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动教育综合改革落地生根
作者: 孙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推动教育综合改革落地生根。
一要凝心聚力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习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也是强化认识、丰盈自身的最佳方法。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面对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老办法不给力、“软办法”不管用,唯有增强学习、廓清思想,才能打破固有模式、寻到发展“新钥匙”,培育出新的发展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推进的冲锋号,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忠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系统领会核心要义,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思想、指导实践,确保教育领域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要满弦发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实现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愿景,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破除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障碍,以坚持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但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越是向纵深推进,越是艰难险阻、坎坷不断。我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实干和“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的坚定决心,全身心投入全面深化改革,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真正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大写意”转化为“工笔画”“施工图”,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各项任务落地生根。
三要精准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改革的根本立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社会民生福祉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是改革的价值底色。如何进一步优化县域教育资源配置,全力推进教育公平,是我们教育领域改革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推进教育领域改革中以人民为导向,做到人民期待什么,改革就推进什么,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烙印于心,将人民的“需求清单”和“问题清单”作为改革的“推进清单”和“整改清单”,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有序推动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