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教学的网课设计
作者: 张文静 毛彦平【摘要】面对全国正在进行的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这一“三新”改革,在物理三轮复习中,基于大单元教学视域下设计网课,并将其引入教学中,帮助学生利用新媒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回归物理本源,自主建构物理知识体系,强化复习效果,提升备考信心。鉴于此,笔者对如何利用大单元教学设计网课,如何在物理三轮复习中合理使用网课,提供了一些可行性的策略,旨在通过大单元教学与网课的融合,改变物理三轮复习的固有模式。
【关键词】物理教学;大单元;复习;网课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18—0085—05
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知识与新型载体的结合诞生了诸多更具特色、更有个性的教育模式。其中网课以其丰富的资源、高效的学习方式、精准的知识得到了众多学习者的喜爱。而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从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的转变、新教材的出版、全国高校招生向“3+1+ 2”模式的过渡,各省陆续出台了高考改革新方案,物理作为高中难度较大的学科,教师在深入贯彻新高考理念的同时,更要积极探寻新的高考复习策略。
根据笔者调研,为了应对高考能力要求,我国大多数学校将高考物理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注重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紧扣教材,系统学习向高考靠拢;第二阶段将物理知识综合并建构物理框架,利用主干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第三阶段为“真题训练”加“回归课本”。其中的第三阶段即俗称的“三轮”复习,在此阶段由于距离高考大概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因此多以真题训练为主,回归课本变成了一句空口号。但在高考改革“三新”环境下,大单元教学这一概念横空出世,将其与网课有机融合,为物理三轮复习跳出固有模式,让回归课本落到实处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对此笔者以大单元教学为核心理念设计网课内容,并将其引入高三物理三轮复习中,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均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将设计过程与实践结果进行总结。
一、基于大单元教学的网课设计
大单元教学这一概念由崔允漷教授提出,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洪流下,为使高中物理教学能够紧随时代的发展,让高中物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大单元教学设计这一理念的出现为高中物理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下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由于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更加注重学生对整体知识框架的构建,尤其在单元或者模块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零散知识的整合,树立学生的宏观学习理念,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有着很大的帮助。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的核心思想在于大单元,要求教师站在整个模块或者单元的宏观角度下,整体把握教学的方向,抛弃以往只着眼于某一节或某一细小知识点的微观情况[1]。因而将该思想引入高三物理冲刺复习中,教师在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每一个专题性内容重新整合,利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并将其引入高三物理复习中,使学生能够在清晰的逻辑排列下将散乱的知识重组起来,也能够让高三物理复习教学有条不紊地展开,以此实现单一知识“点点教学”向模块知识“线面教学”的全面升级。因而,在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紧紧围绕大概念、大情境、大问题结合物理复习的核心内容,将单元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以一个单元物理知识为中心并向外发散的网状知识体系。此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整合专题知识的过程中,使物理知识之间形成环环相扣的整体,能够培养学生快速建构物理框架的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信心,提高高三物理冲刺复习效率。
在不断深入的教学改革中,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培养和发展的主要目标。面对高三冲刺阶段的学生,更需要及时关注该阶段学生的差异和心理需求,但是教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这时网课的出现可缓解学校教学与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由于网课以其时间简短、内容量大而著称,同时突破了以往传统教育在时间及空间上的限制,如能合理使用网课,则可最大程度上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之间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合作。此外在大单元教学指导下设计网课,并将其引入高三物理三轮复习中,教师对学生前两轮复习过程中依然存在的疑难点单元内容进行整理,学生课下根据整理的网课自主选择进行补充性学习,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复习效率,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能够缓解学生在冲刺阶段的紧张和迷茫。
1.以学生为本,选择大单元教学内容。对于已经进行了两轮细致复习从而进入第三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必要的模拟训练以外,更需要教师立足于综合模块教学下的难点、考点,帮助学生在该综合训练阶段找出问题、发现问题。由于模块教学及单元教学的系统性和框架性更强,因此这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有着更大的挑战,但又由于其所处地位的重要性,是学生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所以要求教师针对学生依然存在的知识框架问题和疑难点,及时设计细致化、指向课本的网课单元复习内容,避免学生在大量刷题过后却依然存在知识点模糊的情况出现。
2.基于大问题、大情境或大概念组织网课内容。根据学生依然存在的疑难点选择网课内容后,需要根据大问题串或大概念对单元内容重新组合[2]。学生对某一知识点存在疑问,必然是因为与该知识点相关的单元内容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以该核心问题为中心,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思维,将整个单元内容组织并串联起来,从而形成环环相扣、彼此关联的整体化、结构化单元知识。帮助学生强化知识体系,形成以回归课本为主、做题为辅的高三三轮复习模式。
3.网课教学目标设计。完成对单元内容的组织与重构,该单元教学下的网课教学目标设计在紧紧围绕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下,依然要以学生的问题单元及高考的重点单元为主要目标进行设计,形成极具针对性的网课,以达到解决学生的疑难点,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概念的目的。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动量专题的复习中,教师可以将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目标确定为: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一些特点,寻找碰撞中的不变量;主要核心在于围绕“守恒思想”体验物理学习过程中的探究精神,继而可以通过动量守恒定律处理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同时通过物理学的守恒定律,体验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基于此,在对专题、大单元、模块等核心素养的目标分析上,教师对网课问题及环节的设计都应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目标,从而让网课内容更加精准,具有针对性。
