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更加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

作者: 周华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持续优化基础教育体系,推进区域教育公平,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建设教育强国之基。

一、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

“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孩子教育,跟植树一样,一开始就要竖正,否则就会长歪。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是全社会的事业。基础教育是基础性、关键性的教育,是少年儿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把握正确的方向,是办好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以义务教育为重心的发展新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基础教育融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促使我国基础教育实现大国教育跨越式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已达到甚至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已发展成为世界历史上一国之内规模最大、地域分布最广的教育事业。

二、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是民心所向

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之一,表明了党和国家办学的立场和出发点。方针政策指明了办学方向,方向决定道路;有了正确的办学方向,贯彻实施的过程才不会走偏路。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的根基、人才成长的摇篮,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事关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未来,在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是社会群众最热烈的期盼,直接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关系民族的未来,是人民群众的核心诉求。所以,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底座,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三、体系化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从教育机会公平到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的主旋律。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实现全面普及和基本均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这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基础工程。要推动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广大群众都能享受到优质均衡、普惠安全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形成体系化、专业化、现代化、优质化的基础教育资源,实现不同区域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目标,进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有效助力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提质跃升。◆(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