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破解0~3岁幼儿托育难题

合力破解0~3岁幼儿托育难题

合力破解0~3岁幼儿托育难题0

据《工人日报》报道,“生了孩子谁来带”成为困扰许多适育家庭的现实难题。尽管近年来,我国一直不断健全托育服务政策和法规体系,但为了更好地实现“幼有所托”,还需要细化落地举措。

今年8月16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7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其中特别提到要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业内人士建议,对于市场化托育机构,应及时明确准入条件和监管制度,稳定发展预期,形成健康的市场秩序;而对于普惠托育机构,要落实场地、设施等配套支持政策和补贴标准,进一步调动企业参与办托的积极性。

(石向阳)

家庭教育指导应坚守公益属性

近日,人社部公布的18个新职业中,“家庭教育指导师”位列其中。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落实,学科类校外培训乱象已得到有效遏制。而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多样化需求及政策与学校实践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等,为家庭教育指导造就了市场。部分资本看到“商机”,抢在规则之先涌入,造成了当前“家庭教育指导师”市场分外热闹,甚至鱼龙混杂的局面。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家庭教育指导应当且只能是公益性的。政府应明确家庭教育指导从业人员的职责与资质,做好相应的监管工作,并加强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提供更多的指导机会和资源。同时家长应加强与学校的互信,通过学校或权威平台的宣传渠道了解家庭教育和指导资源,寻求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支持,并加强自身主动学习的能力,促进个人发展。家庭教育的深入开展,不应仅围绕教育本身,也应是为人父母者全方位的自我提升,从而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型家庭氛围,使家庭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王秩晰)

对口托管帮扶为县中振兴加速

为落实《“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有关部署要求,202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部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项目的通知》。近期,有关部属高校、县级人民政府和县中按照对口帮扶关系,已全部签署了托管帮扶协议,并于2022年秋季学期全面启动项目实施。县中建设关涉县域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关涉乡村教育振兴,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薄弱之处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着力点。国家组织实施部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活动,是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创新举措。充分发挥不同机构的组织优势、智力资源等,共同提升县中的教育质量,必将对县域教育体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引领性作用,推进县域教育的深入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薛二勇)

编辑:徐春霞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