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己达人蔚成林

作者: 廖肇银 王锋旗 王进冬

立己达人蔚成林0

教师的职业生涯是一棵有生命的树,它可以长得根深叶茂,枝繁果丰。

——人民教育家于漪

从教28年的赣州市南康区第六中学教师赖积华,以忠心、爱心和匠心诠释着人民教育家于漪的箴言,他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教育园地里辛勤耕耘,探索议论文“五指”写作法,让学生广泛受益;他根植家乡,潜心研究语文教学,由一棵幼苗汲取养分长成一棵恩泽一方的大树,并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之力,让更好的幼苗蔚然成林。他是赣州市初中语文赖积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被评为江西省特级教师、江西省第三批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首届十佳初中语文教师和全国科学教育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

汲取养分,成为学生倚靠的一棵大树

1996年,赖积华中师毕业后分配至南康区龙岭镇黎边庵前小学任教,那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站。他步入红墙灰瓦的教室,在黑板上一撇一捺地规范书写着粉笔字,现场为学生写字提供可临摹的字帖。在乡村小学的三年时间里,他常常利用业余时间练习五笔打字、阅读经典名著、学习汉语言文学自学考试的一本本教材。有次,他观摩了赣州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中的一节课——《圆明园的毁灭》,执教老师情绪饱满的朗读、直观的多媒体辅助、厚德润心的课堂感染了他,使他意识到教学素养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从此,赖积华格外注重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28年来,他让自己的教育生命在永不停歇的阅读、学习、实践中日渐丰盈。尽管工作调动、岗位变迁,却始终能看到他练习“三笔字”、诵读和演讲、学习信息技术的身影。

2000年,赖积华赴深圳探亲,他深切感受到计算机技术在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决定提升自己在这一领域的能力。他不仅买来方正奥思的软件和教材,开始自学多媒体制作技术,还深入研究、掌握应用微软办公软件,制作的课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助力他在2006年南康区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

后来,他又订阅了《中学语文教与学》《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研究钱梦龙、余映潮、黄厚江等名家的教学。他从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的观点“不仅要读散文的文字,更要通过文字去触摸文字背后的温度”中获得启示,提炼出“有温度的语文”的教学理念,四次走出江西,参加全国语文教学比赛并取得好成绩。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如果说课堂教学是教师生命树的一根枝丫,那班主任工作便是另一根重要的枝丫。2023年教师节,一名在广州工作的学生向赖积华发来感恩的话:“赖老师,我从未忘记您的教导。初一时,由于身体原因,我每天都头晕,学得很辛苦。那时我原本打算读完初中就去服装厂打工,幸运的是我遇上了您,您是我人生第一个转折点的引路人。您选我当班干部,每周在我的周记里写下鼓励的话,给我播下了梦想的种子。自那以后,我就有了不一样的方向和目标。”

这让赖积华回忆起24年前的王村初中,他要骑行1个多小时的泥泞山路才能到达学校。针对学生不愿主动沟通的情况,他找到一条与学生沟通的好途径——每周写周记交流,为他们解心结、谈方法、明确方向。

赖积华润爱于笔,一做就是十多年,从师生的笔尖游走出一个个成功育人的故事:在体育临考前,他为家境贫寒的学生送上新运动鞋;了解到有学生为照顾脑瘫姐姐而耽误上课,他联合学科教师为该生查缺补漏;为青春期萌动的学生正确引导、教他们处理好同学关系……

用心打开心,用爱唤醒爱,在学生眼中,赖积华早已成为他们能倚靠、获得荫蔽的一棵大树。

授人以渔,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写作方法

赖积华在长期教学中发现,初中生普遍害怕写作文,其中一个原因是教师简单布置、缺乏指导,没有很好地写作示范。他咬定作文教学这块难啃的骨头,20多年来潜心探索,步步生花。

