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呵护 美好生长
作者: 徐光明 周宇宁 曾宪瑛
深秋时节,记者一行来到抚州市广昌县第二小学(以下简称广昌二小)。步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茂密的小树林。仔细看去,几只栩栩如生的“小松鼠”在枝头若隐若现,仿佛随时都会从树上跳下来。学生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有的围坐在草地上分享彼此的故事,有的在追逐嬉戏……
“这是学校专门为学生打造的梦想林,像小松鼠、小鹿、小兔子这样的小雕塑,全校共有232个,目的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探索、去发现,健康快乐成长。”校长谢莹尔说。
漫漫探索之路
广昌二小原系广昌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是一所薄弱的城区学校,坐落在一个破旧、窄小的空间。学校生源质量差,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陈旧,师生自我认同感不高。
2006年,在无法立即改变外部条件的情况下,广昌二小决定从内部着手,打造“书香校园”,营造学生读书、教师读书的良好阅读氛围,提升师生的自信,实现“有尊严地生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师生及家长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时光漫漫,广昌二小并未停下探索的脚步。2017年,学校以“贤而有为,爱润于心”校训为行动指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贤爱教育”模式。在此阶段,学校整体都在不断发展和提升,师生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并决定将这份温暖和关爱传递给其他人,努力实现“温暖地生长”。
2019年,为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广昌二小提出了“让生命个体主动发展”的育人理念,以突破现有、突破局部为导向,习得持续生长的能力,努力实现“美好地生长”。在小学阶段,学校侧重培养学生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自己和自己比较,“每天进步一点点”。
学校致力于打造“成长家”校园文化。“当六七岁的孩子背上书包走进校园,他们就有了另一个家,一个教育意义上的家。”谢莹尔说。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事,家长更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将育人理念落到实处,广昌二小十分注重校家合作。家长经常主动到班级作经验分享,成为“成长课堂大家说”中的主角;每天放学时,都有家委会协调安排的家长志愿者轮值,帮助学校护卫执勤组在校门口维护秩序,保障学生进出安全。每学期开学和期末的时候,学校都会组织召开家长会,每月都会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学校举办的体育节、艺术节、节假日活动等,家长也积极参加、主动配合。
曾一彦是广昌二小家委会牵头人,他非常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他的两个儿子都在这里就读。他感慨地说:“我看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我更希望孩子能身心健康、快快乐乐地成长。把孩子放在这里学习,我放心。”
从“有尊严地生长”到“温暖地生长”再到“美好地生长”,一路走来,广昌二小始终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基于生命成长的理念,不断完善育人体系。
心连心 护成长
“要看见学生”这句话是广昌二小每名教师都根植于心的教育理念,他们善于用“显微镜”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他们用心观察学生,用爱召唤学生,用情守护学生成长。
学生小韩(化名)是一名留守儿童,由于他的父亲不幸离世而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刘媛发现小韩的异常后,第一时间与小韩沟通,了解他情绪变化的情况,并积极咨询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后来,刘媛鼓励班上学生悄悄接近、帮助小韩。最终,小韩重新变得活泼,还担任了班干部。
学校教师不仅关注留守儿童,还密切关注每名有异常变化的学生。教师通过观察和家访的方式,将这些变化详细记录在保密的学生个人档案。
教师刘波尔关注并引导了因沉迷手机游戏而颓废的学生小董(化名)。小董原本非常优秀,但因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管教,他开始沉迷手机游戏,甚至通宵上网。在家访过程中,小董在与其父母爆发激烈争吵前,他转头对刘波尔说:“老师,您快点离开,我怕等下波及您。”这句话让刘波尔意识到,小董的内心充满善意和对自己的信任。刘波尔无法放弃这名学生。此后,刘波尔通过持续沟通和有效约定,逐步改变小董的不良习惯,并帮助他改善与父母的关系。最终,小董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轨道。“我感觉自己的工作真的很神圣,能够挽救学生的灵魂,避免他们继续‘脱轨’。”刘波尔感叹。
广昌二小一直高度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创设“阳光地带”心理健康教育品牌,把面向全体、关注重点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积极开展“阳光地带”户外拓展活动。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两次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每年举办两次“成长节”活动。
记者步入广昌二小的心理辅导室,温馨的布置给人一种很轻松的感觉。六(1)班学生谢紫嫣非常喜欢心理辅导室,里面和谐明亮的色彩、舒适的按摩座椅、有趣的游戏设施可以让她很快地放松下来。“在学校里,心理辅导室是学生们很喜欢来的地方,有烦心事都可以来这里和教师谈心、做游戏。闷闷不乐地来,开开心心地回去。”谢莹尔笑着介绍。四(2)班学生肖子彧则非常喜欢校园里的梦想林,“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我会找同学一起去那里放松心情。”她说,那里风景优美,偶尔在树林里的“望幽亭”躲雨时,她还会即兴赋诗。
广昌二小落实“五育并举”,成立足球、篮球、书法、轮滑、手工等180多个社团和兴趣班,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五(7)班学生符静怡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了手工社团,她兴奋地说:“没有参加手工社团前,我不知道做手工这么好玩。我制作的手工品都非常好看,有些还被展示出来。”
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了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精益求精 打造精干师资
“刚到学校时,书记和校长对我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改进意见。现在,我也能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数学教师吴丽萍已经工作18年,她告诉记者,学校的“双师”建设机制让她的专业素养迅速提升,2022年,吴丽萍数学名师工作室成立。
在广昌二小,“名师带学科”“师傅带徒弟”的“双师”建设机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密码”。谢莹尔介绍,学校现有省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市名师工作室1个、县名师工作室3个。学校充分发挥党员名师工作室和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持续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种子工程”活动,让青年教师得到锤炼。
此外,广昌二小着力建设“成长课堂”——打造“成长课堂”示范班,教师可随时到示范班听课学习;成立党员年级服务中心,党小组组长、骨干成员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指导。学校通过“大小教研”结合模式,开展丰富的校本教研活动。主题讲座、上示范课、磨课,特别是“三课”活动(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为不同阶段教师提供展示与学习的平台,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
“张老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课堂参与度呢?”“学生读课文总是读不好,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吗?”……在广昌二小,处处可见青年教师围着党员名师、骨干教师提问题、学经验。在党员名师、骨干教师的悉心指导下,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近几年,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每年获奖达200余人次。
广昌二小的办学成绩有目共睹。近年来,学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校园”荣誉,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
“要看见学生,我们也要看见教师、看见家长。让一切生命都美好生长,这是我们对‘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深刻的理解。”谢莹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