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优先发展的三个“必然要求”
作者: 汪行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既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奋斗方向,又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教育优先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高擎真理火炬,方能洞见前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对教育工作作出了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工程,无论是从统筹国内国际大局来看,还是从贯通人类社会历史纵深来看,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自立自强都离不开教育的蓬勃发展。
教育是个人成才的先决条件,人的成长要靠教育,成才更要靠教育。教育居于社会事业发展首位,不管是农林领域、医药领域,还是建筑领域、管理领域,教育都是人才培养的先行者、奠基者,对各行各业事业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由于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因而教育优先发展是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教育优先发展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教育必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因而人才培养是教育优先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挖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地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当今国际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大熔炉”,“大熔炉”里的各种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归功于教育。如今,我们站在新起点上,迈向新征程,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如果说教育、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上的“三驾马车”,那么教育就是“三驾马车”的前驱。因为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纵观世界,放眼全球,不管是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还是人才的培养,靠的都是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因而教育成为各个国家发展的决胜因子。将教育看作促进国家发展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力量,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
教育优先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的二十大强调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
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办好教育是民之所呼、政之所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完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缩小教育发展上的区域、城乡、学校差距,中国教育取得了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学前教育实现了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由普及向优质均衡迈进,职业教育累计培养和输送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人才,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发展阶段,教育给人民带来了红利,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显著提高。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只要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一致向前看,众志成城一起拼,携手一起向未来,中国的教育必将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者单位:赣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