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高水明 清风徐来
作者: 邓钰 王进冬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初见高明,她朴实中带着英气,爽朗的笑声中透着洒脱。90后的高明,扎根乡村学校10年,收获多项荣誉,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九江市“优秀班主任”、庐山市“最美教师”“优秀班主任”。她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托举学生走出大山。
高明所在的庐山市海会中心小学坐落在庐山脚下,这里东临鄱阳湖,西靠庐山五老峰。站在校园高处眺望,记者仿佛能听到文人墨客的吟咏之声,思绪被带入那些难忘的时光,倾听高明的教育故事。
“难带的班都交给她”
2014年9月,在九江城区长大的高明被安排到海会中心小学任教。刚踏进学校,她便被学校艰苦的教学环境所震惊:校舍破败不堪,土质操场杂草丛生,教室昏暗阴沉。这也让她瞬间明白乡村学生求学的艰辛和不易,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去改变学校面貌。不久,她就接手了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因为是乡村学校,班上留守儿童居多。有名叫小斌的学生,引起了高明的格外关注。高明发现:天气变冷,寒风刺骨,而小斌始终穿着凉鞋,个子瘦小,脸和手总是脏的,衣服也总是洗不干净。与此同时,小斌也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跟同学打架,被叫进办公室谈话成了家常便饭,成绩更是一塌糊涂。原来小斌因父母离异,长期跟爷爷奶奶生活。他父亲平日靠在庐山做挑夫维持生计,收入极不稳定。家中常年负债累累,母亲也在生下小斌后离开了家。
了解这一情况后,高明经常利用课后时间与小斌聊天、谈心,走进小斌封闭而叛逆的内心世界,并在生活上给予小斌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感受到来自他人、学校、社会的温暖。在课堂上,高明也经常提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让小斌回答并及时表扬、鼓励,进一步激发他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高明还经常与小斌爷爷联系,及时了解小斌在家的表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半年的努力,小斌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在一次家长会上,小斌爷爷眼含热泪:“我孙子有这么大的进步,全归功于高老师。”
说到刚参加工作接手的这个班级,高明不禁流露出不舍之情。刚带这个班,学生对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太适应,学习进度和节奏有点跟不上,甚至有的学生觉得她太严厉、要求太严格,有些家长也觉得她太较劲了。在接触了半个学期以后,学生逐渐适应她的教学方法,成长得特别快。不论是高明所任教的数学学科,还是其他老师教的语文、英语等学科,学生都能够自主学习,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一些学生进入初中学习阶段后,纷纷来信表示非常想念高明,也十分感谢高明的“严厉”,这让他们受益匪浅。
小红是高明现在所带班级的学生,个子小小的,一直比较胆小,平时也不作声。在一年级的一次研学活动中,因为胆小,小红想上厕所却不敢说,结果憋不住尿了裤子。高明一直把这件事放在心里,并默默地关注、关心小红,常常一有机会就鼓励她。慢慢地,小红虽然还是胆小,但是她上课时表现非常好,经常敢举手回答问题;做作业也比原来快了很多,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布置的作业,并在完成后开心、积极地拿给高明看;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自己不会的,小红还会直接问高明。看着她的改变,小红父母特别欣慰,感恩女儿遇到了好老师。
高明既是严师,也是慈母,她将每名学生都放在心中,给予他们全部的爱。“高明老师是一位有爱心、有责任心,教学能力也特别强的青年教师。她参加工作只有十年时间,却已经在家长和同事中赢得了好口碑。学校难带的班都交给她,家长认可,我们也放心。”海会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魏朝国赞许地说。
“我学得多,带给学生的就更多”
2024年暑假,高明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她前几年所带班级的班长考取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家长特意打电话来表示感谢。该学生也赶到学校来找高明,并感慨道:“多亏了您,让我在小学阶段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
说起这个班长,高明记忆犹新:那时,她临时接手五年级的这个班级,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她发现这名男生虽然在整体上没有很突出的方面,但是特别好学。于是高明便安排他做班长,并鼓励他多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为他创造上台表现的机会。高明坦言,在刚成为教师的那几年,她一有时间就待在班上,从早到晚地跟学生在一起,那时她确实对学习成绩最在意。渐渐地,她发现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她开始在教学方法和教育形式上做出改变,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我自己是比较愿意学习的,不论是出去学习培训,还是线上听名师讲课,又或是参加各级教研活动。我学得多,带给学生的就更多,我希望在课堂上呈现最好的状态。”高明坚定地说。
一直以来,高明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课堂教学,一有时间就钻研教学。从最初的手写教案,到对教案进行分析,再到与同事交流并探讨,这当中的每个环节高明都细细打磨,只为学生能听得明白、记得牢固、学得扎实。在教学方面,高明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她还创新启发式、合作式教学,真正做到让学生乐学、爱学。
有一次,高明跟往常一样戴着“小蜜蜂”上课,在她讲得正起劲时,她发现身旁的学生下意识地用双手捂住耳朵。高明立刻意识到,“小蜜蜂”的音量对全班来说是适中的,但是对离她最近的学生来说却是刺耳的。从那以后,高明上课再也没有用过“小蜜蜂”。
高明始终认为,在课堂上,只有教师自己保持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姿态,才能带动学生。教师音调的高低起伏甚至能在学生走神或心不在焉时及时把他们拉回课堂,真正做到抓好课堂40分钟,打造高质量课堂。
“在高明老师的课堂上,总能听见学生欢快的笑声;她饱满的激情总能打动学生,学生各方面提升很快。高明老师也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分享给青年教师。”学校德育处主任陈莉这样评价高明。
“要求别人做的事情,她自己会先做到”
2012年,大学时期的高明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扎根乡村学校10年来,她用坚守,诠释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内涵;她用执着,书写着一名党员教师的责任与奉献。
“高明老师一毕业就分到我们学校,一直以来勤勉工作,任劳任怨,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总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裴盛时告诉记者。2014年开始,裴盛时和高明同在教导处共事。在他眼里,高明受得了委屈,扛得住压力,有时甚至会让人觉得有些心疼。学校教师人数最多时有八九十人,在排课时总会有一些教师不太理解,不分缘由地大声指责。高明总是默默忍受,用心听取教师的需求,安抚好教师情绪,及时沟通、处理好同事关系,安排好教学事务工作。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末,高明胆囊炎发作,时常引起剧痛,但她谁也没告诉,自己仍然坚持上课,坚持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直到学期结束。那时,大家才知道医院早就下了手术通知书,而高明强忍了两周,挨到寒假才办住院、做手术。
“高明老师总是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的事情,她自己会先做到。”英语老师杨丹告诉记者,这学期她和高明一起参加九江市“万名师生同跳一支舞”活动。那天中午,杨丹正和其他同事一起排练,没想到上午外出开会的高明赶了回来,满头大汗,没有任何休息便直接加入排练中。事情很小,却让杨丹和同事们再次感受到高明对自己的“严要求、高标准”。
从青涩的青年教师到如今经验丰富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高明用“凡人微光”传递“师者大爱”,用青春诠释理想,用奋斗书写担当。
“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这份荣誉让我倍感荣幸,也让我充满力量。”朝着下个目标,在乡村教育的广阔天地里,高明更加坚定。◆