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第二中学:人人一堂公开课

作者: 章涛 肖丽琴

吉安市第二中学:人人一堂公开课0

吉安市第二中学党支部于2018年12月升格为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学校现有教职工202人,其中党员61人。2023年8月,学校正式实行书记校长分设,积极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以“人人一堂公开课”为抓手,促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加强领导举旗帜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教育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是办好人民满意学校的根本保证。吉安市第二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学质量一直在全区名列前茅,这得益于学校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学校有各级各类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共85人,其中党员占比50%。

学校党总支聚焦课堂主阵地,以党员领衔的“人人一堂公开课”为抓手,掀起教师“岗位大练兵”热潮。学校把“人人一堂公开课”作为书记项目,破解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用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助推教学工作,大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强校提质。学校通过思想政治学习、师德师风培训、谈心谈话活动和党风廉政建设等举措,打牢教师的思想基础,让教师真正意识到“上好每堂课,上出高质量的课,是教师的必然要求”,凝聚“只有课堂教学效率提上来,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共识。

学校全体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紧扣中心抓落实

学校党总支作出开展“人人一堂公开课”的决定后,交由校长负责实施。党政同心同向,行政班子立即召开校长办公会进行部署,明确分工,逐一研究落实。

每周三教务处公布下周“人人一堂公开课”的日程,并要求同备课组教师全程参加,其他学科组教师到场听课,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听完课后,教师们第一时间进行评课研讨,逐一发表评课意见。有时学校还会邀请专家进行现场点评指导,大家找亮点谈收获、找不足议对策。科研处结合课程特点,定期选取微专题在评课时进行研讨。教师们在“人人一堂公开课”的学习反思、探索交流中收获满满“干货”。这样的形式夯实了教师们的教学基本功,提高了他们驾驭课堂的能力。

“人人一堂公开课”见证了学校一大批教师的进步和成长。“‘人人一堂公开课’不仅仅是单纯上一节课,我从中看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也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受益很多。”2023年9月调入学校的青年教师翁瑷玲感慨,如今她已是吉州区初中英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提高成效想办法

吉安市第二中学全面做好评价跟踪,多维度评价“人人一堂公开课”的成效,统一标准,设计评分表,对教师的课堂进行量化赋分,并在每学期开展学生评教问卷调查。学校将这些评价情况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引导教师更关注课堂,实现由“要我上课”到“我要上课”,再到“要上好课”的转变。

公开课上,有“师傅”,也有“徒弟”。“青蓝工程”将“师傅”与“徒弟”结为师徒对子。“师傅”悉心指导“徒弟”,手把手教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我刚进校时既期待又紧张,很庆幸学校安排党员教师杨玮平当我师傅,我以她为榜样,跟着学、跟着干,很快适应了学校的节奏。”青年教师范建顺说。进校两年后,他担任了年级组长,获评吉州区数学骨干教师。

像范建顺这样的青年教师在学校还有很多,他们在“人人一堂公开课”中历练、成长,最终脱颖而出。

党员示范立标杆

吉安市第二中学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学校书记以身作则,举办专业讲座,指导教师参加优质课竞赛获市一等奖。党员教师率先上公开课,其他教师紧随其后。广大教师立足岗位、关注课堂,在比、学、赶、超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推动学校的教风建设。

学校党小组建在学科组上,“人人一堂公开课”由党员召集、引导、监督。党总支委员每人联系挂点一个学科组,教学活动开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跟进到哪里。此外,党总支还大力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进“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教学骨干”的“双培养”机制,一批青年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党员教师已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坚力量。

2024年上半年,学校教师在省、市、区优质课竞赛、说课比赛等活动中获奖30人次。学校新增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6人、区级骨干教师30人,其中大多数是党员。2024年,吉安市第二中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继续位居吉州区初中学校之首位。(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