“教师要教学生写作,自己先要懂写作、擅长写作。”赖积华从写作下手,2001年,在王村初中,他将自己的范文用钢板刻写出来,油印后发给学生参考。2005年至2007年,他连续两届教初三。每次大考后,他就从多个构思角度出发,示范写作多篇作文,引导学生运用一线串珠法、起承转合法、先抑后扬法等进行记叙文构思选材写作。他指导的学生吉亮亮参加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江西赛区比赛,因创作《生命,又何止馨香几缕》脱颖而出,代表江西(全省仅2人)参加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并获一等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学生写作资源匮乏的普遍难题,赖积华在2007年申报了省级课题“写作材料积累的途径与方法”,引导三个年级的学生依次从“收集语言,建立自己的语言词典”“走进生活,撷取生活的粒粒‘珍珠’”“广泛阅读,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三个维度丰富写作素材。

2010年,鉴于当时人教版语文教材写作指导随文而教、散见其间,系统性相对较弱等特点,他整括单元写作主题和方法,从素材积累、明确文体、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列纲起草、修改润色等方面分年级、分册别编写作文校园读本,并以此申报省级重点课题“初中作文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实践”。历经5年,从过程性写作思维、支架式表达框架等方面,他精心打磨了一系列优质作文课例。

教师只有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才能涵养先进的思想文化,练就扎实的知识功底,以勤勉的教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议论文写作教学是赖积华近年来研究的聚焦点。2020年初,赖积华就九年级上册三个单元的议论文写作指导整合为一节微课《写好考场议论文》,在江西人民出版社的“明思e学网”上免费供学生学习和使用。

2021年,议论文写作纳入江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畴,赖积华带领团队从提炼要点和树立观点、谋划好论证思路、片段架构与言之有据、论证要合理、考场议论文如何“吸睛”等方面,帮助学生构建议论文写作的程序支架、策略支架、范例支架、材料支架、评价支架。《初中生之友》开设议论文写作专栏,邀请赖积华及其团队坐镇指导。

“赖老师归结的注入家国情怀的议论文‘五指’支架法,让我很受用,助力我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得到119 的高分(满分120分)。”学生冯博宇说。

2023年10月,赖积华成为《语文教学通讯》的封面人物,人物专栏特别推荐他的“温度作文”教学理念与成果。

赖积华用作文教学的“温度”,催花开满枝。同时,这也为他正在研究的省级课题“‘过程·支架·语境’写作整体进阶教学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框架。

蔚然成林,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赖积华在教育路上勤耕不辍、精业笃行,培育学生成人成才,他也从中感受到作为教师的成就感、幸福感。

2018年,40岁的他,获评江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面对发达城市发出的邀请,一边是诱人的“锦绣前程”,一边是家乡的教育,他选择了后者。

“扣语习文,美读共情,感谢赖老师的精准指导,让我执教的《蒹葭》获得江西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赣州市初中语文赖积华名师工作室成员胡道豪老师说。

作为赣州市初中语文赖积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康区初中语文核心组成员,赖积华通过带领团队研磨教学典型案例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多年来,赖积华从“活动·探究课”的教学定位、名著阅读的阶段专题分解式教学、项目情境化教学、创设适温的“表达交际场”、穿越对话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等方面,以主题教研、优课研磨、国培授课、结对帮扶等方式引领成员、学员成长,倾囊相授教学之道。在他的引领下,一名名教师茁壮成长,蔚然成林。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面对当前学科融合带来的新挑战,赖积华跨越语文学科,携手学校的政治、历史、地理、英语等学科教师,组建大文科教研共同体,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互学互进,逐一突破教学的难点、堵点、痛点。

“赖老师,长大后我也成了你,和您共同接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崇高事业。”南康区莲花学校教师王梦兰在听完赖积华的讲座后感慨地说。

根植教育,赖积华不仅自己茁壮成一棵果实累累的大树,还以自己的生命之树激荡一棵又一棵的生命之树,蔚然成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