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时代新人

作者: 付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这与党的二十大精神一脉相承,又结合新阶段新形势进行了创新发展,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必须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完成教育强国建设的重任靠青年,希望在青年。作为高校辅导员,要主动站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一线,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开展好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培育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拥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强国青年、时代新人。

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党的改革总目标一以贯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在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高校辅导员要进一步强化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道理哲理,揭示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对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真正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多悟一分,将改革创新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工作;要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深厚的理论水平直面大学生的思想困惑,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新时代大学生对未来的期盼。

以更强的使命担当,助力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涉险滩、破藩篱,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新进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办成了很多大事要事,有效化解了前进中的各种风险,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青年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肩负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改革的重任。高校辅导员要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课堂教材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主动投身到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奏响民族复兴的时代强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开拓创新、锐意奋进。

以更优的工作方法,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青年大学生是教育强国建设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承担着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责任。只有全面发展的青年大学生,才能更好地为建设美好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高校辅导员要思学生之所思、想学生之所想、知学生之所知,与青年大学生建立平等关系,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导他们明辨是非、恪守正道,在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赛道上彰显青年的志气、勇气、骨气,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