4.主要情境与问题设计。根据近几年高考试题研究发现,题目与生活情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若三轮复习依然只注重模型化的讲解与练习,而对生活背景缺乏了解,就会导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很难通过生活情境建立物理模型。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与问题建构物理模型变得尤为重要。利用大单元教学设计网课时,可以根据学生依然存在的疑难点结合现实生活创设符合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境,进而基于该情境引导学生提出大问题,再通过大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小知识点、小情境等,将大问题分割为小问题,最后逐一通过课本知识解决上述问题。学生在网课的引导下,综合利用单元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极大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解决了学生在知识点上存在的疑惑,也通过知识点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物理建模的能力。
5.反馈性评价设计。利用网课提升三轮复习效率,需要经过反复的修改与调整,而学生的反馈性评价对于教学的调整与完善是最有利的手段,也能够直接反映教学目标的完成度。除此之外,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及大单元教学设计理论也格外强调了反馈性评价的重要性。要求在物理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多层次、多元化、多角度地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以达到教学源于学生,回归学生的目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单元知识的测评及问卷调查反馈,收集学生的成绩及建议,对大单元教学设计下的网课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网课在高三物理三轮复习中的应用策略
经过一轮、二轮的系统复习,学生基本能够达到高考能力要求,也可以灵活地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三轮复习应该着眼于学生依然存在的知识漏洞及复习要点,提前录制网课,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站在更高的位置重新研读课本,加深其对基础概念的理解。
1.课堂教学应用策略。在高三物理三轮复习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将重难点及易考点章节提前抽取出来,围绕这些章节的课本内容,录制“引导型”网课。同时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网课的引导围绕课本进行合作探究[3]。
如在“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的复习中,可以利用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先收集学生在该部分依然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考内容及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掌握程度,设计相应的大情境、大问题,并将大问题分割为一系列小的问题串,并以此录制网课内容。例如,开普勒三大定律分别是什么,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及其意义,涉及的圆周运动内容及公式有哪些,这些问题的答案均可引导学生在课本中寻找答案,体会各知识之间的联系。
除此之外,也可以结合教师的经验及高考高频考点,对常见的问题创设大情境录制网课内容进行讲解,同时配备相应的题型督促学生练习,以此帮助学生提高备考质量,加强学生的训练效果。如“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可以分别就“已知中心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及半径”和“已知绕行天体的轨道半径及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两种方法进行讲解,最后通过习题练习强化效果即可。
2.课后补充应用策略。由于网课打破了时间及空间上的限制,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和巩固重难点知识,因而在高三物理三轮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堂上来不及细讲的拓展内容、高考常考点及学生学习难点录制成“补充型”网课,并发放给学生。学生结合自身在一轮二轮复习后依然存在的知识漏洞和薄弱点,针对性选择网课内容进行补充性学习,以达到弥补自身知识体系,强化备考复习效果,提升学习能力的目的。例如“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章节中卫星的变轨问题、钟表问题、解体问题、多星体问题等拓展知识无法在三轮复习的课堂中完全展示出来,同时该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因此以网课形式发放给学生,由学生自主选择时间、空间进行学习,大大提高了三轮复习效率。
作为“补充型”网课,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在整个高三前期复习中经常出错的题型及易错知识点进行整合,并录制网课,以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观看,以此来引导学生自查自纠。通过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易错知识点的印象,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此外,基于网课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在录制网课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分层录制,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发放不同的网课。既可以满足能力强的学生通过网课再次拔高,也可以让能力较弱的学生再次巩固基础知识。尤其随着高考临近,每个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分层网课也可以照顾到能力不强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备考信心,积极参与到三轮复习中,以乐观向上的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
三、网课在高三物理三轮复习中的注意事项
由于高中物理知识难度较高,随着高考改革,对物理问题模型化的考查也更为灵活,因此教师在高三物理三轮复习中要合理设计及使用网课。
1.以理论为基础设计网课内容。由于该网课主要面向三轮复习,而该环节是将物理知识系统构建后,回归课本,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因此在制作网课的过程中,切不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地设计网课内容,教师一定要紧紧围绕大单元教学理论的指导,从更高的角度整体把握课本内容,根据重难点,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模型精心设计。
同时,在课后使用的网课中,要注意对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过程中的引导性作用,尤其是在物理主干知识的纵横联系上,网课要在学生容易忽略且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上格外强化。纵观大部分学生在后期三轮复习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其一,学生学习初期对知识的理解较为肤浅,导致只会机械性刷题模仿,却无实际的效果;其二,学生对于相似相近的概念记忆混乱不清,导致很难通过自身对课本研读感受知识更深层的意义,领悟物理知识的规律与联系;其三,学生基础不牢靠,导致在对知识整合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大量知识的缺失。由于学生在该阶段已有明显的分层,这些问题很难在高三三轮复习的课堂中重新梳理,教师根据理论指导下整体把握课本知识,合理引导学生将知识缺失部分重新构建起来,毕竟“固本”才能“扶元”,只有熟悉的知识系统化、散乱的知识条理化、生活的问题模型化,学生才能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有一个明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