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源实验学校:“订单式”服务助力质量提升
作者: 蒋文娟 曹娜 胡爱虹
吉安市思源实验学校始建于2011年,在2023年8月完成党政分设,现有3个党支部,党员71人。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以来,学校大力实施党建领航行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创新党员“订单式”服务模式,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获得全国首批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高推进,细管理,构建“订单”式服务机制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更好地将党员“订单式”服务落地落实,学校成立党员“订单式”服务领导小组,制定“订单式”服务活动方案、优秀评单考核制度等,实行一团一队两辅制,以制度管人,用流程理事。
学校建立“团员、队员点单—党组织派单—党员、行政人员接单—群众评单”工作流程,将党员教师安排到各年级组、教研组、班级挂点,扎实开展上门家访、结对帮扶、服务宣讲、思政大课堂、点亮微心愿等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地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学校的管理优势。
为提升党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学校党组织常态化开展“绽亮点 晒不足”活动,定期发布党员的工作反思和自我评价,接收群众留言和采纳群众建议,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职业素养。
建档案,重实践,优化“订单式”服务质量
自从党员“订单式”服务启动以来,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推动党建、团建、队建的深度融合,以课堂为阵地厚植家国情怀,以活动为载体培养新时代好少年。
点单。开学初,学校在各中队设立专门的“需求收集箱”或“意见箱”,各中队辅导员通过调查问卷、谈心聊天等方式,筛选出学生需求量最高的“订单”;再由党员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特点和行为习惯,建立一人一档,逐步找准思想“症结”,准确把握思想“脉搏”,不断增强“订单式”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派单。党组织进行统一梳理和分析研判,将“订单”分为日常订单和定期订单。日常订单为常规订单,没有固定时限;定期订单则是在特定的节日或者纪念日等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时间节点进行点单。学校党组织在挖掘党员教师、行政人员、家长等多个角色的育人特征之后,按照业务领域和专业特长进行“派单”,确保任务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接单。党组织通过集中讨论和申报审核两种形式进行接单活动,根据“接单服务台”的清单进行匹配,确定订单种类和接单人选。党员在接到党组织的派单后,深入挂点中队,策划和实施一系列活动与课程,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频共振。
巧评价,增幸福,共享“订单式”服务成效
在学校里,现在最时兴的话题就是“谁的单被接了”“谁的心愿达成了”。党员“订单式”服务的开展与推广,成了全校师生心中最美好的等待与期盼。五年级少先队员肖安昕在教师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己的微心愿:我想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非常感谢老师真的帮我实现了这个愿望。”肖安昕激动得不知所措。
迄今为止,学校接单数量59个,从书记校长到党员教师,大家都主动作为,积极实践。接单活动丰富多彩,涉及面广,教育意义强。如教师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带领学生走进吉安市博物馆,以“漫游”的方式参观展厅,零距离“触摸”辉煌的历史文化;教师和学生一起改编课文《小英雄雨来》,用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现英雄故事,让学生在“戏”中学、“剧”中悟;在2024年国庆节前,教师组织学生用黏土、植物拓印等方式精心创作作品,呈现自己对祖国的美好祝福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接单任务完成后,就进入“评单”环节。学校通过收集接单服务情况反馈表,从活动场景创设、指导情况、学生参与、目标达成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及时了解服务工作的不足之处,推进整改优化。学校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杠杆”作用,并将其纳入管理岗位考核评价范围,定期开展“服务之星”评选活动,评选表彰优秀人员。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学校党员持续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多样化、精准化的“订单式”服务,范围涵盖学业帮扶、生活关怀、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和政策宣传等多个方面。
如今,学校党员“订单式”服务的响应速度更快、满意率更高,党员干部和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激发,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得到显著提升。(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思源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