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特点及策略

作者: 王成美

【摘要】语音教学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起着基础性作用,掌握正确的发音以及语音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语音学习以及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部分地区教师在教授语音时甚至无从下手。文章将从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现状、内容、特点以及语音教学的策略四个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现状;特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14—0113—04

当前,由于受到语言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在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学校问题更为严重。语音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教师如何在掌握正确语音规律的基础上,高效地进行语音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翻阅资料以及日常教学实践,在掌握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验班所做的教学研究,总结了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内容以及特点,并提出了语音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现状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1]小学阶段学生掌握一定的语音知识、音标知识以及英语发音技巧能为将来英语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笔者通过对本校教师英语语音教学以及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调查研究,发现语音教学目前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方面存在问题;教师在语音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困惑;部分学生音素发音不准确。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发音时长短音不分,或者是长元音读不长,短元音读的不够短,单词读错或者读不准;有的学生语音知识掌握不全面;大部分学生不清楚部分音标发音的准确部位;很多学生对于停顿、连读、失去爆破、词的重音等方面的知识不够清楚;有的学生还存在朗读中的重音问题,单词的重读音节和句子重读掌握不准确;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容易犯重单词重读而轻句子重音的问题,导致所教学生读出的句子及文章难分轻重音;有的学生读英语时不分重读和弱读成分,常将每个单词都重读,听起来呆板生硬。英语语音中部分学生还存在语调问题,在朗读句子时升降调使用不准确[2]。在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者总结了教师在语音教学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当前形式下很多学校,尤其是地处偏远地区的西部地区以及部分农村学校,语音教学得不到有效重视。体现在课时安排上的不够重视,以及没有完整的系统的语音教材,配套的试听材料不够充分。长期应试教育导致“哑巴英语”的产生,在教学中,很多教师过分强调语法,而忽略了对语音教学的训练。教材中对语音学习板块独立安排,就冀教版教材而言,语音教学显得过于独立,而且缺乏趣味性设计,简单重复的读与记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时间一长,学生对于语音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语音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语音教学对于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效的语音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良好语言能力的形成,还有助于促进学生词汇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且能帮助教师专业化成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掌握语音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发现语音教学的特点,探寻语音教学的有效策略,不断提高语音教学的效率。

二、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内容

英语的表现形式包括两个方面:外显形式和内隐形式。外显形式,就是指文字形式(拼写),即字母、单词及句子,词句是人类进行思维活动和完成交际行为的重要信息符号,人们主要通过词句进行思维以及语言交流。内隐形式,就是指语音信息(读音),无论听还是说都离不开语音,发音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词义和句意。

与此相关,语音教学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基础的语音知识和基本的语音能力。基础的语音知识,主要包括字母与音标以及单词、句子的重音、节奏、连读及语调等。基本的语音能力包括听音、辨音能力、模仿能力、拼读单词及音标能力,联系语音和语义的能力以及朗读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比如利用英语趣配音APP让学生通过模仿提高其英语语音能力。

三、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特点

1.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具有情境性。语音教学一般比较枯燥,要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利用声音、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创造有趣的英语学习氛围。例如,冀教版教材中教师在教授三年级上册《On the Farm》的这节课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动物的图片以及叫声引导学生学习cat、dog、hen、duck等单词。教师先给学生展示动物的图片,然后出示这些动物的名称,之后出示对应的元音字母以及单词,逐步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单词。教师还可以利用英语儿歌在情境中渗透巩固元音的发音。例如,教师利用《Old MacDonald》这首歌来给学生渗透元音的段音发音时,可以这样改编这首歌曲:“Old MacDonald has a farm,a e i o u.On his farm has a cat,a e i o u. With a a here,and a a there,Everywhere a a.Old MacDonald has a farm,aeiou.”这首歌词中的动物cat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换成dog、hen或者duck,朗朗上口且简单易学的歌曲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绘本故事,为学生创设相应的语境。比如,在教授元音a、i、e、o的发音时,就可以利用绘本故事《Pat a Cake》。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chant,搭配相应的带有节奏性的音乐,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做动作学习元音的发音。在练习环节,教师可以设置练习“朗读并辨析儿歌中的元音”,也可以设置“长短音标记”的练习进行朗读,利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避免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不同年级的学生选取合适的语境,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教授,这样不但符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还能切实提高语音教学的效率。

2.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具有趣味性。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利用语音视频以及一些网络资源来训练学生的语音,使语音教学充满趣味性。比如,教师在教授语音[d]时,可以先出示单词dad、desk、duck以及对应的图片,之后出示图片以及句子:“Dad has a desk and a duck.”学生在练习绕口令tongue twister的时候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与之相对应的图片。低年级的学生应该由易到难逐步推进,教师可以教授相对简单的绘本内容“Dad has a desk and a duck.On the farm?No No No.”而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则应该首先出示desk以及图片,然后问学生:“Who can tell me more words includes the sound[d]?”学生回答dad、duck dog等后,教师继续问:“Look at the picture. Who can make sentences with these words?”学生通过造句复习了包含[d]发音的单词并且实现了语言的语用功能,又进行了发散性思维的练习。

