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原则和方法
作者: 孙瑾凤【摘要】英语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通过该学科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其树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然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单一,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致使课堂效率不高。在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师生课堂互动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实现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拉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文章探索了师生互动教学设计的原则、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旨在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课程理念;师生互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20—0077—0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探究主题意义的情境和空间,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并成为探究的主体和积极主动的知识构建者。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侧重于“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的教学理念。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研究。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因此,师生课堂互动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平等性原则
平等性原则是师生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保证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互动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以充分发挥互动交流的作用和价值。这意味着学生可以与教师一样,自由地提问、发表意见和分享观点,而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必须确保学生在课堂互动中拥有与教师同等的地位和权利[1]。
(二)趣味性原则
在师生课堂互动教学设计中,趣味性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设计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乐于参与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氛围,从而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互动教学中注重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可运用丰富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来增加课堂的气氛,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目的性原则
在师生课堂互动教学设计中,目的性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有一定目的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设计师生课堂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于本单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知识,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高效的师生互动教学活动,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
(四)主体性原则
在师生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再是一言堂、满堂灌,而是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因此,在师生课堂互动教学设计中,主体性原则非常重要。这个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给予他们更多的权利,能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近,关系更加和谐、友好,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五)多样性原则
重复、单一的课堂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和听觉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难以实现高效学习。而多样化的师生课堂互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能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因此,在师生课堂互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多样性,尽可能地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不同课型中师生互动的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注重对听说课、阅读课、词汇课、写作课等课型的设计,并根据不同的课型实施师生课堂互动教学,为不同单元、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服务。在实际课堂中,应基于平等性、趣味性、目的性、主体性、多样性等原则开展教学活动,以达到预期的效果[3]。
(一)听说课的互动教学设计
1.记忆力游戏。在这项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本节课的重点语法,学会与主题相关的句子,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以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为例,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五人为一组进行比赛,前四位学生每人说一种自己拥有的体育用品,第五位学生进行记忆,并向拥有对应体育用品的同学提出邀请去锻炼身体,完成好的一组获胜。接着,由教师设定情境改编对话,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
2.调查问卷。要求学生运用课堂上学过的英语知识,调查班上同学们拥有的体育用品,并邀请他们去参加体育运动。这项活动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询问物品的拥有情况并提出建议,同时,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在完成自己的调查报告后,教师组织在课堂上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或者教师可以用do you have写三个问题,看看班上谁有这些物品,并写下名字,如,
Do you have a mobile phone?Name:
Do you have a basketball?Name:
Do you have a TV?Name:
先让学生回答,互相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且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得以提高。
(二)阅读课的互动教学设计
1.辩论比赛。在阅读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辩论赛进行热身,以便学生理解和记忆。以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为例,首先,让学生在课前充分阅读材料进行预习,熟悉本单元的话题Gift giving,以及相关的词汇与表达方式等。接着,在课堂上,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精美礼品的图片和阅读材料,并提问: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see the presents?同时让学生进行分组竞赛,看看哪组可以获胜。这样的方式更加直观、形象,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动机。然后,教师利用PPT向学生展示问题:
When Mother′s day or Father′s day comes,may? be you’ll buy something for your parents.What are you gonging to buy?why?
学生就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并通过辩论赛的形式进行反馈。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深层思维得到训练,并能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2.寻宝大作战。在开展这项活动前,教师要提前备好“宝箱”,并将精心设计的问题写到纸条上,将纸条投入“宝箱”后,再将“宝物”分布在教室内较为隐蔽的地方,分组进行,让学生寻宝。问题的设计可以是句子翻译、判断对错、关键句提取等,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惩罚类的小游戏,找到宝物但回答错误的学生要接受惩罚,为大家表演节目等。问题的设计要紧密联系本节课程的阅读文本,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留出十几分钟的时间围绕阅读材料进行自主学习,要求他们运用文中的重点词汇,学会翻译重要句型、概括主题等。接着,开始寻宝大作战,寻到“宝箱”的学生要回答纸条上的问题,并由教师评判其回答的正确与否。通过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自己的专注度,并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4]。
(三)词汇课的互动教学设计
1.你画我猜。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两两一组参与到活动中,其中一人根据教师的题目进行画图,另一人则根据图画猜词汇,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课堂教学的多样性,深化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以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8《It must belong to Carla》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本单元的核心单词及相关词汇一一展示出来,在课上进行分组比赛,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向学生阐明游戏规则,其中一名学生到前面背对屏幕,另外一名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单词进行画图,让前面的学生猜测是哪个词汇,必要时也可以辅以动作和手势。由教师进行评判,每组限时一分钟,猜对记一分,得分最高的一组获胜。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能锻炼学生的口语和团结协作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单词。
2.疯狂的设计。首先,教师要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小组10人左右,并为不同的小组设定单词,由小组长进行抽签,要求组员根据抽到的单词摆动作,游戏时间设定在30分钟,用时最短且最规范的小组获胜,教师则要做好指导评判工作。通过这样的互动方式,不仅可以转变枯燥的词汇学习氛围,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单词的热情,同时也能通过肢体语言,简化词汇学习的难度[5]。
三、师生互动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具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需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尊重其个性差异,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其核心素养,实现英语课堂教学师生的良好互动与共同发展。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将学生视作学习的主体,引导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学生只有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才能实现合作共赢,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二)要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只有对教师产生足够的信任,才能真正喜欢上该教师所教授的学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氛围的良好构建,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激发出来。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可以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还能提高学习效果,促进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实现智力和个性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自尊心,注重对民主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使师生之间的情感更加融洽,这样才能实现双方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三)要做好评价反思工作
在初中英语师生课堂互动活动中,评价与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身的教学效果有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评价时要注重多元化,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即学生的互动效果、学习状态、课堂参与度等,强调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并通过日常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使评价在保护学生自信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需对自身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反思,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的拓展运用
教师在进行师生课堂互动教学设计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实际,提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发展的英语学习资源。并且要因材施教,根据教材创造性地拓展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多媒体、互联网信息,多渠道为学生开发学习和运用英语的途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5],这不仅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内容,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实践和核心素养。
(五)要不断强化课堂纪律
课堂活动开展的前提就是要向学生明确严格的课堂纪律,这也是课堂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反之,如果学生听讲时分心、注意力分散、无视活动要求,那么师生课堂互动教学活动就会变得毫无纪律和意义可言,就会与教学目标违背,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互动教学设计中,要强调课堂纪律,明确告诉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确保互动活动能够有序高效进行。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要使师生课堂互动教学活动设计更优化,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活动,使自身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得到充分激发,这对学生提升英语综合能力也十分有利。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积极打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改善不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并将互动教学的理念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建构。
参考文献
[1]叶良怡.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J].校园英语,2022(17):48-50.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72.
[3]邢茜茜.初中英语情境教学的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8.
[4]娄娟娟.初探初中英语教学中创建教学情境[J].读与写,2021(07):142.
[5]金殷.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1(01):76-78.
编辑: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