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山区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作者: 王锋旗 李俊

办好山区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0

临川区大岗中学,位于抚州市的西北山区,近年来教学成绩在全区农村中学中遥遥领先,连续16年获评临川区教育体育系统“目标管理综合考评”先进单位。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进程中,大岗中学的学生数不但未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得益于学校深入开展“四好校园”建设,努力办好山区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一个干事创业的好班子

“在竞争激烈的职称评定中,我‘虽败犹荣’,因为我相信学校职称评聘的公正与透明。”学校教师吴样林如是说。

在这里,无论是评优评先还是职称评聘,每个环节都对外公开,确保了公正与公平,让教师心服口服。学校的班子成员与普通教师一样,承担主课的教学任务,接受同样的考核评价,他们并没有任何特权。这种管理模式,既体现了学校对公平的坚守,也彰显了班子成员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和谐。

校长吴荣兴介绍,在制订涉及学校重大事件或教师切身利益的有关制度前,学校决策层都要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建议。这些意见建议经过集体讨论之后形成方案,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获得通过后方能实施。这种做法旨在增强教师对学校发展的归属感和参与感。学校出台了《大岗中学教师升留降改制度》《大岗中学优秀教师评选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其中包括创新的聘任制度。该聘任制度允许学校聘请年级主任,年级主任再聘请班主任,班主任最后聘请教师。这种权力下放和双向选择机制,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

学校致力于改善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合理地利用校内空置土地,兴建教师宿舍楼,提升教师的生活品质。

一群甘于奉献的好党员

2017年7月28日,学校党支部副书记章永高,遭遇了生命中的重大挑战——脑出血。

经过治疗,章永高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随着新学期的到来,他准时出现在校园。面对同事们对他病情的担忧,章永高的回答简单而坚定:“初三学生即将面临人生的重要转折,我怎能在这个关键时刻抛下他们不管?”这番平实的话语,是一名党员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章永高的这一举动不仅是对岗位责任的坚守,更是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他的事迹,让全体教师深刻认识到,在教育的道路上,每位教师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的坚守与付出,不仅塑造了学生的未来,也映照出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在党员先锋模范教师的引领下,大岗中学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师。他们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学生徐富豪学习基础较差,性格内向,对升学信心不足。党员教师刘新洪发现后,主动关心他、帮助他。在学校运动会上,刘新洪发现了他体育方面的特长,据此为他量身定制了学习计划和训练计划。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后来徐富豪如愿考取了理想的学校。

一支家长信任的好队伍

记者走进大岗中学,看到校园有一副对联:家长的信任是学校的生命,社会的满意是学校的成功。这是这所山区学校留住学生的“制胜法宝”,也成了每位教师的座右铭。

大岗中学超过76%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岗中学党支部精心组建了一支“爱心守护”队伍,全体党员教师作为核心力量,肩负起关爱这些学生的重任。这股力量如春风化雨般浸透每位教师的内心,激发了他们以校为家的教育情怀。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用爱心守护着每名留守儿童,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充满温暖和关怀的“避风港”。

相信学校,相信同事,这是大岗中学教师们形成的共识。大岗中学教师们坚信学校的教学质量,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孩子留在本校接受教育。这种信任是相互的,由于教师们都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在校就读,这进一步加深了当地群众对学校的信赖,并转变了家长们的观念——认同让孩子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家长周贵雷说:“把小孩放在大岗中学读书,我很放心!因为在这里能享受到和城里同等的优质教育。”

一批感恩奋进的好学子

大岗中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育了像刘忠华、李清华、刘贵平、付绍辉等一批感恩奋进的大岗学子。他们毕业之后,无论身在何方,都心系大岗中学,先后在学校设立“忠华奖学金”“清华奖学金”,并捐赠教育教学设备等。他们的创业故事和感恩之情,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大岗中学学子不断追求卓越、勇毅前行。

大岗中学2002届毕业生徐维、2012届毕业生卢思明和吴俊荣成功考取了知名大学。学校还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特长,学生李光旭表演的架子鼓《不再犹豫》获得临川区第十一届中小学幼儿艺术节农村组器乐类一等奖。

“追风赶月创未来,春华秋实结硕果。”近年来,大岗中学还获得江西省文明校园、抚州市教育体育系统“模范党支部”、抚州市教育体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