3.小学英语语音具有拓展性。教师在教授语音时可以以旧带新,拓展词汇[3]。比如,当教师在教授了人名称Nick的发音后,出示一个孩子感冒发烧的图片,同时出示单词sick,之后再出示多副感冒发烧的图片让学生巩固单词sick的含义,接着出示句子:“Nick is sick.”这样就做到了“词不离句”。接下来拓展含有-ick的单词,并把它们组织成句子:“Nick can pick up sticks. Nick can chase the chicks. Nick can kick the ball. Tick-tock, tick-tock. Nick can fix the clock. But today Nick is sick.”让学生在语篇中进一步学习巩固带有-ick的语音,做到了句不离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这个句子发散思维,比如,可以这样说“Today Nick is sick. Nick can’t...Oh, no! Sick Nick.”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从语言知识方面、思维层次以及语言技能方面都得到了拓展延伸。

四、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策略

1.感知模仿体会音、义、形的关联。语音教学最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标准和规范的发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标准正确的发音,才能够进行正确的语音学习。教师在上课时要善于利用录音、视频、图片以及多媒体等手段以及视听设备为学生创造语音模仿的环境。教师可以利用视听、网络等多种资源让学生积累语音知识,提高语音能力。比如,教师在教授salad这个单词的第一个a的发音时,可以先出示hand、has、rabbit等词,然后把这些单词整合在句子中:“The rabbit has salad in her hand.”接着让学生模仿感知单词及整个句子的发音。在引导学生感知单词发音的时候,可以通过做动作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感知。比如,在教授swing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比一比字母n与字母组合ng在单词中的发音位置(n的发音位置靠前,而ng的发音位置靠后);可以看一看表情(n发音时表情微微微笑,而发ng音时表情比较严肃);还可以摸一摸感觉(在发这两个音时,学生可以摸一摸头顶的感觉,发n音时头顶的震动是几乎感受不到的,而发ng时头顶震动明显)。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发音练习,能促使学生语音学习更加“立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词的发音。

2.观察积累,搭建语音规则框架。首先,利用迁移法,借助母语知识,了解读音规则。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汉语拼音和英语的发音在很多地方有着相似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母语知识来了解发音规则。比如,英语中b、p、d、t、k、g、s、z、r等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和汉语拼音是极为相似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中字母的读法来学习这些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

其次,采用观察法,借助思维导图,积累读音规则。思维导图的使用具有直观性,可以极大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在教授元音字母a在开音节中的发音时可以利用环形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在同心圆环周围出示含有重读开音节的单词,比如take、cake、face、page等,中心圆中出示:“a开音节发音[ei]”,右边再出现一个思维导图(它的外圈也是一些含有a的单词如:bag、map、flag、dad等)来引导学生观察字母a在闭音节中发[?],利用两个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字母a在重读开音节以及闭音节中的发音,知识的直观呈现使学生一目了然。使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梳理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和常见的辅音搭配的发音。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读音规则直观有效,能极大地提高语音教学的效率。

最后,趣味记忆法,采用多种形式,获悉读音规则。在教授一些字母以及字母组合的发音时,教师可以利用rhyme、chant、story、sing a song、tongue twister等趣味方式提高学生语音学习的效率。这些语音学习方法有趣而且高效。比如,教师在教授字母a的自然发音时,可以引入绘本故事《Fat Cat》,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感知练习巩固a的自然发音。

3.实践运用,促进学习能力发展。教师在实践中可以利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构建语音知识学习。首先,直呼法。学生遇见一个陌生的单词能利用字母的发音规则轻而易举地读出此单词,做到“见词能读”,如看见单词bag,根据字母发音规则b-[b],a-[?],g-[g]读出[b?g];听见一个单词,能根据发音规律写出这个单词,做到“听音能写”,比如听见[keik],能根据发音规律写出单词cake。其次是添加法。教师在教授新单词读音前,给学生出示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单词(这些单词中含有与新单词相同字母或者字母组合),以此来引导学生自己读出这个新单词。比如,在教授单词triangle时,教师先出示一些词:tree、try、train以及nice、bike、kind、ride等,再引导学生自己拼读单词triangle,学生就可以轻松读出这个单词。单词音、形、义有机的结合可以很好地提高语音教学的效率,此时教师再进行句子的操练:“A triangle has three angles.”帮助学生将已有的旧知和新知有机结合,切实降低了新知识的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分解法。如,在教授supermarket这个单词时,教师给出car、park等词,通过car以及park的发音,让学生分解学习感知supermarket的发音。第四,游戏法。游戏法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高年级教师可以设置听音找词、听音写词、速记生词、速读生词等游戏,以此来发展学生的语音能力,从而达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效果。

总之,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灵活多样,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带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做到趣味性和高效性的统一;在不断总结教学策略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语音素养以及业务能力。小学教师应该切实为提高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进而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垫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芳.小学语音教学的问题及思考[J].校园英语,2017(27):88-89.

[2]谢健婴.挖掘绘本多彩资源促进英语有效学习——英语绘本与主教材融合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59):94-95.

[3]李文英,苏维骥.例谈自然拼读绘本与PEP《英语》教材的融合对策[J].小学教学设计,2021(09):17-19.

编辑:赵玉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