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 擦亮红色品牌

作者: 黄卫忠

坚持党建引领 擦亮红色品牌0

近年来,井冈山市教体局党组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扎实做好党建+德育工作,着重从内涵、阵地、载体、评价四方面做文章,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一案”的德育工作格局。井冈山小学、龙市小学获评“全国文明校园”,井冈山小学毛秉华中队获评“全国红领巾中队”,龙市小学朱毛中队获评“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井冈山中学、井冈山市保育院等4所学校(幼儿园)获评吉安市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学校,井冈山小学、毛泽东红军学校等4所学校获评江西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学校。

一、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丰富德育工作内涵

一是编印红色文化教育校本读本。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引领作用,依托党员名师工作室,采取“党员教师+骨干教师”方式,成立红色文化教育校本读本编撰小组,通过学习革命斗争史料,走访红色旧址、红色名村等,编印了20多种红色文化教育校本读本。宁冈中学的校本读本《红歌故事会》被评为第七届江西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并入选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少儿阅读节“献礼百年——红色主题儿童图书展”百种图书书目。

二是推动德育工作案例落地见效。建立市教体局党组、学校党支部、党小组案例编写小组联动机制,由市教体局党组定主题,学校党组织抓落实,围绕打造红色文化教育亮点,组织党员名师等力量,精心编写红色德育工作案例。井冈山小学的红色德育工作案例“党史学习为新时代少年‘培根铸魂’”在首届全国红色教育高峰论坛上作经验交流,毛泽东红军学校的红色德育工作案例“传承红色基因 泽润德育之花”入选教育部首批“一校一案”典型案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红色文化育人模式区域实践”获评2022年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二、推动党建带团建、队建,夯实德育工作阵地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印发《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实施方案》,由共青团井冈山市委书记兼任市教体局党组副书记,各校明确党支部副书记或支委会成员分管团、队工作,将共青团、少先队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纳入教育教学规划、年度工作安排。少先队组织推优入团率100%,28岁以下团员推优入党率100%。

二是注重培育先进。指导井冈山中学党总支成立燎原学生社团,通过团组织推优、党组织考察确定成员,在优秀团员、青年学生干部中选拔先进分子开展系统的学习。目前,井冈山市已开展培训10期,培训学生400多人。

三、注重校家社联合,丰富德育工作载体

在德育活动中,积极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互助、互动、互补、互进”,构建校家社“三结合”德育网络。

一是丰富红色校园文化。各校因地制宜建设红色文化墙、红色足迹长廊等,让校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文化氛围。

二是实行校家社联动。邀请红军后代、老干部、专家、学生家长到学校,与学生面对面讲述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感人故事,通过“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将红色文化延伸至家庭。

三是拓宽校外德育渠道。坚持举办市级“红色小讲解员大赛”,注重成果运用,组织“红色小讲解员”在革命旧址、红色场馆等进行志愿讲解;组织思政课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授课。连续成功举办6届“红色小讲解员”评优大赛,培养“红色小讲解员”2000多人。

四、聚焦“五化”目标,做实德育工作评价

一是推进德育工作模块化。围绕红色教育主题,将学校德育分成校园红色文化建设、红色主题实践活动、人才队伍建设、德育工作案例等若干板块,分领域打造亮点、突出特色。对在红色文化教育方面有专长的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德育人才库,加强专业培训,提升队伍素质。

二是推进德育工作项目化。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各校根据实际,围绕红色文化主题,设计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德育工作案例。积极开展德育工作案例、论文、调研报告评选以及课题立项等工作,不断丰富德育工作的内涵。

三是推进德育工作课程化。充分挖掘井冈山丰富的红色资源,组织思政课教师、专家精心编印红色文化地方读本、红色文化校本读本。深化“党员名师工作室”建设,实施“名师名课”工程,力争全市学校“党员名师工作室”创建率达到100%。

四是推进德育工作信息化。借助互联网,搭建“红色云课堂”,让全国各地的学生与井冈山的学生互动,共同学习井冈山的革命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学生来井冈山开展红色研学。

五是推进德育工作品牌化。印发《关于井冈山市中小幼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以深化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为抓手,发挥示范校的典型带动作用,加大加强组织领导、红色文化建设、红色文化宣传等评估权重,通过申报、初选、组织专家实地查看、综合评审等程序,评选了10所市级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学校。

下一步,井冈山市教体系统将进一步凸显地域特色,以德育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工程建设,以争创更多的荣誉,扎实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作者单位:江西省井冈山市教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