家庭、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爱心志愿活动,或是组织青年团员参与文明城市志愿服务;学校德育处可以在国际禁毒日、宪法日、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日,组织学生志愿者深入街道、社区开展义务宣传……这些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同时得到了最直接的教育体验。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积极联系筹建区域内的研学教育基地,有组织有计划地面向学生开展研学实践。学校可以深入城市公园、湿地等地开展环保教育和科普考察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名胜古迹,开展文化寻根之旅。这样的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真切地感受了自然生态的变化以及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在文化自信中构建学校内涵发展的“七彩”教育文化品牌[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03-04.

[2]王慧.让特色课程成为七彩教育的重要基石[J].新闻世界,2015(11):159-160.

(本文系2022年度甘肃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五项管理’背景下基于‘七彩教育’促进初中生综合发展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2]GHBZ162)

编辑:赵玉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